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 远
一位朋友从美国归来,话题自然说起美国。谈到美国的光怪陆离,也谈及美国的五光十色。都淡淡的,并未引发太多的感想。只有一件小事,伴着朋友很异邦的手势,一直难以忘怀。
他说,那天正走在纽约的大街上,却被迎面而来的一位黑人青年拉住了。他倾听着那位青年反复翕动的嘴形,却被那青年的问话愣住了。当时,他只是摊了摊双手,耸了耸肩,对那位黑人青年的问话,只回答了一个夸张的形体。直到目送那位青年的背影远去。其实那青年开口时,他就听懂了,只是他不明白,一个美国人为什么会拉住一个陌生人在大街上问:“什么是你的梦?”我知道他后来一定懂了,否则,他不会说出来。关于美国,这个故事太平凡了。
也许真的就到了无梦的季节,曾经的梦也蒙上了时光的尘埃。因为我们还唱过:不要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不过曾经的梦,是被称为“理想”的。我们在课堂上讲,在作文里写,就是没人敢拉住大街上的陌生人尽情倾诉。也许我们还过于现实,知道课堂与作文里的梦,离现实还有漫漫长途。要不就是我们过于健忘,写过讲过也就忘了。当时,我们还拥有一句名言:“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于是搬来搬去,梦想之花便凋谢了。
无梦的一代,有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期盼。女儿四岁便迫不及待地问:“长大后想做什么?”女儿的回答,使我想起了站在纽约街头的朋友。她说:“长大了我要做妈妈。”我当时也愣了,为了我那没有出息的女儿。像我那位朋友一样,后来我也弄懂了女儿的回答,并为女儿高远的志向,心存骄傲。那也许是人生最纯真的梦了,在女儿的眼里,妈妈几乎就是一切,而她想要的正是那个包罗万象的全部。
人生之梦,或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缩小,但却会随时光的推进而逐步接近。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得有个梦,然后为之奋斗。
说起纽约街头的那位黑人青年,自然就会想起美国的另一位黑人——马丁·路德·金。记得好几年前,第26届奥运会的主题歌《美梦成真》在他的故乡亚特兰大的上空奏响时,耳畔一直回响的,还有这位黑人斗士反复呐喊的——《我有一个梦想》。我一直认为那是整个开幕式最动人的一幕,因为他的梦曾经震撼过整个世界,因为《美梦成真》使人潸然泪下。
1864年,美国南方奴隶主军队的失败,实际上已经标志着美国黑奴制度的瓦解。但美国黑人并未得到他们祈盼的好运。直到一百年后,那位小个子黑人,高喊着他的梦,走上了美国的街头。他的梦只是希望看到白人和黑人能共同坐在同一辆交通车上;看到白人和黑人的孩子能坐在同一张餐桌上共叙友情。时光又匆匆走过了三分之一个世纪,当全世界197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肤色的运动员,汇聚在飘扬的五环旗下,当那位著名的黑人拳王用颤抖的手点燃了奥运圣火时,马丁·路德·金终于梦想成真。
我们有过梦吗?我们的梦仅仅是划过心灵的一道美丽的诱惑,还是写进作文里去的一段“豪言壮语”?我们曾经为自己的梦呐喊过吗?一个需要用我们的含蓄来掩饰的梦还有价值吗?
马丁·路德·金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首先得要有个梦,然后就为之呐喊,为之奋斗。人生其实就是怀揣着自己的梦,然后坚定前行的漫长历程。有了梦,才有目标;有了目标,才有人生奋斗的壮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