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梅
我与刚秋英有过一面之缘,那是1995年8月在图们举办的全国铁路系统八检会上。她个子不高,圆脸,戴一付金丝边眼镜,给我的印象是随和,容易相处。那次她一路过关斩将,捧走冠军奖杯。去年她的状态也不错,铁路系统九运会蝉联金牌,全国个人赛上又险些成为最后的黑马。
用她的话说:“我四连胜后想离冠军仅有一步之遥了,不成功则成仁,况且火车头俱乐部承诺巨奖冠军1万元,没想到连输了两盘,不过我一点也不后悔。”
刚秋英,1971年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上有两姐一兄,她年龄最小,最受宠爱。父亲是位教师,同时又是个超级棋迷,闲暇时总会与本地的业余高手对杀一阵。父亲赢棋时爽朗的笑声和输棋后不停的唠叨声成为她儿时挥之不去的记忆。找不到对手时,父亲便说:“来,下一盘。”就这样,小刚逐渐对象棋产生了兴趣。凭借那股机灵劲和业余高手的点拨,她很快脱颖而出,在县里、省里摘牌揽杯。
河北省教练刘殿中看好这棵小苗,于1984年把她调到石家庄体工队,从此开始了职业棋手生涯,那年她13岁。但是由于喜欢象棋,小刚心安理得地服从了父亲,服从了教练。
一个人在外生活是清苦而寂寞的,这些小刚都能应付自如。当时河北队的队员很多,像胡明、赵冬梅、吴菊花等,大家在一起下棋、聊天很容易忘掉乡愁。
进队不久,教练就给她制订出一整套的训练方案。有时与男队员同场竞技,有时与河北省业余高手鏖战,每次棋毕复盘时,刘教练总不厌其烦地给她讲解成败利害,使她逐步地领略到了象棋的精髓。随着年龄的增长,棋技扶摇直上,同时也培养出她大刀阔斧,勇往直前的棋风,曾有人赠予她“小钢炮”的美誉。
别看小刚平时快人快语,像个男孩子,可是骨子里却是喜静不喜动,除了下棋,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名著、散文、小说、杂志无所不看,涉及的领域极广,但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丰富自己。
1985年,她首次披挂上阵,坐镇二台,为河北队荣获团体亚军立下汗马功劳,同年的个人赛又获第十名。那时师姐胡明的成绩一直都比较好,这无形中给小刚带来了莫大的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小刚在心里暗暗较劲。1988年的全国个人赛她获得殿军,晋升为大师,还是河北队两夺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个人成绩稳居前十之列。
1994年8月,刚秋英正式转会到火车头体协。她说:“火车头体协比较重视象棋,各种比赛比较多,棋手的各项待遇也非常好。”她被安排在工会,没有具体工作,有比赛时参加,没比赛自己训练,虽然空闲时间多了,但她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上完体院大专后,又进修商业管理,因为她喜欢这门学科,待以后不下棋时,也能从容生活。
当我问她:“做这么多年棋手有没有后悔过?”她直率地告诉我:“转业那会儿,我认为下棋不如上学,因为我们家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哥姐都是上学出来的。这么推算,我如果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学习上,也能不差。现在一想下棋也蛮好的。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还会选择象棋。”选择我所热爱的,热爱我所选择的。这是刚秋英的人生哲学。她坦言:“如果我真的厌倦了,就在铁路系统内部找个工作,重新开始。”
1998年5月,小刚喜结良缘,现在已身怀六甲。当谈及此事时,满脸乃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先生是河北电视台的摄像师,他们相识很偶然,大约在1997年的秋天,小刚陪尤颖钦去电视台做节目,相见之下,王先生便喜欢上了这位纯真善良的姑娘,随继开始了猛烈的求爱攻势。虽说先生不懂象棋,但小刚觉得两个人做专业棋手太单调了,别的方面什么都不懂,双方都应该保留一些新鲜的感觉。
孩子5月份就要出生了,夫妻俩都喜欢女儿,笑言:“儿子太费了。”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小刚都不会给他太多压力,希望他自由成长,他们会全力帮助他,引导他,尽一份父母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