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月琴
哲人云:“只有饱和的产品,没有饱和的市场”。市场无所不在,关键在于经营者是否善于发掘潜在需求。中国邮市自1997年4月以后步入低谷,虽有过几波反弹的浪花,总体仍呈下行趋势。究其原因,除了过度投机造成物极必反外,在新邮持续巨量发行的抛压下,二级市场大多数均处于超跌状态。邮市振兴之路虽然很难,但尚未至无药可救之境。邮政当局应调整理念,着手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相信邮市振兴之期定然不远。
一、加大宣传力度,开拓集邮市场覆盖面
在集邮知识的宣传上,目前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报刊及各级集邮协会与报社联办的报纸,和不公开发行的有各级省、市、县邮协所办的报刊、民间邮报邮刊等,传播了大量邮识,对提高人们对集邮的认识和对邮票投资的引导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报刊订阅者绝大多数是老资格的邮人,其读者面相对狭窄。2000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特设了“集邮知识”专栏,很有创造性。若各大晚报、各级电视台均能开设集邮专题讲座,介绍邮识、集邮的怡情、益智、储财、增知功能,对于集邮的普及将产生巨大影响,会源源不断地吸引新人加入到集邮爱好者、投资者的队伍中来,为一级市场培育稳定的消费群体。随着新邮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增值功能投资功能不断显现,又可刺激新人加入。
二、健全组织,经常活动,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全国绝大多数县市均成立了集邮协会,有些协会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多数地方协会只是一个摆设,常年不见活动,更谈不上如何发展壮大集邮爱好者队伍。由于连续几年邮市在低谷运行,市场人气尽失,协会偶尔开展一次活动,参加者也少得可怜。致使协会领导层也丧失了举办活动的信心。
集邮的队伍相对稳定是协会得以生存的根本,各邮政当局应当看到,协会工作不是花架子,协会工作的好坏与集邮业务收入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每增加一个会员实际上是为邮政局增加了一名消费客户,支持资助集邮协会开展活动,就是扩大集邮宣传,吸引邮市客户。
三、减少新邮发行量,销毁过量新邮,建立邮票回收制度,提高邮票的投资地位
邮总公布2000年新邮预订量削减40%,若当局能将新邮预订减量40%落实到新邮发行减量40%的实际行动上,效果应该比现在更好。新邮的“巨量”发行和封片不适时宜的扩容,已使得二级市场不堪重负,此种局面若不彻底改观,指望邮市有所作为只能是空谈。
销毁过量新邮是邮总早就承诺的事,但几次动作均属毛毛雨,未能触动筋骨。以致二级市场对于此类消息及结果均持失望的心态。
要求邮政部门对发行的新邮在超过发售期或更远一点时间以后能够回收,已是众多邮人、投资者企盼已久的心愿。比如新邮打折问题,若邮总有承诺,发行期后的新邮邮总收购价最低是发行价,则可以想见市场上根本就不可能有打折票出现。又如当局若公布某种邮票收购价为10元,则邮商绝不会以低于10元的价格出售,也不可能以低于10元的价格购买到此邮品。而购买者在看好这一品种决定是否购买时,邮总的收购价便是其决策的重要依据,若以12元购入,其可预期的最大亏损为2元,此即为投资者亏损的心理支撑位。有此收购价作保证,邮票的投资地位即得到提高,相信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定会大胆介入,市场不需采取过多的激励便可启动。责编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