赵慧玲 王立言 陈仁娣
NS-SG已拥有成员单位100个、观察员单位6个
NS-SG已完成20项标准,还有45项标准正在研究中
NS-SG已加入了国际软交换协会
NS-SG(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在近两年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在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的直接领导和所有成员单位/观察员的积极参与下,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在软交换体系的标准化,新网络与现有网络的互通,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各种不同功能组合的媒体网关、信令网关和服务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标准化研究活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电信终端设备的发展和需要,由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等26个单位发起,经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批准同意,电信终端设备特设工作组于2001年3月1日在北京成立。特设工作组现有成员单位61个。
1标准化研究取得进展
2001年,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完成(或已报批,即将完成)并由信息产业部发布的标准见表1,总计20项。已计划且正在研究中的标准共45项,其中行业标准项目44项,国家标准项目1项。截至2002年2月底,1项国家标准项目已报批,14项行业标准项目待报批,6项行业标准项目待送审,24项行业标准项目正在起草中(详见表2、表3)。
NS-SG在2001年的标准研究中特别值得说明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软交换的标准制订取得了重要成果。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在1999年下半年就启动了软交换项目的研究,目前“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规范了软交换在网络中的位置,明确了其功能要求、业务要求、操作维护和网管要求、协议和接口要求、计费要求和性能指标,规定了与IP电话及智能网的互通要求等。该标准的研究历时2年,是运营企业、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协作所取得的成果。软交换系列标准的形成对指导厂商的设备研发和网络应用起到积极作用,软交换的研究工作目前中国处于与世界同步的水平。由于标准的研发早于市场的应用,其多项指标仍有待试验的验证和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2)关于IP网络标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完成了IP网络技术总体规范、IP网络性能规范等项目。《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总体》全面规范了IP网络的结构和业务分类,对传送层的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互通、计费和结算以及主要组网设备提出了技术要求。《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对广泛关注的IP网络QoS的定义和内涵作了明确的规定,并给出了定量的要求。这对电信网络的IP化演进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3)目前中国正在开展宽带城域网的建设,为此,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积极进行了宽带城域网技术规范的制订工作。
(4)在智能网方面,关于CS2的研究已展开,它将提供更强、更灵活的业务特性,以及更好的互通性和管理控制能力。
(5)在信令方面,由于电信网络的分组化趋势,如何实现现有网络与IP网络互通的研究是重点,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及时开展了信令网关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这些IP网络标准和设备标准将对中国网络建设、业务提供和设备研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前电信网络正处在一个从原来的窄带网络向下一代的宽带多业务网络演进的进程中,因此,从网络架构来看,关于NGN(下一代网络)的网络构架体系的研究、新网络与现有网络互通的研究、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的研究等将成为重点;从网络设备的角度来看,新一代的网络设备将以不同的网络应用方案形成各种功能实体的组合,难以向传统网络那样对网络设备加以严格的规范。各种不同功能组合的媒体网关、信令网关和服务器等的研究将成为新热点,同时一些厂商对应用层网络设备的研究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具体来看,关于NGN,下一代IP网络架构、服务质量、互联互通,智能网如何面向IP演进,信令协议如何适应宽带网络等的研究将成为热点。
2成员单位及观察员队伍发展壮大
2001年,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成员单位不断发展壮大,从2000年的28个成员单位发展至今,已有成员单位39个,观察员6个(如包括电信终端设备特设工作组,则已有成员单位100个),囊括了中国主要的通信运营商、制造商和研究院所,对标准的研究和制订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3国际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强
(1)加强了与国际合作的国内对口组的作用
网络与交换研究组对口ITU-TSG11、SG12和SG13的工作,并及时在网络与交换研究组全会上向全体成员介绍了ITU-TSG11、SG12和SG13的最新会议进展,起到了国内对口组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软交换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2001年11月8日至9日,网络与交换研究组与中国通信学会、邮电科技委、ISC(国际软交换组织)联合在北京举办“2001年国际软交换技术高级研讨会”。ISC的专家全面介绍了国际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应用,中国专家分别介绍了中国软交换系统的研发、应用及标准的研究制订情况。
(2)加入了国际软交换论坛
为了深入探讨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全面了解软交换技术的国际动态和发展情况,经网络与交换研究组全会讨论通过,信息产业部批准,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加入了国际软交换协会。
(收稿日期:2002-02-20)
作者简介
赵慧玲,曾任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信息产业部邮电科技委委员,国家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主席,国家IP与多媒体标准研究组副主席,国家“863”通信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863"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技术总体组副组长。1999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从事宽带网技术标准和ISDN技术的标准和测试工作。著有8部技术专著。
王立言,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副主席。长期从事电信网络、交换和信令方面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
陈仁娣,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国家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