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动的心不再流浪

2002-04-29 00:44李雁刚
党员文摘 2002年9期
关键词:预备党员入党知识分子

李 纯 李雁刚

国防科技大学99级硕士研究生文学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感召下重新入党的故事,引发了青年知识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文学锋现象”。这个事例生动地反映了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对科学和真理的热切渴求,对“三个代表”的强烈认同,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巨大威力。同时也给我们如何与时俱进做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他的思想上出现了疑惑和反复

文学锋,湖北黄石人,生长在军人家庭,1995年9月从地方考入国防科技大学。

1997年,文学锋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他认真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对其中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理想产生强烈共鸣。

申请入党,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是真诚地追求一种理想而不只是为了捞一张党票,然而,成为预备党员之后,文学锋发现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在他的心目中,党组织是一个集合了优秀儿女、富有战斗力的先进群体,但实际中的组织生活却流于形式,在他所经历的举手表决中没有一个投反对票的,更缺乏严肃的批评告诫。共产党员应该自觉地以探索民族生存和发展出路为己任,在各个方面走在群众前列,但身边却有些人学习不刻苦,军容不严整。文学锋在1998、1999年间,看了一些媒体关于贪官、冤案的报道,潜藏在心的愤世嫉俗的情感一下子被点燃,偏激情绪不断膨胀,他觉得与这样的贪官污吏同在一个政党内是他的耻辱。而这些情绪左右了他对党的信心,一方面,他感到失望和迷惘,另一方面,他依然以马克思、周恩来等人作为自己的榜样。一年过去了(1998年),文学锋认为自己离党员的标准还差得很远,于是,就决定推迟转正。半年后,他正好毕业,来到研究生队,又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想法:与其在党内做—名名不副实的党员,不如在党外努力做一名真正合格的“人”,这样,他就—直没有递交转正申请。

文学锋不但迟迟不交转正申请,而且在2000年3月18日向党组织交了一份《关于我没能按期写转正申请的思想汇报》,在思想汇报的末尾,他做了三点申明:一,我入党是经过慎重考虑了的,完全没有功利上的考虑,也不是一时冲动。所以,我不能接受说我视入党为儿戏的批评。二、我对现实的党的不满意并不意味着我反对党的方针、政策。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希望在党外推动车轮前进而不希望它加重包袱。三、由于我未能按期转正而造成的所有问题和责任均由我个人承担,与他人无关。

对文学锋不愿转正这一举动,学校领导、老师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大多数同学都感到困惑与惊讶。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文学锋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员,他在系统工程与数学系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99年,他成为本系推荐免试的两名硕士研究生之一。可是,他钟情于科技哲学专业,便放弃免试机会,以入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自然辩证法专家朱亚宗教授的研究生。

但他是个理想化的青年。他的导师朱亚宗这样“认识”他:“文学锋是很关心政治的,他不是只注重眼前功利的一个人。对这一类知识分子,如果引导得好、培养得好,是可以成为栋梁之才的。但是,他们还是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社会阅历简单,思想方法偏激,另外学自然科学的人,对社会问题,有一种直线的认识方法,好就容不得坏,有坏就不能说好,这是搞自然科学的人的一个毛病。用简单的方法去考察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这显然是不行的,这个问题还有相当的普遍性。”

与此同时,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认为:文学锋是高学历人才,他思想中如此强烈的消极因素并不是个别现象,只不过是在他一个人身上显露了出来。

学校党委出于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关爱下了决心: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文学锋转变,帮助文学锋从精神迷惘的困境中突围。

这个曾经经历过心灵流浪的年轻人,终于完成了人生旅途中的一次归航

2000年11月,国防科技大学迟政委带领校工作组下队调研,明确指出:如何看待和处理文学锋问题,是关系到如何正确看待青年知识分子,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到党的旗帜下的重要问题。

文学锋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后,苦闷仿佛得到了解脱,但没过多久,一种失去精神寄托的更深层的迷惘、困惑和失落,又时时涌上他的心头。就在这时,党组织并没有抛弃他,各级领导和教员热情地向他伸出了帮助之手。

人文与管理学院学员大队孙才政委,在老山前线蹲过“猫耳洞”,立过一等功,他把“哈军工”传统、“银河精神”以及自己在老山前线的经历讲给文学锋听,用一种真诚的气质和信念感染着他。

文学锋说:“三讲”教育中,胡长清在民主测评时还能通过,还是合格党员,我想不通。”

孙才政委跟他讲:“你这是用静态的、凝固的观点看问题。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胡长清的问题,后来有的同志知道他的问题,揭露了他,这不也说明腐败早晚敌不过上下一心的凛然正气吗?有些年轻人看到消极现象容易激愤,对党失去信心,那是因为他们和你一样,认为我们的党应该是完美无缺的,这未免太理想化了。”

文学锋喜欢《共产党宣言》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这句话,这反映了高学历人员追求个人发展的思想。来自27基地的李勇就给他讲“基地工作非常艰苦,但党员们毫不迟疑地冲在前头,他们不是不爱惜自己。追求个人的发展没有错,但只为了个人发展活着的人是自私自利的。”

“三讲”教育时,文学锋为了证明自己一些想法的合理性,曾做过一个数学模型,推导出“教育越多,腐败越严重的结论”,说明抓教育不如抓法制。

朱亚宗老师从逻辑上指出他的错误:“看待社会问题要用辩证思维,而不是线性思维。道德在某种程度上比法制更重要,公民如果不违法,法制就不起作用,有些需要制约的道德问题就打了‘擦边球。在法制社会里,做官是一时,做人是一辈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从教育抓起。”

文学锋固执的思想在一点点地转变。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文学锋逐渐修正了以前的片面认识,增强了对党的信念和信心。特别是2001年7月1日那天,文学锋听了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仿佛又找到了原来读《共产党宣言》时的感觉。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都必须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听到这里,文学锋热血沸腾,他思想中的疙瘩融化了。

他注意到江总书记对科技文化的理解特别深刻,对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突破物质层面,从精神层面进行了论述。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些思想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充满了亲和力和感召力。

文学锋思想上的疑惑解开之后,他埋藏了4年的激情和赤诚爆发出来。2001年秋天,已经被撤销预备党员资格的文学锋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随后又递交了第二份、第三份入党申请书。

2001年12月,经过党组织的考察培养,文学锋终于再次被批准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这个曾经经历过心灵流浪的年轻人,终于完成了人生旅途中的一次归航。

(摘自《中国青年》原标题为《文学锋:驿动的心不再流浪》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预备党员入党知识分子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预备党员能否参加党组织的民主评议活动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预备党员能否提前转正?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