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新等
汉中平原,南通巴蜀、湖广,北扼秦岭、潼关,向为兵家必争之地,至今,还留有三国交兵的遗迹;楚汉逐鹿,刘邦、张良的饮马池、点将台。根据国家建设大三线的战略部署,航空工业在建设贵州航空工业基地的同时,从1964年开始了汉中基地的规划、勘探、筹建。三机部决定,汉中基地以西安飞机厂为主包建。西安飞机厂副厂长刘亚欣,这个从抗日战争烽火中走出来的老战士,到航空工业战线工作多年,一直南征北战,踏荒建厂,北京航空修理厂工地,甘肃张掖戈壁上新厂筹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1969年8月,他接到指令,放下主管的基建工作,立即上路。接着,沈阳、南昌、成都、西安航空工厂的干部、职工,从四面八方汇集汉水之滨,摆开绵延几百公里的几十个新战场。
开山铺路,打井架桥,风餐露宿,进深山扎大营。在莽莽山野平川,红旗招展,男女老少,人头攒动。汉中飞机部件厂于1971年2月破土,经过军民一万多人一年多团结奋战,到1972年底已铺开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18公里铁路专用线已通车。但由于盲目定点,仓促上马,厂址坐落在古老的滑坡群地带。发生滑坡时,泥石流推倒厂墙,洪水涌向厂区。情况危急,不治滑坡,就要前功尽弃。经过一年多调查、试验、论证,1974年5月14日,几千名建设者奔赴治滑现场,战晴天,抢雨天,挑灯夜战。夏秋大雨季节,山洪涌来,几千人的抢险队伍,摆开长蛇阵,沐雨栉风,在泥水中翻滚。汉中航空工业基地、工厂各级干部吃住在工地。1974年底,治滑保厂的会战告捷。
1969年11月,经毛主席批准,将原计划汉中歼击机基地,改建为大型运输机基地,采用与西安飞机厂“两家抬”的办法,研制运八中型运输机。
从1969年初开始,西安飞机厂就已展开运飞机的研制。工厂与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等单位的570多名设计人员,夜以继日,用了两年零4个月,于1972年2月,发出全套图纸、技术条件和计算报告。随之,展开零件制造和装配,1974年12月10日,第一架运八飞机完成总装;1974年12月25日,李精锐机组驾机首飞成功,历时26分,飞行高度6000米,各系统工作正常。
1972年,运八飞机转向汉中基地陕西飞机厂研制生产。此前,该基地已进行了运八起落架的试制。从1975年汉中出飞机的总目标出发,汉中基地和西安飞机厂大力协同,按照汉中试制进度要求,梯次展开。从1973年12月开始到1976年3月,动用1000多人次、111节火车车皮、56辆汽车,将西安飞机厂设计的图纸资料、生产制造的飞机部件和工艺装备、器材,约几千吨,安全转运到汉中陕西飞机厂,胜利完成八转厂生产的任务。
在西安飞机厂的全面支持下,汉中基地陕西飞机厂边基建,边研制。夏天顶烈日,冬天在不避风的大厂房坚持工作,终于在1975年12月20日,使运八飞机在汉中平原升空。1976年9月25日,运八飞机通过静力试验,1980年2月,被正式批准设计定型。
运八飞机是一种军民两用型的运输机,装有4台涡桨六发动机,机舱总容积1233立方米,可载散装货物20吨,或集中货物16吨;或空运武装士兵96名,或运送重伤员60名、轻伤员20名、随机医务人员3名;或装运两辆解放牌卡车。
运八飞机具有空运距离长、速度快、油耗低的特点。1984年6月30日,两架满载的运八飞机从成都起飞,首飞拉萨成功,显示了运八适应高原恶劣气候的能力。1985年5月,由许国存驾驶,运八进行关闭一台发动机起降成功,证明飞机在任何一台发动机不工作的情况下,可正常起飞着陆,标志着我国在大吨位、多发动机飞机的单发停车试飞上,取得了突破。
运八飞机的使用开发很有潜力,先后成功改装为海上巡逻机、“黑鹰”直升机载机和民用型多种用途飞机。海上巡逻机主要改装了雷达导航和通讯设备,加装了光学照相机、红外照相机、红外搜潜仪、声纳浮标等,可对海上或水下目标进行搜索、侦察、拍摄,并可用于海上救援。该型飞机于1985年9月通过技术鉴定并投入使用后,每次出海都完成了任务。1988年3月到6月,运八在高温情况下,首航西沙、中沙、南沙群岛5架次,累计航程17000余公里,取回了大量珍贵资料、图片。
“黑鹰”直升机载机于1985年12月投入使用,成功地将“黑鹰”直升机快速运抵西藏,为及时抢救墨脱地区被雪灾围困的军民做出了贡献。以徐培麟任总设计师,陕西飞机厂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合作,运八其他改型工作,如全气密舱、无人机母机、运八D型等,都已研制成功。气密型飞机已于1992年设计定型。
在汉中莽莽古战场上,一架架运八飞机腾空而起,飞向祖国四面八方,销往国外,这是航空工业的重大成就,也是祖国人民的一份光荣。不言而喻,在那个非常时期投入生产建设的汉中航空基地,必然留下很多遗憾,以致今天几万名职工,还在进行艰苦卓绝的苦斗,像他们前辈大三线建设者们那样,奉献新一代人的青春、热血和才智。
撰文:周日新、孟赤兵、李周书、归永嘉责任编辑:肖 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