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领域的水族女专家

2002-04-26 12:00杨明生
中国民族 2002年5期
关键词:贵州省计算机

杨明生

任凤媛,这位来自黔南大山深处文静而坚强的女人,是一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的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现任贵州省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提任贵州省计算机学会网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驰骋在贵州高新技术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也是水族值得骄傲的儿女。

然而,如此的成就和荣誉却来之不易。中国有句古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放到她身上再恰當不过,她正是一位在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科技工作者。让我们一同回顾她走过的岁月,就不能不为她的精神所感动。

1980年,任凤媛同丈夫张绍贵从贵阳市花溪化肥厂调进了科学院,“当科学家,为科学献身”,这个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的梦想、多少年来揣在怀中的奢望,终于在她的面前敞开了一扇大门。“不能辜负这大好时代赋予的机会,一定要干出成绩”,她从第一天踏进贵州的这座科学圣殿起,就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到科学院不久,国家科委软件培训中心举办我国首期电子计算机学习班。对“电子计算机”,她在读大学时听到过,但没学过它的原理,更没见过实物,凭着她原具有的数学功底和对科学技术的敏感,感到这将是一门前途广阔的学科,她决定报名进修。但是,面对家中读初中的儿子、刚进小学的两个女儿,任凤媛踌躇了。善解人意的丈夫对他说:“你放心去,家中的事我负责。”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结业。从此,便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计算机应用科学领域中拼搏奋进成了她终身目标。

贵州贫穷、经济建设比较落后,在计算机领域也不例外。当时,计算机应用在全国大多数省份已经起步,而贵州尚悄然无息。任凤媛回来后,同其他一些献身于计算机应用科学的同行一起,开创了贵州计算机应用的先河。她任课题组长,接下了第一个科研开发课题《CHL—I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微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任凤媛和她的项目组终于如期完成项目,并为此获得了1987年的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执行的是低工资政策,任凤媛夫妻俩的工资不过100多元,除了养5口之家,还要承担双亲的部分生活费,经常入不敷出。每到晚上,大人要看书,孩子要做作业,凳子、箱子和缝纫机就总动员,成了学习的书桌。生活是窘迫的、日子是清苦的,但他们在搞科研和、教育孩子的共同生活中,以微笑面对粗茶淡饭,满怀信心向往着明天。

1998年年初,正当她同丈夫的事业如初春的花朵生机一派的时候,任凤媛的丈夫突然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她在计算机面前痛哭一场之后,便又开始工作,她对自己说:“我要继续完成爱人留下的《STD—IBM热处理炉微机分布式控制系统》课题,这是我们省经委、贵阳市经委的重点开发课题,我要当好三个孩子的妈妈。”在补充了一个年轻人之后,项目照常进行。

这时,儿子已经考取了兰州大学生物化学专业,两个女儿,一个在读高中,一个在读初中,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她不高的工资,加上两个女儿微薄的抚学金,其艰难可想而知。但孩子们都十分理解她。有一次,她从厂里回来,除了看见一个洁净的家和一束美丽的鲜花在静静地欢迎她外,还看见了压在花下的一张纸条:“妈妈,欢迎您常回家。”妈妈的眼睛湿润了。儿子去大学读书回来的第一个假期,递给她40元钱:“妈妈,这是我省下的钱,你拿去贴补家用。”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孩子们的理解,使她感到莫大的欣慰。

她肩负的工作更是一副沉重的担子。爱人去世后她除了接下与爱人共同合作的四个课题外,又在另一个项目里独自承担了《县级土地人口承载力数学模型》的建模和全部软件编程工作。工作量是大多数同年人的2到3倍,她没有午睡、没有节假日的休息,更没有任何个人娱乐。通常她整个白天在都计算机前调程序,下班时把程序带回家晚上读。

任凤媛工作中的拼命精神,对于不再年轻的她来说,的确是透支了又透支。在省经委举办的计算机能源培训班,用她和项目组自行开发的《企业通用微机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培训企业的能源管理人员,她同两个年轻人每天白天上课,晚上为每个企业改程序,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任风嫒只休息了两晚上。就这样,在1995年前的短短几年里,她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科研开发课题,其中有三个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四等奖,一个获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余几个都通过了鉴定验收交付用户使用,得到用户的好评。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有《微机数字触发可控硅的编程技术》、《STD总线分布式热处理炉控温系统的实现》、《县级土地人口承载力建模与计算机求解》等多篇论文,并多次主讲全国、全省范围的计算机学习班,为计算机的应用推广普及做了不少工作。

任凤媛的辛勤付出得到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和奖励,1994年她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嘉奖,同年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得贵州省“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并当选为省妇联执行委员,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知识分子特殊津贴。

任凤媛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平塘中学教师,母亲是小学教师,她自幼在这个温情脉脉的家庭长大。但在她读初二的一天,一夜之间一切都变了。那是1957年深冬的一天,那天寒风凛冽气温特别的低,在平塘县全体职工大会上,任凤媛的父亲、平塘中学的教师任崇隅,因划为“内右”被逮捕送劳动教养(20年后终于平反)。不满12岁的任凤媛惊呆了,一个温良恭俭让、对人一向和蔼可亲、认认真真教书育人的父亲,怎么会是“坏人”呢?更让她想不通的是,同学们都离她远远的,好像躲避瘟疫一样;过去喜欢她的老师也不再理睬她。但在慈爱而坚强的妈妈和疼爱她的哥哥的支持下,她终于坚持将初中读完,并以平塘、荔波、独山三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独山高中。

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独山高中,着实地让全家人喜悦了一番,但也着实让每月只有30来元工资的母亲为了难。任风嫒和已在独山中学读高中的哥哥深知母亲的苦衷,每次返校或回家,他们都是安步当车,用双脚丈量完那谩长的70里独平公路。

在经历了家庭的不幸变迁后,任凤媛终于碰上了一次难得的机遇。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开始从艰难的岁月中走出,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元帅发表了《论又红又专》的著名讲话,任凤媛终因陈毅的讲话摆脱了她哥哥因父亲被劳动教养而不录取大学的厄运,考上了贵州大学数学系。

进大学后,中国的“阶级斗争论”又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高中时,她就读过介绍居里夫人的文章,被居里夫人刻苦学习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所感动。一踏进大学校门,她就到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借阅《居里夫人传》。居里夫人成了她崇拜和学习的楷模,以此激发自己,更加奋发读书。为此,她多次被作为“白专”典型批判、责令写检查,虽如此,她的成绩除了体育外,不是“5分”就是“优”,4分都很少见(当时的学分是依照苏联的5分制)。

1966年大学毕业后,任凤媛分到墨冲中学当了一段时间教师,1970年因照顾夫妻关系被调到花溪化肥厂当化验员,开始了温暖的小家庭生活。但谁能料到厄运在等着她,在那颠倒黑白的岁月里,一向柔弱的任凤媛,竟因丈夫得罪了领导而被冠以破坏生产的罪名投进了监狱!

整间牢房除门旁,有一块二尺见方的水泥地放马桶而外,其余地方都房铺着距地面有五寸来高的木地板,这就是女犯人的床。一年过去了,当看守得知任风嫒是冤案入狱后,便照顾她出去劳动帮厨,还允许丈夫来看望她。一天任风媛在报纸上看到国家恢复研究生招考的消息后,立即让丈夫送英语书给她。她每天书不释手——因为很多单词都忘了,又没有字典,对忘了的单词,她要反复想上很久,每当想起一个单词,她就会高兴得像小孩一样跳起来。

苦难对一个人的生存来说是一种不幸,但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也可能是一份财富,它磨炼了人的意志,坚定了人的信念。

丈夫去世后任凤媛独自抚育三个孩子,繁重的家务、沉重的科研开发工作和失去亲人的痛苦,就像大山压在这位身高只有1.54米的柔弱的女人身上,可她终于挺过来了。做为孩子的母亲,任风媛没有失职,她为祖国培养了三个有高等文化知识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主义新人;做为国家科研人员,她艰苦奋斗,潜心钻研更是硕果累累。在爱人去世后的12年间,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一共承担了21个科研开发项目,其中有省科技厅的年度攻关、研究基金课题、省计委的高新技术示范项目,也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直到1997年,她一直坚持从项目的总体设计到软件编程到调试全过程负责,之后因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较多,才退出作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这些项目,除了正在进行的两个外,都已通过鉴定验收或交付用户使用,得到用户和专家的好评。任凤媛的名字不仅闻名科学院,在贵州省的计算机应用领域行业中也颇具盛名。

1994年任凤媛担任贵州省新技术研究所所长,正值国家科研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高潮,她又与科研所的同事一起实施了研究所的改革,促使研究室和科研人员走出研究所,走向市场。

猜你喜欢
贵州省计算机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随“声”随意 欧凡OA-G10 2.4G无线耳机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
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有关干部任免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