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明德
由柳亚子题写书名的《恩海集》,是胡仁宇“编述”的一本小册子。“编述”是该书扉页的两个字,恰当得很——“编”者,即将四十年代初云集重庆的诸位名家的题词、题诗等编在这个小册子内;“述”者,就是胡仁宇本人对亡母的回忆之倾诉。
按胡仁宇自己的说法,这本小册子是他为怀念母亲而“编述”的。胡仁宇的母亲1941年7月3日在胡的故乡四川乐山铜河罗汉场的家宅以七十三岁的高龄去世,胡未能从公务中脱身回家奔丧。在母亲周年祭前,他写了《恩海集》。不料,他外出归来,因室内被盗而丢失了全稿。气愤之后,凭着对生母的一往情深,他又挥泪重写,这便是1945年5月出版的《恩海集》。
1942年上半年脱稿的《恩海集》,已送呈“重庆市图书杂志审查处”审查登记,给了编号的准印证,为“世图字第三五一三号”。此处“世图”疑为“市图”之误植;倘是“世图”,就不明其义。
《恩海集》的主体内容是胡仁宇的回忆长文,有三万多字,共分十二节。述及其母,主要写她操持家务的辛劳和对胡仁宇这个“季子”的爱而不溺的谆谆教诲,充满了对母亲的敬仰。还有一个相当重的笔墨,就是写到兄长胡巨源被部下暗害一事,充满了怒火。总体说来,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情真意切的充实之文章,值得细细品味。
在母亲去世一周年时,《恩海集》原稿被偷盗,无法出书时,胡仁宇赶写了一篇悼念性质的散文《绿豆糕》,曾发表于1943年7月的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生活壁报》上,确实是声情并茂的抒情记事的好散文。读了以后,感受到那时国民党政府中的文官气氛。这篇《绿豆糕》作为“附录”载在长篇忆文之后。
《《恩海集》没有交给哪家出版社出版,是由胡仁宇一个朋友赞助印出的;有登记证号,但没有定价,当然只供赠阅。《恩海集》出版时,一大批文化人都在重庆,这些文化人中不少是著名的作家。胡仁宇有点像冯玉祥,与文人作家的关系颇密切。他在1937年下半年,就应老乡郭沫若之邀,任职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郭沫若手下,担当秘书之职,在武昌投入抗战阵营,后又转到重庆。这本经过重写的《恩海集》,由作者的顶头上司郭沫若通读过,并有郭沫若若干片断的文字,还有题诗和楹联。查有关资料,《恩海集》中的名作家的文字包括郭沫若的文字,都是被遗忘的佚文。
首先是郭沫若的。
作为《代序》的是郭沫若的四首诗和小跋——
中年哀感废蓼莪,罔极亲恩似海波,
读罢述阡三叹息,ū榈丶荆多。
抚摩颊臂明肥瘠,贤母伤心目已盲,
最是弥留思子语,裂人肝肺荡人肠。
茫茫浩劫实空前,满地胡尘已五年,
欲得报恩归不得,由来忠孝两难全。
君子吃亏方可做,小人毒恶猛于蛇,
且将心力酬国家,秉母遗言莫惹他。
读罢寰九所述
胡母宋太夫人行状,率成四绝,以志哀感,兼以劝慰寰九,古人云:君子要常常吃亏方才做得,方今国难当前,节哀顺变,尤应有以自广,私人仇怨,可暂时付诸流水也。
民纪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郭沫若呈稿
郭沫若的四首诗,是对胡仁宇回忆母亲的长文的提炼,要想读懂郭诗,必须通读胡文。检阅郭沫若几种年谱,不论繁简,1942年10月上旬和中旬头几天都只有一两天报载的内容。现在可以补充:这十多天的最后一周左右,郭沫若除应付公务外,都在细阅胡仁宇的《恩海集》并为之做序,还有题诗、题词。
在画家吕霞光作为丧礼送来的《思亲图》画面空白处,郭沫若题句:
爱是生命之源,人生之得以存续,赖有母爱,一切物汇之得以生存,亦赖有母爱,故纪念母亲,必须自爱其生,自爱其生,非贪生怕死之谓,乃当使此生赋有充实崇高之意义,不虚其生也。故遇必要而杀生成仁实亦爱生之极。
题句《莲台》之画作时,郭沫若写道:
莲花具真善美之极致,根可食,实可餐,色相庄严!清香洋溢,盖花中之圣母也,益以印度思想之涵蓄,其趣更觉深远,以此纪念母爱,最为适宜。
在胡仁宇自备的悼念亡母的留言簿上,郭沫若又挥笔留墨:
春晖洋洋,普照四方。临鉴在上,抚煦在旁。
中心存之,没世难忘。愿共勉力,则法天行。
胡母宋太夫人千古敬唁寰九兄孝履。
(原无标点)
尤为让我们感到兴奋的,是胡仁宇记述他写请假条让“上司”郭沫若批准“除灵归祭”度假时郭沫若的批文:
孝思在己,何计责评,三周年除灵归祭,似最为妥当也,望详加考虑,毋使伯母在泉下之灵亦感不安。
——真是诗人气质,多亏胡仁宇留意珍藏,使我们得以亲睹郭沫若的“公务文字形象”。
上录郭氏文字,最后的公文批假一段写于胡母去世周年祭之前,另两段文字和题诗与作为《代序一》的四首诗写作的时间差不多前后。
《恩海集》中胡仁宇的长篇悼母文,夏衍也读了一遍,并留下一篇《书后》
只有出于至情的文字才能使人感动,我以异常怛悒的心情,读完了这篇出自赤子之心的手记。
这是一个悲剧,但这同时也是千万中国妇女所遭受的共同的悲剧,在封建的重压之下,中国有数不清的有才能,有勇气,有善良心肠的女人,遭受着这样的悲剧——或在平平凡凡地老死在厨下与房中。
我不赞成“莫惹他”论。我们不必惹枝节,但是我们一定要有勇气去“惹”那使中国千万妇女受罪的制度的根本。把我们自己的心力,即使是一点一滴,用诸于反封建反军阀反帝国主义的抗战大业,把中国造成一个再没有压迫,再没有剥削,再没有人吃人的制度的三民主义国家,使我们下一代的妇女不再遭受上一代的悲剧,这才是人子之道,人民之道。
民纪三十一年冬夏衍读后谨题
从夏衍这则《书后》来看,他不如郭沫若读得细,所以只能泛泛而论,并且把“莫惹他”的胡母生前叮嘱儿子少跟“小人”计较的“名言”弄出了一个“错位”性质的释说。
除了夏衍、郭沫若与《恩海集》有直接关系外,老舍也有关系,这本小册子的书名就源自老舍。作者在《弁言》中说:
忽一日,老舍到文委会讲演,本部同事石凌鹤因代友人母征寿文,请其题写“母教之光”,便承舒舍予先生以左列题词见赠:寂寂春风五洲浴血万千劫,汪汪恩海一日思亲十二时。突触动我书中所谓“……慈心爱子之恩情,竟死而未已,虽寰球瀛海,实不足以喻其深……”之心怀,始定名为“恩海”,此虽无王荆公以一“绿”字耗思许久之岁月,但此书名,确亦费了我好几日之思索。
四首郭沫若诗的《代序》之后,是田汉的又一七律,标为《代序二》:
英雄自古多贤母,胡母蔼然母性光,
倚柱忧时枯老眼,抚衾思子断慈肠,
蜀山愁听催归鸟,漓水通飞堕泪章,
等是亲恩酬未得,乾坤如此莫彷徨。
诗后紧接着是短跋:
寰九太夫人思子成盲而不欲其归,盖真以子许国也。汉亦有母如此年七二矣,幸健在,诚愿与寰九共勉。(跋原无标点)
田汉的诗及跋是深痛切肤的,跋末言及田汉亦有七十二岁老母健在,可为此诗写作时间作一旁证。
两则代序之前,冠于书首的是一组题词,依序为戴传贤、冯玉祥、张一、吴敬恒、陈铭枢、马衡、沈钧儒、茅盾的题词。仅录茅盾的题词:母教母爱人生至宝风木之悲诗人三复孝思不匮劝世砺俗奋扬斯心以忠国家以孝民族
胡母宋太夫人恩海集纪念册茅盾敬题
书末有四十人题词,文学家的题词有——
胡风:以乳以血以爱哺养后代,即以乳以血以爱奉仕国家。为后代争光明,即为先人尽孝思之至道。题为胡母宋太夫人遗思。
白薇:母亲的爱,至大无边,赤子的心,永远追怀,追怀吧,追到无边伟大的顶点,母爱和子心,结成人类渴望的光明。
臧克家:来如流水逝如风。
姚雪垠: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王亚平:死事如秋叶之静美。
姚蓬子:惟母爱是人间最大之爱,惟母教是一生最深之教。
洪深:母教之光。
冯乃超:母仪典型。
郑伯奇:懿范永存。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融入了这么多人的文字,现在在我们眼里,就成了那年代的人文风气之遗物见证了。
在工具书上查不到胡仁宇的生平事迹,如前文所述,胡氏1937年七七事变后供职于郭沫若手下,之前他在上海谋事。随国民政府到重庆后,1940年3月,从郭沫若手下调任中国电影制片厂人事组长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别党部第十八区党部总干事。四十年代末,胡仁宇没去台湾,六十年代他在聂荣臻领衔主事的“两弹”研制机构工作。——这是从2000年夏的电视历史资料片见到的胡仁宇讲述镜头上估计的,如果电视片上的“胡仁宇”不是同名异人,而就是《恩海集》的“编述”者的话。
《恩海集》出版于艰辛的战争年代,封面是大大的书名“恩海集”三个字,左下也是粗犷的“柳亚子题”几个字,无任何装饰。封面估计是蓝色或灰色的还魂纸。内文是土纸,已有虫蛀痕印和鼠尿遗迹。书上有一图书馆公章,几十年来,像是从来没有被人翻阅过。原藏此书的图书馆属于一省级科研机关,这机关中就有好几个人大写“研究”郭沫若的书和文章,可惜这本书的郭氏史料就一直沉睡在资料室,最终又当作废书处理给收荒匠……
文化的传承真有些天意。——当年,胡仁宇《恩海集》初稿被盗,他又写一稿,这已是一次幸运。得到郭沫若、茅盾、田汉等一批文化人的墨宝,而且都辑入书中,传到至今。我有幸将此书介绍给读者,是我的荣幸。
愿胡仁宇的母亲在地下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