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晨 欣
余近年来,对“硬木镜框”颇有兴趣。闲暇之时,四处寻访,先后得数十只。嵌入书画等作品,悬之堂前,挂于卧室,原本简陋之居,变得忽有些“书卷气息”和“文化氛围”了。究其源,乃书画之韵,翰墨之香,靠镜框之衬托,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注目之故。
硬木镜框,一般是指以紫檀木、花梨木、红木、榉木、楠木等优质硬木为主要用材的镜框。它由于使用广泛,存世量较大,目前在旧货市场、古玩店内仍时常可见。只不过大小不一,式样有别,完整程度各异而已。余藏之框,绝大多数均购于当地古玩店内,少数为家传之旧物。主要有:中堂、对联、匾额套框,条屏、台屏、挂屏、横式框等。材质以红木为主,少许为紫檀、花梨、榉木、银杏等。大的尺寸可达86.5厘米×168厘米,小的仅16厘米×21厘米,以中等尺寸的为多。这些镜框大多为明清时期所制,做工考究,接缝严密,线条流畅,色泽凝重古朴,颇耐品味。根据不同的作品,嵌入不同的镜框,挂于不同的位置,高雅含蓄,往往令人赏心悦目,耐人品味。
现在住房,一般内空不高,书画如裱成传统的立轴、条屏格式,往往难以悬挂,而裱成“矮而胖”的“宣和式”,似乎又不大符合今人之审美眼光,故不少喜欢在居室张挂中国书画者,常常为此大伤脑筋。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这就是选用“镜框”。无论采用何种木质、式样,只要适中,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居室采用镜框嵌书画张挂,除了意境高雅,装饰性很强外,它还具有三大好处:一是防潮。因为装裱后的书画直接贴挂于墙壁,潮气极易侵入。尤其是霉雨季节,稍不注意,书画便会受潮上霉,以至损坏。而装入镜框后,有垫纸、背板相隔,就无此忧。二是防尘。现在城市污染严重,灰尘甚多,住高楼上也无法避免。书画装框,由于外面表层有玻璃防护,灰尘无法入内,可防止书画弄脏、老化等。而玻璃上的灰尘,用潮布一擦便可使光亮如初,对书画无丝毫影响。三是简便。书画作品只需裱成“镜片”即可,不仅少花钱,而且便于保存,一框之内可嵌入数帧不同风格的作品,经常调换,可使眼前常新。这样既利于观赏,又便于收藏,可谓一举数得。
镜框乃书画之“外衣”。俗话说“人要衣装菩萨要金装”,还可添上一句,“书画要框装”。好的书画,配上好的镜框,它所产生的那种独特效果,是任何装裱方式也难达到的。这,大约就是余近年来热衷于藏框原因之所在。
责编雍
■宝牧斋陈列之明清画框及明清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