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精灵还是幽灵?

2000-06-13 21:12蒋力
音乐周报 2000年15期
关键词:歌剧院幽灵合唱团

蒋力

《美女与野兽》偃旗息鼓后,2000年一季度的北京舞台,没有传递出音乐剧的任何信息。比之相对活跃的去年,这沉默中有反思,也有积蓄,因为在引进和建设两方面,都有不少仁人志士在积极地工作着。4月2日,“国交”合唱团甩有开俄罗斯和王洛宾,推出了一台曹丁指挥的“美国音乐剧名曲合唱音乐会”,如春风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

音乐剧在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半生不熟的艺术品种,于演员和观众来说都是如此。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通常译为《歌剧院幽灵》,另一译名为《歌剧魅影》。幽灵一词有神秘感,也有股阴气,虽说与剧情吻合,但却摆脱不了恐怖感,所以我晚喜欢后一译名。由此而想到音乐剧是年轻的、流行世界的艺术品种,我觉得以精灵作比,可以凸现出它的特殊魅力。

音乐剧的一大特点是可观性强,即使转换成音乐会的形式,这一特点也不应萎缩,因而我要谈的是观感而不是听后记。从可观性来看,这台音乐会做了一定的尝试,如最后一曲DO RE MI,借调了一个童声合唱团与该团同台,辅以一些动作,呼应了作品欢快的内容,营造了好的现场气氛。可惜这样的戏剧性场面在音乐会中还嫌太少。近两年盛行的音乐厅歌剧之前,音乐厅还曾出现过歌剧音乐会,有乐队有合唱也有独唱,独唱演员着戏装,演唱进带有简单的表演,效果甚好。按此思路,安全可以创造一种音乐剧音乐会的演出形式,肯定比单一的钢琴伴奏出效果,也更接近音乐剧的本体。“国交”合唱团名大于实,没有这种综合性演出的操作能力,只能期望有头脑的经纪人来促生。

对“国交”合唱团来说,这台曲目的出台,是普及也是建设,是自找苦吃也是乐在其中。普及是对观众,让你们听惯俄罗斯歌曲和王洛宾西部民歌的惰性审美换换味道,开开眼界,领略一点时下的新风气。前面两套曲目固然大受欢迎,但总演下去,早晚会在这棵树上吊死,与其死后再生,不如经常换血。虽说音乐会上仍是端着谱夹子从头唱到底,毕竟唱出了一些新鲜气息。作品量大(安排了19首合唱),难度大,风格与以往不同,既复杂又丰富,这些硬性指标的完成,使这台音乐会具有了一定的含金量。抒情的《有个好地方》、《雪绒花》,诙谐的《吹一曲风中的口哨》,酣畅的《七十六支长号》都唱得颇有水准。穿插其间的独唱,以李初建和许晶为佳,李演唱的《玛丽亚》(选自《西区故事》)堪称完美,足以体现出这位男高音歌唱家的雄厚实力。如果在演唱形式上再增加几首重唱,想必会更丰满。

曹丁无疑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指挥之一,他不仅担任着上海歌剧院的首席指挥,还兼任着10个乐团的客席指挥,走马灯般穿梭于各地。繁忙的演出没有致使他就范于一成不变的重复亮相,有心的安排已在几个系列演出中展现出他的艺术追求。去年圣诞之夜,我在上海大剧院观看上海芭蕾舞团的《胡桃夹子》,没想到出现乐池的竟是曹丁指挥的上海歌剧院乐队。今年,他指挥的纪念贝多芬系列音乐会已演到第4套曲目。中国作曲家系列音乐会以瞿希贤作品专场打头,田丰专场将随即推出。歌剧诞生400年的纪念音乐会正在酝酿之中。世界风情系列此前推出意大利和俄罗斯专场,计划中还有英、法、日、西班牙等国家的专场。这台音乐会虽然号称美国音乐剧名曲,其实也包括了一些问世于伦敦西区、后来演到纽约百老汇的音乐剧,如《猫》和《歌剧院的幽灵》,其实不妨留在英国音乐剧专场中做主打曲目。我看曹丁的指挥已近10年,想特别说一句的是,他在指挥艺术上日渐成熟,手上有东西,脑子里有想法,这一点,在这次音乐会中再次得到印证。

精灵般的音乐剧,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希望“国交”合唱团和曹丁都不要止步。音乐剧的明天,一定会更好!(音乐会点评)

猜你喜欢
歌剧院幽灵合唱团
唱出轻松
雅典人书店:建在歌剧院里的书店
快把我哥带走
青蛙合唱团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好戏正上演
1916年的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