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管的管,该做的做

2001-11-22 06:24苏继赏
中国民族 2001年11期
关键词:文海乡党委干部

苏继赏

在去年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的乡镇干部培训班上,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听了库尔勒市铁克其乡党委书记席文海的发言后说:“你们是站在反分裂斗争第一线的,你们能忠于职守、不辞辛苦地工作,我们就放心了。”

新疆库尔勒市铁克其乡党委换上了新书记,他叫席文海。他原是另外一个乡的党委书记,以工作泼辣、干事雷厉风行著称。

席文海上班后第一次召集会议。该参加会议的人,他事先一一通知了,定好时间是上午10点。到时间了,来的人稀稀拉拉,席文海耐着性子等,半个小时过去了,人没到齐,一个小时过去了,人还是没到齐。他耐不住了,用拳头在桌上狠狠一击,说:

“怎么,你们瞧不起我这从小乡调来的?我声明,从今天起,该干什么的就要干什么,上级怎样要求,就得怎样干。谁要不这样干,就别怪我对他不客气。”

这沉重的一击,是对松垮散漫的一记警钟,人们从这一击中观照自身该革除的习气。

这沉重的一击,是对软弱无能领导的尖锐挑战,人们从这一击中汲取力量和信心。

这沉重的一击,是对分裂分子的严重警告,他们从这一击中感受到突然增大的威慑力。

自然也有人凭老经验断定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火放完,一切又会回归常态。但是,人们的估计错了,席文海用严肃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使那一击的威力在铁克其乡久久不散。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工作狂!”他没有节假日,没有昼夜,人们用“狂”字形容他的工作,可见他的超负载运行到了何种程度!

这一击,使乡上领导干部的凝聚力增强了,不论是汉族、维族,都握成一个拳头。记者在采访时,席文海说,只要有事,他一个电话,十几分钟内,乡上的领导干部就能聚齐。他给记者做了个试验,他打了个电话,不到十分钟,副乡长、副书记都到了。

因为民族分裂分子的一个大头目就出在铁克其乡上,这个乡的人就感到蒙受了耻辱。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反思:这个大头目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乡上?

群众在思考,领导也在思考,结论是一致的,乡上的党政领导干部警觉性不高,工作松松垮垮,该管的不认真管,只做些应付上级的表面文章……政府的职能可以归纳为一个“管”字,遇事不管,政府部门不等于形同虚设吗?席文海的沉重一击,等于发出一个动员令:管!

席文海的到来,乡上的党政机关凸现出一个“管”字。

要保持乡内的稳定,重要的是管好宗教。

乡内的宗教界人士被请来,席文海向他们表明态度:“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但宗教人士必须遵守国家的法令,违犯国家法令的行为是绝不容许的。”席文海的态度是严肃的,认真的,听的人自然也会掂出分量。

“管”字有了力度,分裂活动就收敛了。

讲双袋富红红火火

全乡8个行政村,建了28个清真寺。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席文海就动员各村党支部建设好文化室,文化室内可看电视、听广播、看书、阅报,文化室搞得红红火火,对中青年人很有吸引力。两年来,席文海带领党委以各村委会为主阵地,按照把主阵地建设成村民政治文化活动中心的总目标,乡村累计投入95万元,其中乡投入40万元,村投入55万元,初步配齐了乡村两级文化站(室)的报架、书架和各种器材设备,建立了图书室、电教室、农民之家、科技之家,完善了文化活动站(室)功能。使村村通闭路电视、村村通广播。乡文化站有专职干部2人,兼职干部2人,村(专)兼职干事16人,村均2人,平均年龄为28岁,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中专)以上,维吾尔族干部占98%以上,均懂双语。文化阵地建设实现了“三有三好”,即有好的管理与活动工作制度,有好的文体活动与好的节目内容,有好的图书室、电教娱乐室。文化阵地的建立和功能的完善为群众休闲提供了好去处,陶冶了群众精神情操,充实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将群众牢牢吸引到村党支部、村委会周围。进清真寺的人少了,刑事治安发案率少了。据调查统计,乡村文化活动日均人数达80—90人,可谓门庭若市。

近几年来,席文海还发起倡导“双袋富”(口袋富、脑袋富)活动。乡党委从农牧民、乡机关干部和学校教师中选拔了有音乐专长、擅长歌舞能吹拉弹唱的39人组建成乡业余文艺演出队,另将一些有演出特长的干部和农民群众做为演出队“候补队员”,听候调遣,需要时立即上阵。为了使文艺活动能正常开展,乡党委划拨年度定额专项经费1万元,作为文艺演出队的日常训练活动经费。同时为提高演艺水平,乡党委聘请了州歌舞团和群艺馆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训练。在内容上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主要是农民利用科技脱贫致富、尊老爱幼新风尚、法制知识等自己编排导演的节目,培养了一批本乡本土的文艺骨干,创作了一批适应农民群众心理需要的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现在乡业余文艺演出队的39人均能唱十种以上的歌,跳十种以上的舞,达到了“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水平,他们经常活跃在农民当中,带动了农民学习文化的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据统计,两年来铁克其乡共自编自导文艺节目45个,送文化活动进村入户192次,每年平均举办大中型文化艺术活动达20次,参加并观看群众人数达35000人次。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淡化了宗教氛围,维护了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讲反分裂旗帜鲜明

反对分裂本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在一个乡内是最大的政治,本应大讲特讲。但是过去有些人有一种糊涂想法,认为讲多了会伤感情、伤和气,妨碍团结,他们不想想这到底是伤谁的和气,伤谁的感情,妨碍和谁的团结,相反反分裂如果没有力度,稳定没有保证,各民族的利益受到伤害,这才真正伤感情,伤和气,妨碍团结哩!

因为过去干部有糊涂认识,本应是强音的,竟然成了弱音,许多时候需要义正辞严说明白的,反而支支吾吾、闪烁其辞。

“反对分裂”是席文海不离口的话题,他在会上讲、会后讲,在汉族同志面前讲,在民族同志面前也讲,讲,就要讲透彻,不吞吞吐吐。

他是回族,从小和维吾尔族巴郎子一起长大,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他的讲就更能深入老乡们的心。

席文海有力度的讲就是一种态度。

在干部中,原来有些人因领导软弱也只好轻描淡写地议论这个政治主题。如今因席文海的坚定态度也扬起声讲了。

你讲,我讲,他讲……反对民族分裂成了镇上的最强音,即或有一些不协和音也被这种强音冲散了。

有人提醒席文海:“你要当心,他们要收拾你。”这话传到他母亲耳中,母亲很不放心,劝他不要把这些话当作耳边风。

席文海笑笑对母亲说:

“你放心,他们掀不起大浪。”

在反分裂斗争第一线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品格。

当分裂分子的一位大头目伏法后,乡内的形势变得严峻起来,为了防止坏人渗入镇内进行煽动,席文海亲自率领维吾尔族民兵深夜巡逻,有时伏身在一个地方,不声不响,要坚持好几个小时。他夜晚巡逻,白天还要到办公室处理事务。

当乡内发现有动静的时候,他常和民兵睡在一起。他的家离乡政府不远,但十天半月不回家是常事。

席文海在乡内的存在,对分裂分子就形成一种威慑。但对一切期望社会稳定的人则是一种鼓舞。

乡内有可疑的人进入,村民就会向席文海反映。

群众就是乡党委的耳目,由此,席文海悟出一个道理,反民族分裂必须有群众的支持,乡上的领导时刻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因为铁克其乡接近城区,城市建设免不了要占用他们的土地。村民的地少了,自然就会影响收入,库尔勒市委就决定在一个地方开发一片土地。乡上的村民都关注着这个开发区,事关村民利益,席文海仗着他那结实的身体,在开发区内也表现出平日为人敬服的工作的“狂”劲。起早睡晚,沐风栉雨,有时他是指挥者,有时他是实干者。据他的司机说,天气那么热,席文海被晒得浑身是汗,有时吃不上一顿可口的饭,就啃干馕,夜晚就睡在帐篷里。

他的表现,维吾尔族老乡都看在眼里,他们说,席文海是在为他们谋福利。席文海的讲话在老乡的心目中就有很大的权威性。

猜你喜欢
文海乡党委干部
柳文海作品
柳文海作品
搭建微信平台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贵人
面面俱到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
生命的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