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海蠡测

2000-06-14 03:20齐小侠
棋艺 2000年21期
关键词:世界大赛对局邀请赛

齐小侠

在过一座桥之前,过桥人必须发誓说一句话,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么可以通过,如果说的是假话,不但不可以过桥,还要被吊死。而一个人倘若在过桥前说:“我将要被吊死。”——这是逻辑学里典型的“悖论”例子。如果这个人说的是真话,就可以通过桥,那么他说的又成“假话”了,应该被吊死。如果判断他说的是假话,被吊死的话,和他话语反面的意思又形成冲突。

观照目前鳞次栉比的围棋世界大赛,就有类似的悖论,小侠不揣冒昧,管窥蠡测。

名称的悖论

现在的世界大赛,无论是应氏杯、富士通杯、还是LG杯、三星杯、春兰杯等等,在冠名的时候,无一例外都要冠以“XX世界围棋锦标赛”、“XX世界围棋棋王赛”之类的名称。

这些世界大赛名称的悖论是,因为有着三国精锐的倾巢出动,所以被冠以世界级的比赛并不过分。但是,应氏、富士通、LG、三星、春兰等都是明显的赞助商名称,它们被放在“世界围棋锦标赛”、“世界围棋棋王赛”这样的名衔前面是不适合的,有些不伦不类。试问,在足球、篮球、排球等世界级比赛中有这样的赞助商冠名方式吗,在足球的世界杯前面有过赞助商的名头出现吗?世界级的比赛是一种公共稀缺的资源,不可以滥用。

因此,从严格定义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很多世界大赛其实质都是等于商业形式的“邀请赛”。譬如说,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就是“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邀请赛”,其他的比赛也类似。

这里,还有一个最大的理由,就是单个体育项目的世界级比赛必须要由这个项目的国际统一组织来策划、组织。只有典型的“官方比赛”,才可以称得上“锦标赛”。通过其他形式和途径的,就只能称为“邀请赛”。现在中日韩三国,连个松散型的国际组织都没有,所谓的世界大赛都是由一国赞助企业和所在国的棋院接头,然后发函邀请别国选手参加,这样的比赛能说是“锦标赛”吗?

说是“邀请赛”,才真正名副其实。现在不同的“世界邀请赛”,有不同的规则,有不同的选拔和参赛机制,有着不同的生命周期……这是最好的注脚。

虽然认清了这样的性质,但棋院跟赞助商说,你赞助的比赛只能叫做“XX世界邀请赛”,财大气粗、功利心重的赞助商会答应吗?况且,现在的媒体统一了口径,都把这些叫做世界锦标赛,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叫法了,很难改变。难道你想颠覆现有的秩序吗?

所以说,从名称上看,这毫无疑问就是一个悖论。

围城悖论

在说“围城悖论”之前,先说大家都知道的“围城效应”。

上个世纪的1988年,被称为国际围棋元年,富士通、应氏杯先后破土而出。那个时候,富士通公司和应昌期被认为是围棋界的“及时雨”,洒下甘霖,使三国的棋手们有一个交流切磋、追求经济效益、提高社会地位的良好平台。谁也不能否认,这两个比赛以及其后的东洋证券杯、三星杯、LG杯、春兰杯等对世界棋坛的发展是一件大好事。不过——

当还没有世界大赛的时候,大家极度渴望有一个世界大赛,而当世界大赛有泛滥趋势的时候,大家都有些质疑:世界大赛是不是过多和无序?这种现象,我们不妨称之为“围城效应”。

而“围城效应”急剧到一定程度,就适时地出现了“悖论”。世界大赛增多,对围棋的发展和繁荣有好处,然而同时,却暴露出它的泡沫性来,这肯定对它未来的持续性发展不利。

真实地讲,现在的世界大赛真是太多了。个人的世界大赛现在就有应氏杯、富士通杯、LG杯、三星杯和春兰杯五项比赛,团体赛有三国擂台赛,还有几项中日、中韩的双边对抗赛。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年到头,这些所谓的世界大赛来来往往,乐此不疲。我问过常昊、周鹤洋、俞斌这些棋手最近两年频繁参加世界大赛有什么感受,或者说,是不是觉得现在的比赛太多了?他们中的所有人都是一个回答:当然愿意参加世界大赛。这么多的比赛,对围棋的发展,对他们个人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这是世界大赛最前沿棋手的看法,是他们的视点,如果把这个观察的视角拉大一些,再拉大一些,也许能看出如此多的比赛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都说争棋无名局,但现在流传下来的棋谱大多还是大比赛、大场合下出来的对局,其中的多数还是下出了相当高的水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受众——这些对局是“围棋学术”交流、发展和提高的根本保证,保证这些对局的质量非常关键。

世界大赛就是这些对局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可频繁的世界大赛无形中就降低了对局的质量。道理不难分析,因为世界比赛一多,机会一多,棋手的轻漫和等待的心理就非常明显。尽管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在世界大赛上未尽全力,但如果现有的世界大赛机会弥足珍贵,重视和对待的程度将会大不相同。最近几年的世界大赛多了许多,但真正下出尖峰水准、回味无穷的对局,少之又少。也许,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世界比赛的资源多之又多。多少的中盘脆败、多少的低级错误、多少的千篇一律啊!

那种令人荡气回肠、壮怀激烈的耳赤、吐血、原爆、当湖等等穷智竭力的名局,我们看不见了。这或许是时代的一种进步,但更可能是一种悲哀,一种棋道精神被弱化和淡化的悲哀。

换一个更大的角度看,能参加世界比赛的都是三国精英,本来他们在国内的比赛任务就很繁重,再加上多之又多的世界大赛,结果会怎样?也许参赛的棋手不觉得劳累,觉得是好事;但从大的效果看,是不是有“疲于奔命”的意味呢?这样的“疲于奔命”也许不是体力上的,但在棋艺上呢?现代的竞技规律告诉我们,以赛代练是不科学的,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整体的比赛水准。比赛强调误差一定要小的稳定,它的功利性决定了冒险程度的最大降低。这样的弊端应该用训练研究中的一些优势冲消,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比赛的弊端就会日益明显。

然而,那么多的世界比赛,能保证训练时间吗,尤其是各国棋坛的精英们?这样的问题,其实在国内比赛中,同样存在。马晓春、常昊执黑的时候热衷“迷你中国流”的布局,说是偏爱,其实也是一种懒惰。

于是,围城悖论就出来了。

取消悖论

对待前面的两个悖论,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分析它的好和坏。

高一层次的“悖论”比低一层次的没有“悖论”相比要好得多。出现“悖论”,并且察觉“悖论”,更是一件好事,这说明我们的文明和开化,说明了我们的发展意识,说明了我们的头脑冷静,为下一步的发展预设下未来的土壤。仅仅为世界大赛的表面繁荣而欣喜是肤浅的。

但同时,我们在问自己:这些悖论是不是可以取消呢?

大家都知道,悖论的产生是有前提的,只要改换一个前提,悖论将自然消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例子,如果我们加一个前提,就是说话人一定要对法持尊重、真实的态度,那么悖论就会消失。

那么,如何取消现在围棋界的世界大赛“悖论”呢?既然世界比赛很多,是不是要进行必要的精简呢?在市场化、商业化占强势思维和地位的今天,这样做无疑是书生气十足的削足适履。

还是回到前面所说的“围城悖论”。世界大赛没有,比较烦;现在多了,还是比较烦——但是在这种过程中,应该说喜悦和欢乐的时候多,我们为世界比赛的增多欢呼,感受到发展。也就是说,“围城效应”是发展的必然途径。当你在一个城子里呆够了的时候,你可以登入更高一层的城子里,也许你还会有烦的时候,那就再换一个吧……事物的发展,就是通过连续不断的“围城效应”才以延续的。

围城效应给现在世界比赛的启示是:既然无法摆脱它,我们就要遵守它的游戏规则,进一步还可以改进它,完善它,使它尽可能地做到优势最大化。譬如说,现在很多人建议把现在的世界大赛搞成分站赛,然后来一个总决赛之类的形式。像世界上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级方程式比赛,有17站比赛,最后通过积分,排出一个世界冠军。要么像网球的四大满贯一样,确定几个赛事的权威地位,而把一些所谓的世界比赛降格。

每一年产生那么多的世界冠军,对这一项目的发展其实并不有利。首先,它极大淡化了世界冠军的荣誉感和重要性。私底下,问过一些职业高手,很多人的感觉是,现在的世界冠军值钱吗?其次,小侠个人觉得,世界比赛过多和无序的问题,已经日益变得迫切起来。就我个人经验来看,写了好几年的围棋评论和报道,似乎觉得越来越没意思了。因为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所谓的世界大赛,自己的神经麻痹了,棋迷的感受怕也是如此。时间长了,围棋界这种不分主次、详略不清、来来往往的比赛状况,会造成负面影响,造成比赛兴趣的降低和悬念的减少。对围棋宣传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中国的围棋媒体是最热的,和韩国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应该珍视这种局面。

这样的建议有道理,但目前操作起来很难,比如说需要一个统一性的国际围棋组织。但这样的组织成立起来,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也许三年、五年也不会见个头。在这种时候,眼光、超前意识、胆略、高瞻远瞩等等的字眼,显得异常重要起来。但是,有谁愿意承担这一“重要”呢?

有一种很强的预感,就是当今的世界棋坛如果现在能“找到组织”,众志成城,解决成立国际性组织的问题,那么对世界围棋的发展,将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质的突破。这样在规则统一方面、世界大赛的规模和档次方面、棋手的参赛资格、严密的赛制和赛季周期等等,都会有一个世界性的统筹。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很多赞助商要办比赛,就可以集体考察论证赞助商的诚意、热情、财力和比赛的稳定系统性,搞竞标投标,那么像三国名人赛、东洋证券杯这样半途而废的现象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

也许,世界棋坛又走到了一个抉择的关口。任何一个发达的职业体育项目,都离开不了全球化,离开不了一个国际性的组织,这样才能做大,做得像样,做成产业化。

1988年,是国际围棋元年,那么十二年后,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世界围棋能不能突破世界大赛的悖论,成为国际围棋的黄金时代呢?

猜你喜欢
世界大赛对局邀请赛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为业余棋手诊脉
赵国荣先胜吕钦
对局中的平衡观战斗力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