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张超英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四艺,有悠久的传统。四艺中琴、书、画流传下大量精美无比的作品,但“棋”古人留给我们的却不多。“棋”包括棋谱和棋具,而后者更是鲜得一见。为什么呢?窃以为是淹没于藏家没有深入挖掘之故。笔者3年前开始收集中国象棋具,虽多方搜寻,但收获有限,以是文为引玉之砖,就教于象棋收藏的大方之家。
古文献中关于棋具的记载几乎是空白,只是个别诗句中提及或偶有极简短之记载。迄今为止关于棋具(包括棋子、棋盘、棋盒)的制造方法的记载尚未发现,但是通过现有的零星文献,我们可以略知当时棋具的材质和样式的大致情形。如洪辽《夷坚志·琴棋桌条》记载:
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内侍陈源坐罪,被流放到郴州地区,其家产被朝廷没收出卖,有位掌管土木建筑工程的“将作丞”名叫吕义卿的购得二物,其中一件是象棋桌,“高一尺五寸,阔二尺五寸,空中以贮棋盒,四围有阑,沉香为局面,牙栅界之,其外有乌木花梨白檀,数匝缘饰,以降真香刻水浪加金填,而浪头填以银,芬芗袭人。”
由此可窥见棋桌的豪华。北宋末宋徽宗赵佶(1101~1126年)深通百艺,尤嗜琴棋,其所用的棋盘是用白檀香木制成的,棋子则是象牙制成的。可惜这样高贵的棋具至今未发现流传下来。
实际上常见于出土或传世的实物主要是棋子,它是象棋具的核心。对于棋子而言主要看材质和书法刻工。现以材质分类简述如下。
1.铜制棋具
据报道,1984年江西安义县长埠乡农民龚声汉建新房挖地基时,在一米深处发现铜质古象棋一副,置于木盒之内。象棋子中放有“崇宁通宝”铜钱一枚,并附有一张字纸,惜出土时纸已毁。象棋子共32枚,铸有阳文,系楷字,计有将2枚、士4枚、车4枚、马4枚、无炮之别,士、仕之分,也无兵,据“崇宁通宝”的铜钱判断,窖藏时间可能系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
开封也出土过一批宋崇宁年间黄铜质象棋子。棋子圆形,大小不一,最大者直径为31毫米。棋子正反两面一面为汉字,一面为图案,有的正反两面均为汉字,显然属于不同套的象棋残存。棋子分别有将、士、象、车、马、炮、卒等7种。专家认为宋徽宗时期象棋已经定型,造型特征为扁圆形双面棋子,或两边均为汉字,或一面为汉字,一面为图形。铜棋子不易破损,推测流落在私人藏家手中的还有相当部分,笔者偶逢机遇收藏一枚(图1)。直径36毫米,厚2毫米。双面楷书“将”字,中间打有一孔。系作为挂件使用,有挂将封侯之意。看来它的主人也许并不擅棋,仅是用作吉祥物罢了。
在宋代象棋初定型时,棋子上书并无将(帅)、仕(士)、象(相)之别而是用颜色加以区分,这也是判断铜质棋子是否为宋代初期之物的依据之一。
宋代的铜质棋子过于单薄,不易于捉棋行子,而且制造麻烦,后逐渐退出了棋具的历史舞台。
2.象牙棋具
象牙作棋子大约始于宋代,有宋徽宗赵佶《宣和宫词》“白檀象戏小盘平,牙子金书字更明”可以为证。有学者认为“金书”是指宋徽宗的瘦金书(《象棋史话》),但从“字更明”3字来看应指字迹为金色。
象牙价昂,非一般市民所用之物,但是历史上豪门富户好棋者并不少,所以宋以后之物传世较多。一是因为易于保存,二是本身有保存的价值,藏家刻意保护所致。现在古玩市场仍可看见,不过新品居多,真正老东西较少。本人仅藏一枚(图2),直径46毫米,厚15毫米,中间有一圆孔,作为挂件,取马到成功之意。整套32枚的宋、明之物已不易得,但“将”、“马”仍可看到,正是挂件这一功能使它们得以传世。
纯象牙之物或显单调,故又有人将其嵌入紫檀、黄花梨、红木之中。本人藏有一副紫檀嵌入象牙的棋子(图3),乃民国之物,全副完整,古朴典雅,甚为喜爱。
在市场上选购时,通过象牙材料新旧可以初步确定象棋的年代,因为若以旧材改制象棋来牟利,造假者会认为不合算。
3.玉质棋具
周紫尧《阮郎归》有“闲临小玉盘”之句。据田艺衡《留青日托杨坟》记载,明正德间沈某掘南宋名将杨存中在德清之墓,发现玉象棋一副并诸玩器,说明至少在宋代已有玉制的象棋盘和象棋子,后玉作为棋具的制作材料历代不绝。因玉质的价格相差较大,优质玉棋子与劣质玉棋子价格可以相差几十倍、上百倍。如现市面上常见的玉质棋子刻工造型粗俗,玉质低下,实有损玉质棋子的形象。本人收藏有明晚期玉子一副(图4),全副仅一子有破损。黑白双方,分别用黑玉与碧玉区分,比较少见。另外尚有玛瑙、石料棋子等,均非正宗。偶见陶瓷棋子,据说在清代还颇为兴盛(图5)。但棋子在棋手情绪激动之时无法承受重力拍击,故未能广泛流传。
4.木质棋具
1973年8月,考古人员在福建泉州的后渚港发现了一艘沉在港道边缘的宋代木船,其中有木制圆形象棋子20枚,这是已发现最早的木质象棋,象棋史专家正是通过这些棋子及旁证才作出现行象棋定型于宋代的结论。木质用于棋具是象棋走向民间的重要举措,为象棋的发展与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木材易得、刻字方便,成了象棋具的主流,优质硬木如紫檀、黄花梨、红木、黄杨等则被用于高档棋具。明代是我国家具工艺发展的一个高峰,作为家具的小品余韵,明代硬木象棋则也达到了我国象棋具的高峰。藏家们青眼有加,我个人尤为偏爱,因为它们的艺术性、收藏价值都要超过象牙、玉质棋子。本人藏有一副紫檀、黄檀阴阳象棋,系明初之物(图6),正面楷书,背面篆书,刀法工稳,造型古朴,一般市民多不识篆,推测此乃文人雅士之物。笔者有时想,历代不少文人雅士包括大名人均雅好象戏,他们用的是什么样的棋具呢?带有他们(如文天祥、钱谦益等)款识手泽的东西还保存在世间吗?
责编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