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开煊
湖北襄阳城南30里有个叫“隆中”的山沟,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溪水淙淙。相传隆中是诸葛亮的故居地,他在这块风水宝地度过了难忘的青少年时代。
诸葛亮小时候聪明绝顶,周围十里八乡的教书先生都不敢收留他,因为诸葛亮爱提千奇百怪的问题,经常难住老师,所以教不了多长日子只好劝其另请高明。凡是教过诸葛亮的先生都夸他:“少年可畏,将来必定是个栋梁之材。”
诸葛亮好学上进,吵着要家里大人快些为他找到读书的学堂。他家大人也希望诸葛亮多读些书,多掌握些本领,无奈本地确实难找到知识渊博的教书先生,家里大人因此而发愁。听人说南漳县有位水镜先生多才多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测风云,工于计谋……有不少别县外府人慕名远道送子弟来拜水镜先生为师,水镜先生教出的学生中已出了不少有用之材。襄阳县距南漳县只有90里路,听说能到水镜先生那里去读书,诸葛亮喜之若狂。
水镜庄与南漳县城隔河相望,河面宽5丈,河水湍急,有一条索桥相连,桥面用木板铺成,仅3尺宽,只够单人行走。
学堂设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站在洞口远眺,城郭、乡村、小桥、流水、农田、群山、花鸟、云彩……历历在目,确是个读书养性的理想之处。
水镜先生教学生读书别有一番情趣,他除在课堂上授课外,还经常带学生走出课堂去爬山、涉水、插秧、割麦、砍柴、割草、采药……学生们学得轻松愉快,获得的知识多而广泛,聪明才智长进很快。
学习3年期满,大考在即。
家住南漳县城边的徐庶是诸葛亮最要好的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解答课题,写诗作文,切磋学问。每次考试前两名非他俩莫属,水镜先生为晚年有这一对得意门生而感自豪。
这次大考,水镜先生出了道怪题:尔等此刻设法冲过桥去,务必抵达彼岸。
要过河去熛衷诓皇钦在大考吗,不考完枉谈过河,难道为了过河连苦读3年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也放弃不成熀慰鏊髑耪馔酚辛矫校工把守,谁想过桥除非长出翅膀飞过去
这道怪题把考生们难住了。要想现在马上过得了河,总得找个理直气壮的理由才行。眼看交卷的时辰快到了,许多同学嘴啃笔头一个字也没有写。有些人胡乱写上一些明知不可行的理由,例如:家中有人得了重病此刻有人来报信;桥那边有人家突然发生火灾,正好借机冲过桥去救火;如果有人落水危及性命,乘机下河打捞顺便送人上彼岸;还有人实在想不出法子过河,采取蛮干把校工推下水冲上桥的愚蠢办法。徐庶明白水镜先生的用意:即答考试题与过桥实际上是一码事,走过桥就等于圆满完成了考试,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稳妥的办法来,急出一头汗水。想抬头看看好友诸葛亮怎么答,不看则已,一看吓得目瞪口呆,诸葛亮正伏在书桌上呼呼大睡。徐庶急了,伸出脚去踢不醒,探身去推才推醒。徐庶气急败坏地责问诸葛亮:“快到交卷时间了,你还在睡大觉牽际蕴獯鹜炅嗣挥小煛
诸葛亮揉揉双眼,伸伸懒腰,突然站起,踩着凳子跳上课桌,手指着水镜先生破口大骂:“你算什么先生,出这样的怪题来故意刁难学生,你领着我们痛痛快快玩了3年,被你白白骗走3年的学费……”
水镜先生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最中意的学生会对他如此无理,骂出这样难听的话,直气得胡子抖动,脸色发紫,双眼暴凸,说不出一句话来。
徐庶此刻既怨诸葛亮无理取闹,也怪自己多管闲事不该弄醒他,连忙冲过去拉诸葛亮下来,使劲捂住他的嘴巴,一个人力气不够使,便招呼同学们都过来帮忙。诸葛亮还在不停地骂,令同学们想不到的是一贯尊师爱友的诸葛亮居然什么样的脏话恶话全都会骂出口。
“我没有你这个学生,你给我滚,马上滚,滚得远远的……”水镜先生缓过气来,终于用这几句话回击无情无义的“得意门生”。
“你叫我滚,没那么便宜,我不拿回3年学费绝不走……”诸葛亮气势汹汹地冲向水镜先生,一副玩命的架势。同学们忙上前,拦住诸葛亮,不让他靠近水镜先生,推的推,拉的拉,将诸葛亮赶出考场,推向桥头,拥上索桥。最卖力气的要数徐庶,是为了报答水镜先生的教诲之恩熁故怯幸馊煤糜芽煨┒憧这是非之地熁蛘吡秸呒娑有之熤挥兴自己心里有数。窄窄索桥只够一个人通行,诸葛亮在前头尽力挣扎,徐庶在后使劲推挤。一个要返回,一个催他快些走,吵吵闹闹,一步一步移向那边桥头。当诸葛亮双脚一踏上对岸,立即转过身来倒头便拜,口中朗朗高呼:“学生诸葛亮万分感谢恩师帮我顺利做完考试题,请接受愚生三拜牎
诸葛亮转瞬即变的言辞和动作,把徐庶搞得莫名其妙,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而等徐庶明白过来,一只脚虽然已经跨上岸,另一只脚却还在索桥上,就是说诸葛亮够评为优秀的话,徐庶只能得良好,跟在徐庶后头的同学最多只能算及格吧。
水镜先生不等学生转来通报,早就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心里想,我教了一辈子书,被学生蒙过的还是第一回,诸葛亮真是个奇才,日后必成大器,只怨自己年事已高,难得亲眼看见,颇感遗憾。
诸葛亮拜别恩师水镜先生要回襄阳隆中老家去,水镜先生与得意门生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深谈,谈些什么内容,没有流传下来。徐庶恋恋不舍地送别诸葛亮,送别好友10里远,途中撮土跪拜,天地为证,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相约年年相互往来,延续友情。
选自《古今故事报》总第3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