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征
《孙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它不仅在战争指挥艺术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对于武术的发展也有过重要的指导意义。据说,当年在太极拳拳路的设计方面,便充分汲取了《孙子》中的很多作战理论,使太极拳成为一个技击性极强,且思路别致的优秀内家拳种。
本文试图通过展示太极拳所蕴含的《孙子》中的光辉思想,来反映太极拳理论中以兵法入拳法的脉络,从而提高对于太极拳技击理论的认识。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始计第一》)
对于一种格斗技术来说,取胜是惟一目的,因此它的重点不在于展示彬彬的礼貌,外形的美观,肌肉的力量,甚至也不在乎是否动作凶猛、英武慑人,它只要能够打败对手。
研究格斗技术与研究作战是一样的,其基本思路是首先假设敌我双方具备相同的实力,进而考虑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攻击与防守,再由此推演出在敌强我弱和敌弱我强时的攻防变化。那么,在敌我双方实力相当时如何取胜?其原则便是在攻击时要突破对手的防御体系,打击其薄弱部位,在防守时要使对手的进攻之所均为我方坚固之处。而要想在双方博斗的过程中达到这种效果,基本的方法只有一个——欺骗,所以兵家之要诣便在于“诡道”。
在太极拳中,这种“诡道”可谓俯拾即是。例如,在运用“搂膝拗步”时,可以用左手抓对手右大腿内侧赤白肉处以惊敌,对手的注意力略一向下分散,我右掌便击向对手面部。又如,我方双手从后面抱住对手腰部后,故意将一只脚放于对手双脚之间(“利而诱之”),当对手弯腰抱我脚时,我便提膝顶其臀部,使之俯跌于地。再如“乱而取之”,假设我左、右、后方各有一敌,便可运用“扇通背”的招数调动敌人,使两敌相互碰撞,借机取胜。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政第三》)
众所周知,“杀人三千自伤八百”,仅仅依靠武力取胜者,很难使自己全身而归,更何况交战双方“拳打两不知”,互相使诈,很难说就一定是拳头大的取胜。因此,倘若能不战而胜岂不大妙?但是,不战而胜并非真的不战,而是要尽量避免硬碰硬的正面冲突,设法通过其它巧妙的战斗(如宣传、外交、经济等)来战胜敌人。
“不战而屈人之兵”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如出一辙,也是太极拳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其具体应用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敌时,太极拳通过相应的预备式(三才式或太极式)使对手不易选择进攻突破口;2.在运动中,太极拳往往利用合理的步法和站位,使对手总是处于被动的位置;3.太极拳很少用“鹰爪力”抓住对手不放,而是以“搭手如摸脉”的方式轻触对手,从而听劲化力,使对手还没有被我方击打便已失重;4.在击打对手时,太极拳不是每次都希望用自己的肢体给对手以重创,而喜欢将对手发起,或使之跌倒,从而利用墙壁及地面甚至对手自身的力量击伤对手。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孙子·谋攻第三》)
在比武之前了解对手的实力和“得意技”,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设计战术,应该是每一个武术家都有意识去做的。但是,在格斗过程中通过听力来“知彼”,却不是每一个武者都具备的本领,而这对于太极拳者来说却是应知应会的基本功。太极拳要求拳手的听力能够在接触的瞬间,便准确地测出对手的发力大小、方向及其薄弱环节,从而实施有效打击,这种“知彼”主要是凭感觉,而不是眼睛。
太极拳“知己”功夫是伴随着其“知彼”功夫的提高而增长的,在训练听力的同时,太极拳手还要对发力进行训练,这对每一个入门者都是一关,会发力便为入门,否则即使套路打得再漂亮,也还是门外汉。练习者要通过学习中线发力,过渡到身体各处均能发力,进而能在各种条件下发力,最后达到能控制发力大小及方向的随心所欲的地步,这时方进入大乘境界。相伴着发力水平的提高,拳手会意识到每一下发力的效果(不需用眼睛看),也能自然地调整后续的招数,这时拳手“知己知彼”的功夫便长在身上了。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孙子·军形第四》)
武术中的“不可胜”是指防守能力,又由于防守往往与进攻相互结合,即所谓“积极防御、“攻防合一”,所以很难区分何为纯粹的防守,何谓进攻,狭义的“不可胜”实际上指的是抗击打能力。在太极拳中,抗击打能力是通过练习发放整力来培养的,掌握了这种技术后,在抵御对手击打时便可能产生三种效果:1.当对手不是以整力打我时,可能会使对手的肢体挫伤;2.当对手用整力打我,但小于或慢于我发的整力时,对手会被震出,而我方身体不受伤;3.当对手用整力打我,且大于或快于我所发的整力时,我方会被发出,但是身体整起整落,不会受伤。这种抗击打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站桩、发力、试力、合手等阶段来完成。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孙子·兵势第五》)
“以正合”是以主力与敌人正面冲突,例如阵地战、遭遇战等,其特点为双方各倾全力,以硬碰硬,结果往往是实力弱者败,实力强者也有较大的伤亡。“以奇胜”是以非常规的方式、非正常的时间、非正常的装备等等袭击敌人,例如打穿插、攻击侧翼等,其特点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在局部形成我强敌弱的局面,最后取得胜利。那么可不可以只出奇兵,而永远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奇与正是相对的,没有正,便没有奇;只有奇,则奇便是正。况且,正面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也往往是取得决定性胜利所必须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便是很好的例子。因此,作为指挥员所能争取的是,尽可能在正面冲突时以我方的优势兵力对抗敌人相对较弱的兵力。此外,“以正合”是“以奇胜”的基础,如果没有实力的“以正合”,便会被敌人逼得到处转,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在无路可逃时,同样需要与对手正面对抗。另一方面,只有在有实力与对手正面对峙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奇兵以制胜。在抗日战争中,如果没有正面战场上与日军对抗的正规部队,仅靠游击队的麻雀战、地道战是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
太极拳中的“正”是中线发力,与对手相互对抗时总是以发力为先,没有发力便没有太极拳。换句话说,学会发放整力便能够使拳手大大地增加打击的力度,具备与对手抗衡时“以正合”的资本。一般的对手只须洪门直进,“一力降十会”。顺便说一句,有些武术练习者之所以在合手时觉得所学的招数都使不上,或者打在对手的身上不起作用,其原因便在于不会发力,不具备“以正合”的实力,任何奇招怪术都难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让我们再来看看太极拳的“以奇胜”。首先,太极拳的“以奇胜”表现在它的发力方式的变化上,除中线发力外,它还在发力部位、力度、角度等方面有诸多讲究,通过这些方法,使发力更巧更刁。其次,太极拳是一个以小手法取胜的拳术,它在拥有众多正规招术的同时,还有很多小手法,由此使其在动手时变化莫测,难于防守。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引弩,节如发机。”(《孙子·兵势第五》)
在实践中,太极拳发力讲究冷脆,它通过“缩身而起,长身而落”和“手足齐至”,使自己的身体像一支射出的箭,使自己击出的手臂像一条软鞭的鞭梢,这种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劲力可以给对手沉重的打击,令敌胆寒。举两人相互以右手背相碰这一动作来说明,至少可以出现五种用力方式:1.胳膊局部用力,使手臂甩起与对手的手背相碰,这种人不会发整力,手很快,其实打人无力;2.手背在接触对方之后,胳膊用力前推,甚至猫腰撅臀,这种力其笨如牛;3.借助身体的惯性来增加手的击打力量,倘若身法和步法做对了话,可归入太极拳中的撞劲,其效果为对手被震起,双脚离地;4.手背与对手接触后缓慢发力,这属于挫劲,其效果为对手腾空发起;5.仅在手接触对手身体的瞬间发力,其效果为对手如遭电击,不仅会被发起,而且局部受伤。这第五种发力方式便是《孙子》中所要求的,也是拳经中讲的“遇敌好似火烧身”的冷劲。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孙子·兵势第五》)
在格斗时要时刻保持身体的整体性,切忌被对手打散了。所谓保持身体的整体性,是指通过含胸拔背、鸡腿龙身等身法保持周身始终处于混元的状态,这样进可发出整力,防可整起整落,不致受伤。此外,格斗时还应保持步法,正所谓“步不快则拳慢,步不稳则拳乱”,徒手格斗中的步法,便是作战时的阵法。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本待之。”(《孙子·兵势第五》)
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是每个军事指挥员都向往的作战态势,只是在实战中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相对而言,拳脚功夫便简单一些。太极拳在这方面的拳理是永远出实手:对手是实手我实接,对方是虚手我还是实接,不论对手虚实均出实手。也许有人会说:那你会不会上当呢?其实奥妙在于实后之变和攻防合一。掌握了这些方法,便会较容易地把握先手,取得格斗的主动权。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第六》)
太极拳是一种讲究以逸待劳、处处省力的拳术。它通过步法来调节敌我之间的距离,尽量做到不贪不欠、我顺人背。在与敌交手时,多是走最近的路,以最接近对手的部位发力,因此往往使对手惊叹其出手迅捷,仿佛浑身都是手。
“出取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孙子·虚实第六》)
太极拳的不少招式出手的角度都很刁,例如白蛇吐信,刺对方眼睛的手不是从身前出,而是从脑后出,其优点是出手隐蔽、便于发力。再如抹头推腰一式,其接手的方式和擒拿的位置都独具匠心,非凡夫俗子所能构思出来。而且,由于注重发力,太极拳即使不打在对手的要害处,而只是身体末节,也同样可以将敌发出;即使不擒拿关节、穴脉,也同样可以将对手拿翻,如此设计的格斗技术使敌防不胜防。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孙子·虚实第六》)
《老子》中有语:“大象无形,大音无声。”在格斗中无形,便会使对手难以找到破绽进攻,难以作出防御部署,由此为我方实施突然袭击打下基础。反过来说,不管多么完备的东西,只要有形,便可以找到其不足之处,就像在格斗时没有无法破解的招数一样。拳经:“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太极拳是以听力发力为纲,精研招式及其变化,再通过合手训练,使拳手感悟其本质,这时拳手已经不是去拆招解招,而是凭感觉去听力破力,由此进入无招无式又不失法度的境界。
太极拳的无形还表现在周身松柔,无一处滞碍,何处需发力,便导力过去,积全身之柔成一点之刚,由此便可做到“以十攻其一也”。在防守时,太极拳手往往是心存戒意,全身放松,并不预想敌之具体招数,而是见招拆招,听力化力,这种无为的应对之法深合《孙子》攻防之道。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第六》)
兵行诡道,不欲人知,故常欲无形。又恐人难解其意,难得其法,因此以水象形。水质柔而趋下,近于道,且可积柔成刚,或波涛汹涌,或滴水穿石,更有漩涡翻卷,颇合太极拳之意。有关太极拳以水象形的特点在许多文章中评述过,故从略。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孙子·军争第七》)
反常思维有时是智者与俗人的重大区别之处,太极拳之所以能够有别于诸多拳种,便在于它采用了以往人们不敢想的方式来造拳:太极拳行拳经常走曲线以免与对手相顶;太极拳后人发,是为了听力;太极拳先人至者,缘于力快;太极拳以利诱人,在于舍己从人之随……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击,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孙子·军争第七》)
避实击虚是兵家不变之金科,武术也不例外。太极拳重点攻击的是对手的要害处(身体抗击打能力差的地方)、力虚处(僵硬之处则力不能至,故之力虚)、不变处(不变则力滞,力滞则虚)。太极拳的“以静待动”表现在它不虚张声势,不作无谓的躁动(如跳来跳去),后发制人。太极拳的“以逸待劳”,表现在它总是全身轻柔,蓄力而发,发力后又立即归于松柔,也表现在它总是用整力,而不是局部肌肉力量。对于有准备的对手不莽撞进攻,而以步法调动,以引手诱之,在对手换力的间隙实施进攻。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孙子·军争第七》)
这一段内容适宜于所有武术流派,太极拳也不例外。在此需强调两点:1.“围师必阙”在格斗中的意思是不要总想将对手死死地擒住、按住,因为没有一种招法是可以禁锢住人的,有这种想法的拳手往往会被对手利用作为喘息之机,或有所凭借,从而反败为胜。正确的方法应是以打为主,给对方一个移动的空隙,我方借胜势追着打,直到对手丧失反抗能力。2.“穷寇勿追”是指对方未被我控制时,须谨防设伏,但在格斗时,我方一旦得手,应借势连续进攻,即太极拳中的将对手“吊”起来打,而不是一打即分,丢失战机。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孙子·九地第十一》)
被对手捉住双手则用脚踢,被对手抱住脚则用手打,这是从外形上去学常山之蛇,失之于舍近求远,亦为拳病之一,其名曰“丢”。请仔细去看一看蛇的运动,它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以太极拳对敌,被按住后脑可以用额击、肩击等多种击法,被捉手腕可以用指、用腕、用肘等等,这样既可以使打法多样化,又可使对方不易防范,且可从最近的地方打击对手,这便是太极拳所悟出的常山之蛇的打法,当然这些打法是建立在发力的基础之上的。
“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千里杀将,是谓巧能之事。”(《孙子·九地第十一》)
“顺详敌之意”,意为顺着敌人的意图去愚弄他。曹操在注解《孙子》时写道:“彼欲进,设伏而退;欲去,开而击之”,其中心意思都是在讲不要与敌人硬拼。太极拳讲究彼刚我柔,彼柔我刚,顺劲走化,借力打力,这种舍己从人的思想,可谓深得《孙子》之真谛。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孙子·火攻第十二》)
仗打得好的人,大多为性格内向之人,他们能够冷静地分析问题、权衡利弊,而不是凭一时之喜怒好恶来兴生杀之事。习太极拳者首须心静,心静则肢体松柔,感觉灵敏,化力柔软,发力顺达。从更高的境界而言,练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修道,去排除人生的诸般苦恼,了脱生死,而非争一时长短。先哲之教导我们当谨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