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收藏创始人钱化佛

2000-06-14 05:12
收藏 2000年7期
关键词:火柴盒烟盒海派

蓝 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出现了海派京戏、海派文学、海派菜肴等说法,海派文化风靡一时,辐射全国。那么何谓海派?海派者,是指不同于京派和其他地方文化而言,海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开放、宽容、灵活、多变。

所谓“海派收藏”,以前并没有这种提法,可是通过钱化佛先生的收藏活动,可以看出他的收藏敢于突破陈规旧俗,不受传统保守思想的束缚,易于吸取外来文化,善于开风气之先河。早在七八十年前,钱化佛以他独树一帜的收藏风格,玩起了很多种前所未有的藏品,故而唤起上海滩收藏爱好者极大的兴趣,推动了上海一大批收藏家独辟蹊径的集藏,名之曰“海派收藏”,当非溢美之誉。

钱化佛(1884~1964),原名苏汉,号玉斋,常州人,世居上海。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参加联军先锋队,攻打南京时任事务长,后受到孙中山嘉奖。上海光复后,又成了电影演员,主演过《春宵曲》等影片。不久突然以佛教居士自居,最后以点染丹青绘画佛像为业,他别号“化佛”,即“画佛”之谐音也。钱化佛一生虽富有传奇色彩,经历多变,但始终痴迷收藏,数十年不改初衷。

梅兰芳集藏的领路人

七八十年前,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巨商豪富、遗老遗少、文人雅士聚居,几乎所有的收藏家都爱玩官窑古瓷、名人字画、汉玉牙雕、秦砖汉瓦、清代鼻烟壶等。但钱化佛很怪,对这些令鉴藏家如痴如醉的高雅古董却不屑一顾,而是热衷赏玩不登大雅之堂的“废物”——火柴盒。当年还没有“火花”一词,中国那时也根本无人集藏火花,钱化佛却首先在上海搞起了他自称的“火柴盒之集藏”。

钱化佛是我国第一批文明戏的著名演员,所以他同京戏红伶梅兰芳既是同行又是好友。梅大师率团赴苏联演出时,钱化佛特备了花篮赶到吴淞口码头送行。当两人握别,梅兰芳问他希望从国外带些何物时,化佛说:“我正在集藏火柴盒,外国早有人玩这东西,如方便就请替我搜罗一些外国盒。”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梅兰芳在国外,每到一处皆请人搜集火柴盒。当他载誉回国时,送给钱化佛的洋火柴盒足有千件之多。这位收藏怪杰如获至宝,连连抱拳拱手相谢,逢人便夸梅兰芳赠送给他的珍品。

当梅兰芳在国外收集火柴盒时,外国朋友误以为他喜爱火花,纷纷投其所好,不断将各国火花寄赠给他。钱化佛获悉此事,一再鼓励梅兰芳玩赏火柴盒。现在火花收藏者都知道梅兰芳是中国火花收藏名家,其实,钱化佛不但是中国火花收藏的创始人,也是梅兰芳收集火花的领路人。

“香火姻缘”

现在集藏烟标者,全国何止数十万之众,可是有谁知道,最早玩香烟盒者是谁?钱化佛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三十年来之上海》一书中写道:“集藏香烟盒壳,这是鄙人的独行生意,当年找不到第二个同志。”此话不假。原来钱化佛是佛门居士,自己虽不吸烟,却慧眼识宝,对印刷精美的香烟壳情有独钟,见到新烟上市就买两盒,香烟免费请客,自己却保留空烟盒。

说钱化佛是“海派收藏”鼻祖,确实当之无愧,玩烟盒也能玩出独创性。他把世界牌与和平牌烟盒集在一起,成为“世界和平”专题;把孙中山、紫金山、万寿山、万宝山、马占山(抗日名将)五种烟盒集在一起,组成了“五岳图”—这也是对孙中山和马占山的一种歌颂和赞美。

由此扩展至火花。“八·一三”日军发动侵华战争,钱化佛把日本牌、如意牌、算盘牌火花集在一起,寓意日本想侵吞中国,不过是“如意算盘”而已;他又把蛇牌和象牌火花集在一起,暗寓日军侵华乃“人心不足蛇吞象”也。

看起来钱化佛玩火花玩得很潇洒,海派十足,但仔细想想,这样玩收藏,也令人胆战心惊。这种讽刺日军、蔑视日寇的集藏,实在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当时钱化佛生活在日军占领下的上海,如若这样专题的火花册被日伪军看到,不但本人要杀头,一家人都会遭到“死啦死啦”的厄运。可见钱化佛早将此置之度外,他认为海派收藏的玩法,就应该大胆新颖,与众不同,就要玩出风格,玩出志气,玩出爱国热情,如果很保守,也就算不上海派。由此可见,钱化佛是一位真正的海派收藏领路人。

钱化佛还将他的香烟壳和火花,分门别类装订成册,特请著名海上国画大师吴昌硕在封面题写“香火姻缘”4字,以此参加多次展览。

谁能想到收藏讣闻

钱化佛最奇的一招,是收藏讣闻。讣闻者,乃人死后“不孝子孙”向亲友分发的报丧公告。无怪有人说:“钱化佛等人玩收藏竟玩到死人头上,也不怕犯忌讳,不吉利。”由此一斑亦可见钱化佛真不愧为“海派收藏第一人”。在此以前,又有谁会想到“讣闻”也是收藏品?可钱化佛首先想到了。他认为海派收藏就是要打破迷信,玩个新鲜,于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海派收藏者,不但敢于不怕讥笑收藏讣闻,而且还真玩出了名堂,集讣闻竟会轰动了上海滩。

抗日战争初期,钱化佛等人为了筹集一批钱救济难民,他们于英租界宁波同乡会(今西藏北路申花俱乐部)4楼,举办“古今柬帖展览大会”,门票收入全部捐献难民。这次参观者十分踊跃的展览,可以说是海派收藏在上海的首次公开亮相。展品除了古钱币、香烟牌子(烟画)、火花、烟盒、徽章等,更多的是请柬:有孙中山新年茶会请柬,也有蒋介石请柬,还有清末陕西巡抚张祥和呈皇上的请安奏帖等。

最令人惊奇的便是讣闻展示了,既有孙中山逝世讣闻,也有犹太大亨地产大王哈同的讣闻,还有创办大世界游乐场滑头富商黄楚久讣闻,被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暗杀的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等名人讣闻。哈同虽是洋大亨,他的夫人罗迦陵为中国人,所以依然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发地道的中式讣闻,而且印刷考究,特别大,展开如同八仙桌面一般。所以财大气粗洋大亨的超级特大中式大讣闻,成了钱化佛所收集的奇特藏品。

标新立异集折扇

收藏折扇自古有之,可以说藏扇乃传统古玩。但钱化佛集扇别出心裁,与前人又大不相同。前辈藏扇皆是书画家、收藏家等所遗留的成扇,也就是早已画好写就之物,而钱化佛却不爱那些现成的老古董,他爱的是自己出题新画之系列扇。如他所收藏之“生肖扇”,就是请擅长画虎的张善画虎,熊松泉画龙,钱文彬画牛,洪庶安画兔,柳渔笠画鼠,胡藻斌画蛇,张大壮画羊,金碧艳画马,张聿光画猪的特殊藏品。他慕名求这些著名文人和画家每人画一生肖,凑足子丑寅卯12把折扇珍而藏之。

又如他以“五伦扇”为专题,请著名画家王一亭、王季眉父子作书画;谢公展、谢介子兄弟书画;何擅庐、顾青瑶夫妇作画。钱化佛珍藏的“五朱扇”也别有情趣,是请朱屺瞻等五位朱姓的著名书画家画的五柄扇。此外钱化佛还集有红梅、白梅、腊梅等“梅花扇”十柄。又请113岁的李芳孝,98岁的马相伯等老寿星题诗作画,称之为“寿字扇”共13柄而珍藏之。还有请了辛亥革命名人名将林森(国民政府主席)、吴稚晖等作画题词,称之为“革命扇”十多柄收藏。

猜你喜欢
火柴盒烟盒海派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用烟盒做一架小飞机
自动翘起的火柴棒
海派剪纸
烟盒博物馆之旅
海派赏石概述
火柴盒里的人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烟盒博物馆之旅
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