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代西康地区期刊之述略
历史上的西康,包括今四川甘孜、凉山、雅安以及西藏东部地方,是我国藏族、彝族聚居地之一。三四十年代,西康位置特殊,作用重要,既是国民政府加强藏区统治的前沿,又是抗日的后方,曾一度藏学研究繁荣。周晓晴发表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二期上的文章,集中介绍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报刊及特点。西康当时有关藏族的报刊约30多种,党政军报刊主要有《边政》月刊、《边政》季刊、《西康新闻》、《西康国民日报》、《西康特区政务委员会周年汇刊》、《戌声周报》《西康省政府公报》、《边疆通讯》等;科研及民间社团期刊有《新亚细亚》、《康藏前锋》、《边事研究》、《新西康》、《康导月刊》、《边疆研究通讯》、《边政公论》、《康藏建设》、《康藏研究月刊》、《边政导报 》等; 此外还有特殊机构编辑的期刊如《川边委刊》、《边疆服务》和几种英文刊物,后者在国外知名度很高。在众多刊物中,《康导月刊》和《戌声周报》较为出色,刊物针对性强,不仅反映了康属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现状及解决措施,也集中了当地政学界汉藏人士实地从政经验之所得,是了解分析当年四川藏区情况的基本资料。政史类的如《二十年康政得失概要》、《西康从政之回顾与前瞻》、《清末川滇边务大臣衙门之组织》、《康区概况》、《西康地图谱》、《赵尔丰如何解决西康交通问题》等。经济类的如《巴安六玉收粮乌拉奖励等费是否应照陈例支拨》、《西康采金事业之回顾与前瞻》、《再谈西康奇药独一味》等。实地调查类的如《瞻化上瞻区调查记》、《康志游记》、《泸定导游》等。此外还有若干特辑如《如何建设新西康专号》、《乌拉差役专号》、《西康教育特辑》、《西康摄影特辑》等。《戌声周报》系当地驻军在理塘创办,从1936年到1940年共出198期,以汉文为主。 栏目有简论、西康风志、特载、专著、西康史料鳞爪,每期还有传说、故事等形式的藏文文稿。 该报还为一些特殊事件出版特刊,如113期为庆祝西康省政府成立特刊等。
近代以来格鲁派衰微的原因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现象传入西藏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熏陶民族性格,影响民俗,改变了社会观念和民众的文化心理状态,它的兴衰对藏民族有很大的影响。许得存发表在《西藏研究》2000年第一期上的文章研究了格鲁派兴衰的原因。文章认为西藏社会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种种矛盾加剧,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日益堕落、腐朽,藏传佛教文化已在封建农奴制的尽头徘徊,面临着改革。广大僧人走出禁欲的殿堂,把兴趣转向世俗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欲望高涨,没有更多地考虑传统佛教向近现代社会嬗变和适应的问题,忽视了佛法修养,拒绝接受外来文化,以在雪域圣土固守传统佛教而自乐,从而导致了藏传佛教特别是格鲁派的衰微。文章研究了佛教的传入与发展,指出宗喀巴宗教改革以后,逐步建立起以格鲁派为核心的集权统治和强大的寺庙经济,在此后的一些年里,僧尼人数急剧增加。到了清光绪八年,西藏有寺庙2000多座,僧尼70多万人,寺多而混乱,僧多而涣散,其中隐藏了巨大的内患。十七世纪以后,西藏基本上形成了格鲁派一统天下的格局,宁玛、萨迦、噶举等显赫一时的大教派虽有自己独立的宗教活动和经济,但在政治上服从噶厦领导,受制于格鲁派。这时的佛教不再是思想信仰,而同封建领主专政结为一体,寺庙特权形成和加强,导致农牧民生活更加贫困,他们为了解决吃穿和逃避徭役,大量出家,将寺院当作避难所,而真正希望过禁欲生活苦修佛法的只是极少数。归纳起来,其衰微的原因为:1、管理不善,教规废弛,学经制度落后,僧尼素质差。2、僧人热恋政治,放松了僧才教育。3、社会经济衰退影响到寺院经济,同时也制约了佛教的发展。 4、封闭式教育和传统的直接传播方式,将佛教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宗教生活因此而转向神秘主义,改变了佛教的某些基本教义,扼杀了其应有的文化色彩和生命力。 5、外国势力的介入,破坏了正常的宗教秩序,破坏社会安定,各种矛盾加剧,使佛教失去了发展环境。特别是在外国势力的鼓动下,一部分专权贵族和上层僧人对抗中央搞分裂,宗教首领叛国外逃,不仅是格鲁派衰退的罪魁,也是整个藏传佛教的祸首。
藏语方言时态助词研究
现代藏语中有一类加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时间关系的语法功能词,称作时态助词。周毛草发表在《民族语文》1999第六期上的文章,将藏语拉萨话、昌都话、夏河语所代表的藏语中的三大方言的时态动词作了比较,探讨它们的构成、功能和来源。现代藏语在表达未来时、现在时和过去时的构成方式和表现形式在书面语中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动词本身内部变化为表现形式的单一结构类型;另一种以动词的不同形式加相应时间意义的虚词等成分共同构成的分析形式。而在方言口语中,只有第二种分析形式,而且其表现形式也因助词等虚词的运用而变得复杂化。分析形式在书面和方言中的组合方式是相同的:表动作时间及状态意义的成分须加在动词词根后面。在时态助词的用法和功能上,拉萨话和昌都话比较相同,即现在时由虚词加虚化存在动词表示,未来时由虚词加虚化判断动词表示,过去时由词缀或虚词加虚化判断动词表示。夏河话的三种时态的构成,现在时直接由虚词表示,过去时基本由虚化动词和虚化动词加虚词表示。书面语的构成形式是,现在时直接加虚词或虚词加虚化存在动词表示,未来时由词缀加虚词表示,过去时由虚词直接表示。
藏语时态助词的使用,现代书面语灵活性较强,一般动词内部的屈折变化和动词加相应时间意义的虚词这两种构成方式可选其一,所表达时间的语法意义不变。这种表时态的虚词在语法意义的表达中可有可无的现象,说明这类虚词的运用及语法功能的强弱在现代书面语和方言中不是平行发展的。书面语相对于方言口语可以说是处于句法分析化的萌芽阶段。文章详细分析了时态助词在书面语与口语中与人称的关系。
藏语的时态助词多由相关语义的实词虚化而来,主要来源于动词的虚化。文章最后说,藏语时态助词,既保留了历史的痕迹,又因时间变迁使三个地方方言各具地方特色。拉萨话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昌都话过去时的表现形式和夏河话现在、过去时的表现形式与书面语相差较大。三地方言间三时的形式,拉萨话与夏河话差别较大,与昌都较接近。语音上三地话也有差别,但拉萨与昌都话较接近。来源上,昌都与夏河的未来时时态助词同源,两地与拉萨现在时大体同源但仍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人称的对应关系上。三地的过去时来源各异,尽管如此,它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相近或相同的语法意义。
康区藏族的一妻多夫家庭
张建世发表在《西藏研究》2000年第一期的文章,是他在昌都社会调查的成果。
历史上康区包括昌都、甘孜、玉树、迪庆等地,据研究这些地方都有一妻多夫的情况存在。在昌都,据色扎部落头人回忆,以前各宗都有多少不等的一妻多夫家庭。
民主改革前丁青宗色扎部约500户人家,一妻多夫家庭超过50%。 1997年昌都牧区妥巴乡调查了19户人家, 一夫一妻制10户,一妻多夫家庭9户,占47%,在左贡县北部的东坝乡、中林乡等,一妻多夫婚较多,超过一半。在南部的乡里,则主要是一夫一妻婚。在昌都俄洛乡调查了18户,都是一夫一妻家庭。总体而言,昌都地区以前也以一夫一妻为主,一妻多夫次之,一夫多妻极少。一妻多夫呈不均衡状态分布,在一些地方还超过一夫一妻家庭。藏族传统的一妻多夫家庭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极个别的父子共妻几种形式,其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兄弟共妻。这种婚姻存在的社会文化原因很多,从老百姓的角度看,农牧民对一妻多夫持肯定态度,特别在一妻多夫家庭较多的地区。主要是认为几兄弟共娶一个妻子,家庭财产不分散,家里男人多劳动力多日子好过。从学者的分析看,认为一妻多夫的地方生活水平都很低,财产积累不容易,特别珍惜,加上劳役多劳动力缺乏,因此实行多夫制。作者认为,除此之外,一妻多夫婚姻的存在还与当地的禁婚习俗有关。康区的婚姻禁忌不尽相同,有三代、五代、甚至七代禁婚的,还有凡有血缘关系都禁婚,但是在此外的性关系都较宽松,而兄弟共妻和朋友共妻都没有传统婚姻中的最基本的禁婚原则,因此多夫制自然会得到文化的支持。再者藏族传统基层社会的整合主要靠的是宗教和地缘组织,表现出的家庭世系观念不强,继承权主要是家庭财产的继承,而且对婚生和非婚生子女并无区别,这种习惯为一妻多夫家庭妥善解决子女问题提供了传统的文化基础。
谈江孜在西藏历史上的地位
如今,年楚河畔高耸的宗山抗英遗址、独特的白居寺和遗存的贵族庄园,已成为江孜古城的历史见证。陈钢发表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三期上的文章,论述了江孜在历史上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文章说江孜的形成,大约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古时,那里仅是一个僻静肥沃的乡村。法王白阔赞曾在宗山建宫居住。到萨迦时期,萨迦政权囊钦(内务长官)在宗山正式重建宫殿,称之为杰卡尔孜,简称“杰孜”,江孜地名始于这座宫殿名。这座城池建立数 百年来,其作用主要表现在:1、江孜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边防要隘的重要地位。江孜,在前藏西南,后藏东北,面山背水,为前后藏交通重地,又是通往不丹、锡金的要道,是西藏内战或防御外侵的要隘。历史上1727年西藏内部卫藏战争和20世纪初英国侵略西藏战争,都是以江孜为要隘,进行对峙和抗击的。清朝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也曾在此设重兵驻守,可见其在西藏军事战略史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2、江孜贵族是西藏地方政府政治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江孜位于年楚河肥沃的平原地带,因此这里集中了许多贵族,主要有噶锡、帕拉、噶雪、江乐金等家族,他们以江孜殷实的庄园财富作后盾而进入噶厦政府,担任主要角色。如噶锡家族的康济鼐,就曾总理西藏事务。从1728年到1959年,江孜贵族在噶厦中的席位数约30多个,成为西藏政府地方势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江孜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西藏贸易的繁荣。西藏贸易往来,拉萨是云集之所,而江孜 位于萨迦、日喀则之东,亚东关口之北,是三地往拉萨的必经之地,许多佛教徒 和商贾之人汇聚于此,形成江孜贸易市场。1904年以后,西藏地方政府开放了江孜商埠,江孜的贸易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贸易地位大为提高,有力地推动了西 藏贸易的发展。4、江孜白居寺的建立,成为西藏佛教文化的一朵奇葩。由于江孜 便利的交通和贸易的发展,佛教各派信徒云集,形成白居寺的独特之处,各教派 和平共处于一寺。白居寺容纳了宁玛、萨迦、噶举和格鲁等教派,为西藏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正由于江孜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江孜 对西藏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藏传美术的发展及教学思考
藏传美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的相对固定的内容及本民族特有的表现方式一直以父传子或家教式的方式传授,而今却搬上了学校的讲堂。目前对于传统的藏传美术,艺术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完全固守几千年下来的传统模式,决不可更改。这一部分人基本为传承某一画派的藏画专家和他们的弟子。他们的作品处在民间收藏及不同需求而流传的范围,有一批拥护和持相同见解者。第二种持折中观点。他们认为佛教题材部分应照传统规律保持下去,而表现世俗题材的则可以按画家个人的愿望和能力进行变动。他们的作品基本上处于大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第三种持比较开明的观点,他们认为,不管什么题材及附属人物都是可变的,应按表现最佳效果和最理想化的标准来表现而不应该为各种清规戒律所束缚。
阿旺晋美发表在《西藏大学学报》2000年第一期上的文章认为,藏传美术出现清规戒律的程式化倾向是近代形成的现象,纵观藏传美术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不断变化和革新的,是一个从完全照搬其他民族的方式方法到逐渐消化的过程。对此,作者从西藏美术史中举例进行了论证。对目前传统美术教育中强调“对佛像等的比例量度进行变更或不准确,那是极大的犯罪,作者在来世会受到各种报应”以及群众是否有接受障碍的说法,作者认为是藏传美术改革路上的两只“拦路虎”。作者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举当代藏传美术大师安多强巴为例,认为他在罗布林卡新宫内的作品《二胜六严图》的绘制。在当时被一些守旧者视为大逆不道,但其作品不仅为上层和群众完全接受,而且他本人也因其创新精神成为藏传美术改革的先驱和公认的艺术大师。作者说,西藏大学美术专业是最先闯入现代教育行列的,最具竞争力和权威性、具有极大发展潜力、机遇和挑战的专业,因此更应本着对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深厚感情和创造精神,站在前 人的肩上展望未来,创造藏传美术发展的美好前景。
信息资源和西藏经济建设
当今世界有三大要素,即物质、能量与信息,一个地区的信息资源开发得好就有可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王黎、韦素芬发表在《西藏研究》2000年第一期上的文章说,西藏的信息开发和利用,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文章例举西藏1995年的信息生产能力与信息传播储存处理能力为例,将之与全国信息资源相比,认为数据库与专业申请数在全国处于十分落后的地位,在传播、储存和处理能力方面也与全国有一定差距,其硬件设施居全国之尾。尽管如此,西藏的信息资源在某些项目上,显示出独特的潜力。
1、具有较高的信息势。 如各种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等,蕴藏大量经济开发潜力而导致它拥有大量经济信息; 2、拥有丰富的藏文文献资源和其他文献资源。仅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就藏有藏文古籍十多万册,加之西藏社科院、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藏医学院等,如以此为依托,建立科技信息中心,必将产生巨大的信息能量。文章对开发西藏信息资源作出了构想: 1、强化政府对信息服务行业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要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加速信息立法,用财政、信贷、税收多种途径扶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2、协作搞好网络建设。建立自治区、地市、县三级信息服务网, 中心网络下设专业信息网络,如政府信息网、工业信息网、农业信息网、教育信息网、金融信息网等。乡镇建立信息站,通过信息员将信息传给农户。 3、加强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为加大各地市县公共图书馆建设力度;加快数据处理建设。4、大力培育和发展西藏信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