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张茂荣
编者按:张茂荣先生就本刊所发《岳飞砚的流传与散失》提出异议。为慎重计,本刊特就教于张文所提及的重庆市博物馆。承蒙惠复,告该馆所藏并非张文中辩析的岳飞砚,则宝砚仍可谓下落不明。岳飞砚究竟在何处?将继续为藏界关注。现特将两文同时刊载,以利探索,以正视听。
读了《收藏》总78期《岳飞砚的流传与散失》一文,让我想起早在近10年以前,《中国文物报》就曾发表过拙稿介绍岳飞砚。该文是对刘海粟先生著作中有关岳飞砚的内容所作的订正和补充。同时,拙文谈了刘老的文章已写明这方传世岳飞砚由李初梨同志捐献给国家了。如果关心此砚的流传史料,应当知道此事,就不会在近10年后仍旧凭传闻介绍岳飞砚,甚至编造出什么“被一个红卫兵卖给了外商,现在美国”与“已经到了日本”这类奇闻。
刘海粟先生于1985年写成《齐鲁谈艺录》一书(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书中有《宝献乡邦壮国魂—赞李初梨同志捐献文物给国家》一文,谈了“后期创造社”成员李初梨同志几十年搜集文物,“文革”劫后还幸存500多件。在1983年暮春,“将这批收藏捐赠给故乡的重庆市博物馆保管,给学人的研究工作提供方便。”李初梨同志所捐赠的文物中就有这方传世的岳飞砚,刘老的文章说这是“极珍贵的历史文物”。他没有写明是岳飞砚,而是用“谢枋得铭刻绿端砚”之名作了介绍:“此砚高7.3厘米,长15.3厘米,宽9.1厘米。造型质厚端凝,为少见好砚。”刘老所列此砚高、长、宽的数字,表明他见过原物,这是目前惟一知道的岳飞砚的实物体积,如同邹安在清末编成的《广仓砚录》(收入1994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说砚》一书)里,惟一一次展示了岳飞砚上的岳飞、文天祥、谢枋得三人的墨拓铭文,还有明代董其昌的“玄赏斋宝藏”砚铭,让更多爱好者对此砚有了印象。遗憾的是刘海粟先生把文天祥书写的草书铭文:“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误当成谢枋得所作,又未指出此砚第一位主人是岳飞。为此,在查阅《两般秋雨庵随笔》、《冷庐杂识》、《清稗类钞》等史料的基础上,我写了《岳飞砚与文天祥铭》见诸报端,对刘老的文章作了必要的补正,并向广大文物爱好者简述了这件具有爱国精神的文物。
刘海粟先生的文章,还谈了岳飞砚上的一段其他资料没有提及的铭文,是元代鲍恂的隶书题记:“至正己亥三月朔日鲍恂观于味道斋”。并说明隶书题记外侧才是朱彝尊的行书题记。这进一步证明刘老是鉴赏过李初梨捐赠的这方岳飞砚实物的,可能是因年老难免记忆有不确之处。总之,以上所述情况说明,“目前所知岳飞砚的最后一位收藏家”,并不是清光绪十六年的庚寅恩科(1890)状元吴鲁,而是1900年出生于四川的现代文艺评论家、后期创造社成员李初梨。结论既定,就不难查出岳飞砚是什么时候归李初梨收藏的,也不难弄清吴鲁后人所藏的岳飞砚究竟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传入外界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