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2001-01-21 16:18刘学兰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1年23期
关键词:注意力家长孩子

●刘学兰

林林是个6岁的孩子,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成天动个不停,无法专注于一件事。上课时老是东张西望,一点小小的动静,都会引起他的分心,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他一问三不知,因此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就连做游戏,他也经常半途而废,无法坚持。眼看就要上小学了,妈妈非常着急,不知如何训练林林的注意力。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由于神经系统的不成熟,心理上的幼稚,孩子在注意力的保持和集中方面肯定比成人要差,不能要求孩子像成人一样。在孩子六七岁以前,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形成,一切新奇的、变化的、相对强烈的刺激都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而且年龄越小注意就越容易分散。一般来说,5岁的孩子注意保持的时间大约为15分钟,7-10岁时约为20分钟。如果一个孩子几个小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书,那倒是有问题了。

不过,像林林这种情况,也应引起父母的重视,因为他已经表现出了一些注意力的障碍,如果不加以训练,确实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在心理学上,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无论是感知、记忆,还是思维、想象,都必须有注意的参加才能完成。因此,注意力对于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许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都伴随着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有些家长认为培养注意力是上小学以后的任务,应该由学校完成,这是错误的想法。其实,学前期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关键时期,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注意力障碍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和持久性较差,选择性差往往会导致注意缺乏, 而持久性差往往会导致分心。分心与注意缺乏的主要区别在于:分心者有注意能力,而注意缺乏者则缺乏注意能力,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分心的孩子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讲课上,而是或者做小动作,或者想别的事情,或者被无关的刺激干扰。林林的情况,主要是属于分心。而注意缺乏的孩子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在认真听课,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对所注意的事物很模糊,不知道该听什么,该看什么,留不下清晰的印象。这些孩子无法围绕目标进行选择性注意,区分图形与背景的能力薄弱,区分重要信息与非重要信息的能力欠缺。

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注意力训练呢?

1、环境控制

应该给孩子提供安静的、干扰较少的环境,当孩子在看书、做游戏时,家长要尽量避免使孩子分心。有的家长让孩子坐在电视机旁,一边画画,一边看电视,这不是在训练孩子分心吗?当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时,有的家长随意干扰、打断孩子的活动,如问孩子无关的问题,给孩子吃东西,让孩子拿东西,让孩子接电话等。他们以为,孩子还小,幼儿园又没有正规的作业,这样做无所谓,其实等到有所谓的时候,就已经晚了。因此,家长最好在孩子二三岁时,就固定一张小桌子、小椅子,离电视、厨房等干扰多的地方远一些。当孩子专心画画、做手工、搭积木时,家长不要惊动他们。当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让孩子把桌面上无关的东西拿开,例如画画时,就留下画纸、画笔,不要把玩具、积木、书本都堆在桌子上;在孩子玩游戏时,也不要一下子提供过多的玩具,不然这都会导致分心。

另外,父母还要注意创造有结构的家庭环境和有规律的家庭活动。家庭的日常生活,如吃饭时间、睡觉时间,都应尽量做到有规律;应有明确、一致的家庭规则,训练孩子理解和执行这些规则,这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如起床后叠好被子,玩具玩完后放回抽屉等。同时,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则,做事情有计划、有条理,善始善终,不盲目冲动和感情用事。例如,有一位母亲给孩子讲故事,经常是讲着讲着,就扯到别的事情上去了,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或者,边看电视边讲,讲着讲着就看电视去了,看了一段再接着讲,或者,讲了几句又忙家务去了。结果老师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听故事的时候,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听了几句就东张西望。这位妈妈无意中“培养”了孩子的分心。

2、行为矫正

可以运用行为矫正的有关原理改进孩子的不注意行为,这里介绍一种在讲故事中插入“觉察信号”的方法,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都适用。父母给孩子讲述一个故事,可以事先录好,由录音机讲述。在每个故事中,有10个事先随机安排好的行为指示语,这些行为指示语有的与故事内容有关,如“大象的鼻子很长,小朋友请把你的手放在鼻子上”;有些指示语与故事无关,如“请举手”、“请你闭上眼睛”等。这些指示语便成为“觉察信号”。在讲故事之前,父母可以用一木棒串10颗木珠,告诉孩子如果他能按照指示语的要求做,每做对一次就可以从木棒上拿一颗木珠给他。听完故事后,孩子可以凭木珠换取糖果或其他奖品,例如一颗木珠换一颗糖。但如果故事没有坚持听完,就得不到奖品。按这种方式,每天训练一次,连续训练一个月,将会有效地改善孩子的分心和注意缺乏等问题。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变换奖品的形式,所选故事应符合孩子的兴趣,刚开始训练时故事不宜太长。

3、游戏

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培养注意力的游戏,例如:

哨兵站岗:给孩子规定一个情境,让孩子扮演“哨兵”的角色,保持静站姿势,坚持时间越长越好。这种游戏有助于发展孩子肢体保持注意的能力。

钓鱼:让孩子手持鱼竿,去钓指定目标,钓到后给予奖励。这有助于培养孩子视觉注意的能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穿珠子:让孩子把中间有孔的珠子用绳子串起来,可根据孩子的年龄调整难度。开始可选择珠孔较大的珠子,用粗而硬的绳子,然后逐渐缩小孔的大小,并改用细而软的绳子。例如,2岁的孩子可选用直径1厘米的珠子,要求穿起3粒;3岁的孩子可选择直径为0.5厘米的珠子,要求穿5粒。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视觉注意的能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悄悄话:告诉孩子一句话,如“冰箱里有饮料,没有西瓜”,让他以传悄悄话的形式去告诉另外的家庭成员,事后检查正确率。“悄悄话”的内容及长短,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而定。这个游戏有助于培养孩子听觉注意的能力。

图形辨别:给孩子一幅背景较复杂的图,让他根据指令在图中找到某种对象,例如“帮我找到正方形”,“把你的手指头放在小狗上”。这种视觉的图形——背景辨别有助于培养孩子视知觉能力和选择性注意能力。

声音辨别:给孩子听一段音乐,让孩子在音乐的背景中辨别出一些小动物的叫声或者小朋友的说话声。也可以录下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如说话声、哭声、笑声、风雨声、流水声、炒菜声等,让孩子辨别出其中的某一种声音。这种听觉的对象——背景辨别有助于培养孩子听知觉能力和选择性注意能力。

另外,像走迷宫、倒背数、摹仿绘画等活动,都是训练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4、感觉统合训练

不少注意力障碍儿童伴随着运动协调方面的困难,如某些孩子精细动作能力很差,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涂色、剪纸、系鞋带和系扣子等动作。他们的书写能力也往往很差,常常不能把字写在格子里。有些孩子手眼活动很不协调,如不会抛球和接球。上述种种运动能力的落后,在医学上叫做感觉统合能力失调。这种失调会导致孩子动作笨拙,注意力不集中。对于这些孩子,要改善他们的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尤其是加强感觉动作能力的训练,进行爬行、滑板、转桶、跳绳、拍球、走平衡木等活动。当孩子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运动时,他们就能发展出一种对感觉——运动的内部秩序感,使自己的知觉经验能够围绕着某一目标而整合起来,也就相应地发展了注意力,因为注意力主要就是感知运动的整合能力。当然,感觉统合训练并不是对所有的注意力障碍儿童都适合,因为很多孩子注意力有问题,但并不伴随运动能力的落后。因此,家长应先找到自己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不可盲目进行。

猜你喜欢
注意力家长孩子
让注意力“飞”回来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