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祥 段云学
A云岭丰碑
——从1951年创建至今,云南民族学院始终坚持面向边疆民族地区办学的方针,努力培养各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0年来已累计培养输送了32个民族的38000多名毕业生。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2001年6月19日视察云南民族学院时说:“民族学院担负着边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重任,50年来培养了大量的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是其他院校不能取代的。”
——半个世纪艰辛办学写就的光辉篇章,不仅使云南民族学院成为云南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与对外开放的窗口,更使云南民族学院成为云南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象征。
B一个光荣的纪录——
半个世纪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云南民族学院的六千多名师生,民族成分近三十种。虽然各民族师生风俗不同,习惯各异,但他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从未发生过民族之间的纠纷或矛盾。云南民族学院有一支热爱民族教育事业,熟悉民族高等教育,水平高,造诣深,经验丰富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少数民族占教职工队伍总数的36%;他们呕心沥血,既教书又育人,勤勤恳恳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为了不让一个少数民族特困生辍学,他们常常嘘寒问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百般关心呵护。1999年3月春季开学后,当3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未报到入学时,学校立即派出干部教师远赴千里之外的西双版纳,步行深入山乡村寨做工作,并主动带头捐款,把3名学生带回学校续学;当两名学生因肾脏疾病需作大手术而无钱支付时,学院及时拨出专款,全院师生解囊相助,终于把垂危中的民族少数子弟解救出来。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云南这个少数民族经济相对贫困的地方,云南民族学院却创造了一个光荣的纪录:自建院以来,没有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云南民族学院的各民族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求知欲强,使命感重,他们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获取学院每年一度的专业奖学金,还以雄厚的实力竞争到了诸如团中央“建昊奖学金”、国家民委“民信奖学金”、云南省政协“边疆民族教育基金奖”和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奖学金”、“松下电器”基金奖、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奖等等,并在历年的省内外高校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竞赛中屡获大奖,充分展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风采。
学院长期始终不渝地坚持进行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育,增强各民族大团结的观念。学院一直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并经常性举办民族问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在校的各民族师生不仅十分珍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友谊,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而且,当省内个别地区因各种原因发生民族纠纷时,师生们还能以各种方式积极主动协助当地政府化解矛盾,在各个时期的关键时刻,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认真组织好各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这是云南民族学院有别于其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一大特点。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独特的庆祝方式,每逢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阔时节、纳西族的三朵节、藏族的藏历年、景颇族的木脑纵歌、阿昌族的窝罗节等等,学院不仅给师生提供活动场所和经费补助,院系领导亲自参加活动欢度节日,而且结合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突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C两个百分比——
始终坚持录取新生85%以上是少数民族
毕业生85%以上回到生源所在地
半个世纪以来,云南民族学院坚持面向边疆、面向民族地区、面向云南各民族办学,始终坚持录取新生85%以上是少数民族,约15%的汉族学生也是录取自边疆民族地区的汉族。
50年来,云南民族学院已累计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38000多名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如今,这些毕业生中既有中共中央委员和省州县乡干部,也有教师、企业家、作家、编辑、记者等等,不少民族的第一代大学生就产生在这里,许多民族的硕士、博士和专家学者也是在这里造就或从这里起步。可以这样说,彩云之南的碧野青山,红土地上的乡村城市,到处都散发着云南民族学院桃李的芬芳。
长期以来,云南民族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占云南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近三分之一。而每年85%以上的毕业生都回到生源所在地,这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回得去用得上的“永久牌”人才,这是为其他大学所无法比拟的。
学院始终把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建国之才同热爱民族、服务边疆、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民族学生真正树立起为家乡的建设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建院迄今,云南民族学院为国家培养的32个民族的各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38000余人,大部分都回到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遍布云南高原,他们不仅以突出的工作业绩向母校交回了一份份优秀的答卷,更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为云南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教事业的发展,为各民族当家作主、平等团结和繁荣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纵观半个世纪以来,历届毕业生都能把个人的抱负、理想和人民、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结合起来,愉快地回到本民族地区,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中还涌现出了一批内地籍自愿支边的优秀毕业生,如95届毕业生董斌和沙庆国,本来完全有条件留在大城市工作,毕业前也有不少单位都要他们留在昆明,但都被他们婉言辞谢,两人毅然与德宏州一个偏远山区乡签订合同,愿到那里的中学去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的优秀事迹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近年来,云南民族学院还有一批毕业生甘把青春献给国防建设事业,投身军营,从而成为国防、公安战线上的战士。99届毕业生张天宝是昆明地区生源,在校学习成绩优秀,爱好广泛,还一直担任班、系学生干部,本来其实习单位云南省烟草公司和昆明饭店等均表示愿意接收他,但他却毅然按自己的理想选择了到公安边防一线支边,他说:作为民族大学生,我应像五四时期的青年一样,有一种爱国奉献和敢于吃苦的精神,以青春之我投身边疆,报效祖国。”
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云南民族学院的毕业生中,近2000人已担任乡科级领导干部,近500人已担任县处级领导干部,近60人已担任民族地区、自治州级的领导干部。近年来,毕业生中还涌现出了如在民族地区克服困难锐意改革的副县长卢跃祥、任劳任怨扎实苦干的中学校长周建华、业绩丰硕、勇于创新、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的回族作家马旷源等省级和国家级优秀毕业生。对于这些优秀毕业生,学院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机会,邀请他们回母校作报告,用其切身体验来教育和感染在校学生。
D另一个宝贵的人才库
此外,云南民族学院的许多教科人员不仅在校内辛勤耕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还直接参与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彝族学者茶洪旺教授利用休假时间数次返乡,为南涧彝族自治县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得到了省政府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鲁刚研究员积极参与省级有关部门的禁毒研究工作,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反响;化学系的教师为双江县勐库镇拟定了发展蘑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提出了“公司+农户+基地”的蘑芋发展路子,并帮助引进了资金;还有一些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经济圈的开发论证工作,得到了好评;学生则每年利用寒暑假深入县乡进行社会实践,不仅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搞得深入扎实,还先后参与了南昆铁路建设、世博园志愿者服务等重点建设活动。
在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方面,云南民族学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民院在民族研究方面发表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或著作,这在西南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院科教人员共承担国家、政府有关机构下达以及申请被立项的各级各类重要科研项目100多项,公开出版学术论著近200部,各类工具书13部,发表论文、调查报告3500多篇,其中51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这些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咨询、依据和意见、建议。此外,一大批包括教材、文学作品、影视剧本、录相片等在内的民族文化精品,以及发掘、抢救、整理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工艺美术、音乐舞蹈和文物古籍,也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直接做出了贡献。
为民族贫困地区支教扶贫,这也是云南民族学院这一人才库近年来所致力于的工作。按照省政府和省教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学院始终把青年教师、党政干部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与为民族贫困地区支教扶贫相结合。从1986年至今,学院已下派220名青年教师和党政干部分赴迪庆、怒江、玉溪、临沧、楚雄、昆明等地州的贫困县乡,采取挂职、支教等方式进行锻炼与扶贫,按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不脱贫不脱钩,不仅为边疆民族地区出谋划策,智力帮扶,还筹集了相当的资金修路搭桥、建盖希望小学、赠送电脑电器、申请扶贫资金等,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其中,仅为扶贫点双江县就筹集10万元扶贫基金以实施“九五”脱贫计划、出资四万元建希望小学一所、教职工捐款三千元维修小学伙房一个、出资一万二千元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三个、出资二千元救助失学儿童五名、捐赠电脑、电影放映设备、图书、衣物等价值约17万元,引进资金22万元;在元谋县挂职副县长的白族学者张桥贵博士不仅利用所学的民族宗教知识解决当地民族问题,撰写发表多篇扶贫攻坚和民族宗教方面的论文,还在分管的教育、卫生、民族宗教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在德钦县挂职县委副书记的藏族学者王德强,为德钦一中解决的电脑教学设备一举成为了整个迪庆州第一个现代化教学示范点。因为这一切,1998年,学院被省政府评为“支教扶贫”先进单位。
长期以来,云南民族学院师生不但在校内相互关爱,而且一旦边疆民族地遭受自然灾害,他们都能以血浓于水的真情,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私奉献精神,积极主动地为边疆民族地区献爱心,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在抗震救灾、抗洪赈灾的活动中,民院学生在贫困面大(占80%多)、特困生占学生总数53%的情况下,仍然无私为灾区奉献爱心。如在丽江“二三”大地震中,民院师生不仅捐款捐物,还组织了“抗震救灾抢险突击队”奔赴灾区与当地军民重建家园。在1998年全国性的抗洪赈灾活动中,全院师生共捐款158869.6元。
背景资料:
云南民族学院的长远发展和办学思路——11233工程紧紧围绕建设重点大学这1目标,坚持育人这1中心,突出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2个重点,推进教学、人事、后勤3项改革,抓好精神文明、教职工队伍、党的建设这3大建设,把一个名副其实、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族学院带入二十一世纪,并跃居全国民族院校前列。
背景资料:
云南民族学院的奋斗目标:
经过5年努力办成万人大学,使学科建设上档次,专业结构更加合理,适应性更强,办学特色和效益更加明显;重点学科和重点课程进入或接近省属重点大学一流水平;争取到2010年左右建设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省属重点大学和全国一流的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