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遵化:于善浦
(三)
金壁生辉慈禧陵遭劫
劈棺扬尸西太后受辱
谭温江带领一伙匪徒,冲进了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的隆恩门,只见黄琉璃瓦顶的三座殿堂格外辉煌,梁枋上彩画金光耀眼,廊柱和檐柱均有金龙盘绕。闯入隆恩殿内,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举头可观满布着金龙的天花板 ;低首又见脚下铺墁着熠熠发光的“金”砖 ;环顾四周,墙壁上镶满“五蝠(福)捧寿”、“四角盘长”、“万字不到头”的砖雕,上面用真金粉“扫金”,耀人眼目。梁枋上贴金所做的升龙、降龙、行龙、卧龙,千姿百态。还有蝠纹、寿字、锦地、莲花,寓意福寿吉祥。尤其三殿里里外外的明柱和檐柱,各做一条半立体盘绕的金龙,自上而下,张牙舞爪,异常生动。这64根柱子上的鎏金盘龙比紫禁城内太和殿里的金柱工艺还要高超。据档案记载 :慈禧陵三殿装修仅叶子金一项就用金4592两1钱4分3毫。可见慈禧陵三殿建筑之奢华。
慈禧陵隆恩殿内陈设了许多贵重物品。有 :玉佛1尊,上带4挂手串。代八宝珍珠手串一挂。不带八宝珍珠手串一挂。代八宝珊瑚手串一挂。不带八宝珊瑚手串一挂。这些手串各用大珠108颗,还有佛头、纪念、背余等宝石珠翠镶饰。
玉寿星一尊,上带手串2挂。代八宝珊瑚手串一挂、不带八宝珍珠手串一挂,均嵌大珠108颗、亦有佛头、纪念、背余等宝石珠翠镶饰。
足金镶珠石万寿执壶2件,共重京平195两7钱,共计嵌大小东珠正珠1324颗。
足金镶珠石万寿执壶2件,共重京平225两4钱,共计大小正珠1288颗。
金宝塔两座,分别重1070两6钱、1484两3钱。
朝冠1顶。上嵌三凤顶上镶东珠13颗、饭块珠3颗。凤毛上有乌拉小正珠48颗。群凤7只,每只上镶东珠9颗、猫晶石各1块。凤尾上镶乌拉小正珠各21颗,每只凤尾上有猫晶石1块、乌拉小正珠16颗。冠尾穗1挂,金结上镶东珠6颗、小正珠6颗、饭块珠300颗、珊瑚坠角5件。
钿子1顶,镀金镶绿玉飘翎红碧双喜字寻常钿花1分,上嵌大东珠18颗,绿玉菊花托。
珊瑚朝珠1盘。绿玉佛头塔东珠6颗,碧背云坠角、四喜宝石纪念坠角。
慈禧陵大殿里还陈设着许许多多生活用品,除朝冠、朝珠、钿花,还有棉被、棉褥、枕头、毛窝、鞋、水烟袋、漱口盂、洗手盆、眼镜、靶镜、蝍(zhà音炸)斗、牙刷、耳挖、刮舌、丝绦、牙签、油盒、玉碟、胰子盒、怀挡、核桃、手巾、画画家具、瓷碗、瓷盅、还有幔帐、各种褥子、被子、仙枕。有香龛、宝床、仙墩、脚踏、宝椅、宝椅踏、宝座、宝座踏,有供案、酒桌、孔桌、版桌、帛桌、瓜桌、方桌。帛匣、爵盏座、六角朝灯、五供几、供佛桌。供器有 :金银奠池、金执壶、金裹木碗、金珐琅盅碟、镀金银云叶镶角桌、盅碟、奠池、节壶、马杓、匙镶牙箸、瓜盘、大盘、中盘、小盘、碟、大方、茶座、茶桶、爵盏、大碗、中碗、小碗、匙。银大盘、中盘、汤瓶、碟、马杓、茶桶、盅。珐琅碗、五供、痰盒、香盒。铜剪烛罐、剪子、牙箸、柳条小簸箩。
匪徒们将这些陈设翻来倒去,挑了一些值钱的金银器皿拿走。还有些匪徒被大殿明柱上的金龙吸引住,一股匪徒留在大殿里,把柱上精巧工艺的盘龙连砸带撬地搞下来,一座庄严的殿堂,被糟蹋得七零八落,满目疮痍。
大股盗匪,出了隆恩殿又绕到殿后,爬上台阶,闯进陵寝门。只见这进院里,高耸着一座有方城的明楼。一伙人冲进方城下的古洞门,上了明楼。匪兵急于进地宫盗宝,有的用镐撬翻明楼地面的金砖,有的登上宝顶(坟头)开始刨坟。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地面翻腾得乱七八糟,也没找到进地宫的穴口。后来,抓到一个熟悉地宫建造秘密的陵户,在他的导引下,才找到了进入地宫的通道。
皇后陵地宫的入口,在明楼下的方城前。入口叫古洞门,进入青砖发卷的隧道,其尽头之处有一道青砖加铁筋砌成的墙挡住去路,这道墙就是皇后陵的金刚墙。金刚墙东、西两侧各有扒道口,是上明楼、宝顶的必经之路。停在金刚墙前的匪徒,在守陵人指点下,开始刨挖金刚墙前地面的青砖。挖下几尺之后,再刨金刚墙,拆了金刚墙的砖,里面还有一道汉白玉石垒成的墙。若将砖墙、石墙部拆开,工程量太大。盗宝心切的匪兵只抽掉几块垒墙的方石,就露出一个单身可出入的方孔。里面黑乎乎的。匪徒们手执火把、手电筒,从洞口爬进去,沿着斜坡隧道往下走,里面一阵阵阴风吹来,令人毛骨悚然。经过不太长的隧道,一座紧闭的石门挡住去路。借助火光可见这两扇汉白玉石门高达3米,宽也有3米,其门框、门楼、顶部的兽吻横梁、屋脊的仙人走兽都是汉白玉雕制的,工艺十分精湛。来到石门前的匪徒,停下了脚步。传说墓门里面有暗器伤人,他们转悠一阵儿,也没发现什么机关,门愣是推不开。急不可待的匪兵们只好抡刀挥斧,连砍带凿,又推又撞,终于推开了第一道石门。原来门里地面有个横石槽,两扇门中间有一个扌客(ké音咳)绊,还有一个长方的石条,斜歪着卡在其间。因为这块经过计算而制成的石条有顶门功能,所以它取名为“自来石”,由于匪徒们用力过猛,硬把自来石挤撞断了,石门大开。进入第二道石门时,通过门缝将自来石顶翻,匪徒们毫不费力地闯入了墓室。
二道门里的墓室是石卷顶、石墙、石墁地,这个石制墓室叫作金券。面积154平方米的墓室正中有一个石台,台高1尺,上面停放着慈禧的棺椁。在墓室东南角与西南角各设一个石雕须弥座,上面分别放着一个方形的木箱,里面装着谥宝(木印)和香册(木册页),所以这两处石座也叫册宝座。匪徒们用刀斧劈开册宝箱,一看里面是些木板、木印,大失所望,随手把册宝、册页甩到了地上。墓室中除了册宝箱,只有石宝床上金光闪闪的大棺木是选用名贵的金丝楠木打造的,在棺外要漆49道大漆,再抹金漆,然后请来喇嘛,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用番文书写4个天王的经咒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按方位恭写,用以护佑亡灵。
面对庞大的金色外椁,匪徒们一拥而上,用刀斧劈砍,外椁很快散碎零落。里面又呈露出一具红漆填金的内棺。四周在细微的万字不到头底纹上,排列着整整齐齐的番字经文。匪徒们不再去劈这口内棺木了,不是喜爱这精致的棺木,而是怕碰坏了棺中的藏宝。他们小心翼翼地撬开了棺盖,棺内的珠光宝气竟使众多手电筒的光芒黯然失色。只见那不可一世的“老佛爷”慈禧躺在棺木中,像睡觉一样安详。慈禧为什么死了20年,依然尸体不化呢?慈禧生前就最善于保护皮肤,她身边曾有过两位从法国归来的女官,这就是清朝驻法大使裕庚的两个女儿德龄和容龄。德龄在她的著作中曾描述过老太后洗澡的情节。老太后露出那细皮白嫩的身躯,像少女一样可爱。难怪在盗陵案发后,散出种种流言,如 :孙殿英当年与汪精卫在南京见面时曾讲过,他部下见了慈禧太后的尸体竟然想入非非,要作尸奸之事,后来有人劝阻,谓尸奸不利,乃停止云。孙殿英还对文强讲了盗掘慈禧陵宝物的情形 :“慈禧太后的墓被崩开后,墓堂不及乾隆的大,但陪葬的宝物就多得记不清楚。从头到脚,一身穿挂都是宝石,量一量大约有五升之多。慈禧的枕头是一只翡翠西瓜,托雨农(戴笠)代我赠给宋子文院长了。慈禧口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呢,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听说这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好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上才发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我把这件宝贝夜明珠托雨农代我赠给了蒋夫人。宋氏兄妹收到我的宝物之后,引起了孔祥熙部长夫妇的眼红,接到雨农的电告后,我选了两串朝珠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
匪徒们尽取棺中宝物及慈禧身下之珍珠,又将慈禧尸体扔到棺外,刮净了棺中之宝。还有知道墓室秘密的人,指挥着匪兵将棺椁移开,露出了棺下的一眼“井”,这是风水的“穴”位,墓主人入葬前,为息壤镇墓,井中要放入许多珍宝。根据档案所载,慈禧墓金井内先后放过6次珍宝。
光绪五年(1879)三月二十五日放入金枣花扁镯1对、绿玉福寿三多佩1件。
光绪十二年三月初二日放入红碧镶子母绿别子1件、红碧长寿佩1件。
光绪十六年闰二月十九日放入正珠手串1盘、黄碧葡萄鼠佩1件、红碧葫芦蝠佩1件、绿玉佛手别子1件、红碧双喜佩1件。
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初十日放入白玉灵芝天然小如意1柄、白玉透雕夔龙天干地支转心璧佩1件。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二日,慈禧死之前10天,宁寿宫首领永喜奉懿旨传交庆亲王奕穹湃虢鹁内一批珍宝。有 :金镶万寿执壶2件、金镶珠石无疆执壶2件、金镶真石玉杯金盘2份、金镶珠杯盘2份、雕通玉如意1对。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慈禧离开人世前7天,又命永喜交总管内务府大臣奎俊、继禄、增崇放入金井一批珍宝。有 :金佛1尊、玉佛1尊、玉寿星1尊。正珠念珠一盘、五等正珠念珠1盘、雕珊瑚圆寿字念珠2盘、珊瑚念珠1盘。
贪得无厌的匪徒们,将棺中宝物抢光,又将井中珍玩掏尽,为取慈禧尸身佩带之宝物,又将慈禧上衣扒光,从中解下9练名贵的朝珠。为抠慈禧嘴里那颗大珠,楞把慈禧的嘴撬变了形。可怜显赫一时的太后,以乞福求祥放入棺中那许多镇墓之宝,却惹来玉体暴露于匪兵面前的奇耻大辱。正是 :
佛法护身不可信
珍宝镇墓反成灾(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