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一族”与休闲健身

2000-12-28 03:05王子萍
祝您健康 2000年9期
关键词:小盒子盒子运动

王子萍

有人把美国主流社会生活的人称为“盒子一族”。大盒子是住宅与办公楼,中盒子是每个上班族都拥有的汽车,小盒子是电脑与电视。盒子一族每天靠中盒子把自己从一个大盒子挪到另一个大盒子里,然后习惯成自然地往自己的小盒子(办公电脑)前一坐,从上午九点熬到下午五点半。冥冥中仿佛有一只大手按了一下倒带键,于是盒子族们又匆匆钻进自己的中盒子里回到了栖身的大盒子,面对家里的小盒子,或整理登记账单。或了解股市行情,或收集资讯……难得空闲一下,也会与孩子一起盯着另一个小盒子(电视)上打打斗斗的小人,消磨晚上的时光。美国人每天都在局面复始地重复这种盒子运动直至退休。

缺少户外运动是美国人一个严重的全国性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美国副总统戈尔在某次记者招待会上不得不大声呼吁:“美国人该站起来走走!”我在前文中所述美国人不良的饮食习惯造就了大批的胖子,而惯于久坐的生活方式也是美国胖子多的另一大成因。据美国卫生部发表的研究报告称,普遍缺乏户外运动正在悄悄地使许多人患病和过早死亡。每年有95(300美国人患上直肠癌,5000万美国人患有高血压症,6000万美国人体重超重,每年有3万人因缺乏运动和不合理饮食结构而过早死亡。这个数字仅次于吸烟(因吸烟而导致过早死亡的美国人有4万)。

美国是高消费生活模式的典型代表国家之一。据统计,每100个美国人中有57人拥有汽车。盒子一族对中盒子——汽车情有独钟、难分难舍,这种依赖性,在我们这些主要以自行车代步的中国人看来,几乎到了十分可笑的程度。我们在美国时的邻居,一家三口是盒子一族的典型代表。男主人又高又胖,从事计算机工作,年收入8万多美元,家里有两部汽车,女儿继承了母亲的体态,也是一个白白的胖妞。她就读的学校,从小路只需步行五分钟即可到达,但她每次上学、放学还要让胖妈妈驱车绕一个大圈去接送。我的儿子、媳妇在美国生活久了。自然也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例如某晚发现冰箱里牛奶桶快空了,儿子就会二话不说。拿起车钥匙出门。虽然超市离住宅仅两个街区,如果在国内,走十来分钟,散散步也就到了。而美国人一出门却必驱车,这种生活习惯使马路上成天车流不断,下班时尾灯亮成一条流动的彩带更是壮观。然而人行道上则显得空空荡荡,散步或慢跑的人寥若晨星。我和老伴有时推着小孙子去附近的小树林里散步,心里真有点提心吊胆,生怕冷不防窜出一个坏人来行凶,那就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找不到一个可援救的人了。

美国人的缺少运动与他们快节奏的生活不无关系。周一至周五上班、周末要送孩子上课余学校学习中文与其他才艺,如钢琴、芭蕾、体操、歌唱等,还要为下一周的饮食家用去超市大采购,星期天要收拾打扫房前屋后:春天割草,夏天浇水,秋天扫叶,冬天铲雪,给汽车零件上油,为地毯吸尘等。不少美国人家里都备有健身器械,有的三层楼住宅就将底层(地下室)辟为健身房,在里面安装乒乓桌、多用跑步机等。因此有人讥讽盒子一族们即使运动也会窝在盒子里。

为了锻炼身体的需要,家庭与社会也进行了一些投入,比如在院子里安装供婴幼儿运动的秋千架、小滑梯、小沙盘、简易的小游泳池(塑料大容器)等。在居民较为集中的社区,修建了公共露天泳池,集运动与儿童游乐于一体的运动场,我们全家曾去过几次附近的几处运动场,场内分设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旱冰场及孩子们喜爱的秋千、滑筒、走梯等设施。遗憾的是,尽管是免费的,又是双休日,去运动场参加活动的人却屈指可数,尤其是低收入、文化素质差的黑人、墨西哥裔、西班牙裔人更是鲜见,也许这些人整日为自己的温饱而奔波,无暇颜及运动休闲。正如美国卫生部发表的关于《体育活动和健康》的报告所指出:“贫困者、文化层次较低的人比富人和文化层次高的人更少(体育)活动。”那些较为富有的、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其运动休闲方式通常是冬季全家去高山滑雪(滑雪场有托儿服务),夏天去海滨游泳、扬帆,在沙滩上把皮肤晒得黝黑。他们往往邀一两家好友同行,合租一幢海滨别墅,里面设备一应俱全,还可自己动手烹调美食,可使疲惫的身心彻底放松下来。而平时中产阶级的盒子族们往往钻进另一个大盒子——运动俱乐部里去休闲健身,每张会员卡每年收费约800美元。俱乐部里设有游泳馆、器械馆、健身操馆。每个月有一天为‘家庭日,免费为持卡人的家人服务。俱乐部还为会员提供免费的饮料与洗浴设备服务。这些享受,当然是广大的低收入的美国的下层老百姓所望尘莫及的。从运动休闲这一侧面也反映了美国社会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

猜你喜欢
小盒子盒子运动
收纳小盒子
不正经运动范
寻找神秘盒子
折折小盒子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