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鉴藏家马良

2000-06-14 05:12西安:任学启
收藏 2000年12期
关键词:马良古玩玉器

西安:任学启

在古都西安有一位自学成才的古玩收藏家、鉴赏家、山水画画家,他就是穆罕默德·达乌德·马良先生。

马良先生的曾祖父马三,是清末民初古都长安有名的古玩收藏家之一。1932年陕西大旱,马三老先生被饥饿夺去了生命,但他生前始终没舍得出卖一件自己的藏品。而马良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活命,忍痛把满满两房子古玩一担一担地在鬼市卖掉,只留下很少一部分供幼小的马良学习、玩耍。这样,马良从小就与古玩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平时在家里就常常边把玩边琢磨,闹不明白的便请教祖父或父亲。在学校他对历史和美术课特别喜爱,对中国五千年来的朝代更迭背得滚瓜烂熟,这就为他日后炼就一副甄别古玩的过硬本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0年,马良有幸被抽调到中国进出口总公司西安珠宝玉器收购店工作。坐落于西安南大街的这个店是当时陕西境内惟一的一家古玩收购店。他在这里工作得如鱼得水,并很快成了业务骨干。

1975年3月中旬,西安国棉四厂一位中年工人拿着一幅裱好的国画到西安文物商店出售,跑了四五趟,因未鉴定出真伪,3元钱都未成交,后拿到西安珠宝玉器收购店欲以4元钱出售。店里叫马良来看,因为马良鉴赏字画最有资格,他本人那时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画家了。马良一眼就看出这是名画家潘天寿的精品真迹,全绫挖裱,属最好的苏裱。马良以质论价,按当时画品和裱工行情,果断地给了那工人40元钱,卖主兴高采烈地走了。不到两个小时,潘天寿的老朋友、著名画家石鲁来西安珠宝玉器收购店看画,确认这幅画是潘天寿的真品无疑。后来,这幅画在广州外贸出口商品交易会上被拍卖到2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15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的价钱。

1976年冬,一位教书的朋友说他家有一个祖传的玉钟,因手头拮据,想出售这件家藏珍品。当这件家藏玉器送到珠宝玉器收购店时,马良一验货,便开出120元的好价钱。有人不以为然,马良耐心地讲解,这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的玉钟。清代玉器分3个段,康雍乾是一个段,嘉庆、道光是一个段,咸丰后是一个段。最后一段加工玉器工艺的水平直线下降。这件玉器有嘉道期间的工艺特点,风格没错。玉没有铭文,所以不好断定是嘉庆的还是道光的,只能说是嘉道的。当上级派驻该店的业务员手握玉钟,嚓嚓在地上划了两下,把平整光滑的水泥地板划出了两条白道,便认为是化石。后北京来人也持同样看法,还以为马良是慷国家之慨。当这件东西送北京总公司验货后,作出明确结论:“玉钟。年代,道光初年。玉质,老山玉料。价格,110元至130元。”此时,原先有疑义的人便无话可说了。

1978年初春的一天,一个20多岁的小伙来到店中,因店里有人说他拿的钻石是玻璃渣子,小伙不服,心里很不高兴。马良让小伙打开红布,接过仔细审视后,对珠宝店的同事说:“这是钻石,我们能见到都算有福气,恐怕很多开珠宝店的人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钻石。”后用测量仪一测,合计24.3克拉,看成色核为足色,按9成色算价值也在11470元。若是出口,按当时的比值可为国家创汇36万美元。但店内看法一时难以统一,有的人还是半信半疑。第二天一上班,西安市外贸局的张寅局长来到店里,一进店门就问是不是这里有个大钻石,拿出来看看。他拿着钻石,边看边冲着马良问是不是真货,马良回答:“是真的,不会假。咱们店要是真的不收这颗钻石,我就带这个小伙到北京去。”张局长经常去北京开会,知道北京的那些古玩专家都称赞马良,他相信马良的业务水平,遂对郭主任讲:“是真的就收吧,马良看的,应该没有问题。”下午刚上班,张寅局长又来店里,带着出纳和这颗钻石去了市财办。后西安市外贸局和市财办领导研究决定,派人带上钻石到北京去鉴定。鉴定结果是:这么大的钻石是罕见的,钻石里面没有绵,没有瑕,重量24.3克拉,核价11570元。除比马良原来估价多100元外,其他结论与马良的看法吻合。

马良先生在西安珠宝玉器收购店工作的10年中,经手收购并运往北京的字画、玉器、瓷器、文玩等数以十万计,仅用火车就拉了几车皮。这足以说明他为国家外贸工作做出的特殊贡献之大,也说明西安地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民间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宝藏。1979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西安市珠宝经营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市,国营珠宝店受到挑战,1980年春,西安市外贸局被撤销了,所属的珠宝玉器收购店也关了门,94%的专业技术人员被调出,马良先生也离开了自己苦心钻研十多年的专业岗位。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东边不亮西边亮”。徘徊中的马良先生接到不少珠宝行邀请信,不仅有北京、天津的,也有广东、上海的,还有香港的,当然也有西安的,皆以高薪相聘。可他一家也没有答应,而是关起门来,总结以前的鉴赏经验,重新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和工艺美术史,同时钻研传统的山水画艺。

马良鉴于自己在瓷器方面鉴赏的经验较少,重点加强了瓷器方面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并开始收藏古瓷。功夫不负有心人,20年来,马良收藏珍贵瓷器百余件,目前,他正在撰写一本关于瓷器收藏、鉴赏的专著。

马良先生在为国家征集散落在民间的珍贵文物中,唤起了他对古老文化的崇敬,使他有一种浸入骨髓的亲近感。他说:“古玩并非单一的玩物,它是民族艺术精神和人类创造能力的展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因此,收藏与鉴赏,既是一种怡情养性的高雅娱乐活动,也是获取知识,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弘扬民族精神的一种高层次文化追求。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应当为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也应当在积累、保存、研究、传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粹方面尽一份国人的责任。”马良先生作为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的馆员,在保护国粹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马良先生的山水画在海内外也有一定的影响,他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通览他的画作,给人有吞吐山河之雄风,开拓万古之气概。李瑞环同志访问马来西亚时,赠送给客人的礼品就是马良的作品。台湾著名艺术评论家樊戈先生在《中国文物世界》评马良山水画中写道:“马良是一位豪侠凤仪、守正不阿的艺术家。艺术品最能反映性格,马良的浑厚作风,也是他性格的自然流露。”马良先生从不重复自己的画,他的每一幅画都展示出一种大家之气,展示出走向山水画艺术高峰的实力。他的创作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责编潇然

猜你喜欢
马良古玩玉器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我想成为神笔马良
说说古玩、古董和文物
Мероприятия и контакты
古玩抢劫
古玩,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吗?
我的神笔马良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