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雪域高原通向世界的金桥

2000-06-13 22:56李康遂樊均海
中国西藏 2000年4期
关键词:甘孜康定甘孜州

李康遂 樊均海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祖国内地与边远地区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联结雕门(今四川省天全县)与乌斯藏(西藏)延绵数千公里的“茶马大道”将雪域高原与祖国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但是作为现代的邮电通信事业却起步很晚。

从一所邮政代办点起步的事业

甘孜的邮政事业,可以追溯到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那年甘孜地区建立了打箭炉(康定)厅邮政局,第一所泸定邮政代办所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邮政开始进入甘孜藏区。可是,当时社会动荡,边藏多事,邮政业务主要为政府和军队的政令、军情所用,发展十分缓慢。到1950年,原西康省和平解放时,全州境内仅有邮政局7个,邮亭5个,邮政人员63人,邮件运输全靠人背马驮,没有一辆邮运汽车。1953年,随着川藏公路通车,首先开辟了雅安至康定,康定至川藏北线乾宁、道孚、炉霍、甘孜的自办汽车邮路。

从80年代开始,甘孜的邮政事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1981年12月,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区的乡城到得荣公路通车,州内最后一条自办干线汽车邮路随即开通,结束了甘孜州干线邮件运输依靠人背马驮的历史。到1999年底,全州一、二级干线邮路总长度2608公里,农村邮政及投递线路10333公里,邮运汽车75辆,摩托车65辆; 伴随着邮政业务的发展,各种邮政服务全面展开,计算机在报刊发行、邮政储蓄、集邮、营业窗口逐步推广运用,甘孜州大部份县局邮政储蓄、窗口营业实现了电子化,康定邮储“绿卡”工程投入运行,综合计算机网开始建设。

1999年,甘孜州邮政业务总量完成705万元,邮政业务收入完成1406万元;邮政服务网点发展到99处,平均每一局所服务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8500多人。近年来,通过“邮电服务年”等活动的开展,邮政服务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考核机制得到完善,用户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有所缓解,城市邮件妥投率和通邮率均达到100%,农村邮件妥投率达到86%。各局还以不定期召开用户座谈会,散发征询用户意见函等形式,广泛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受到用户好评, 邮政信誉不断提高。1999年根据抽查,甘孜州邮政用户满意度84分,邮政服务社会的水平明显提高。

在抓好通信建设和业务发展的同时,甘孜州邮政局还十分重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坚持不懈的职工德道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职工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同志走上州、县邮政局和科、室领导岗位。在长期共同工作和生活中,藏汉职工同心同德,忠于职守,为甘孜藏区的邮政事业作出了最大贡献,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谱写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目前,甘孜州18个邮政企业中已建成省级文明单位6个,州级文明单位9个,县级文明单位3个,全州17个县级邮政企业全部建成当地的“文明行业”。

回顾过去,经过近50年的艰苦创业,几代邮政人在甘孜邮政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甘孜邮政仍然面临着欠帐多、基础弱、家底薄、资金缺,业务发展缓慢等困难。面对新世纪,甘孜邮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全洪指出:甘孜州邮政部门一定要正视现实、认清形势、艰苦奋斗、负重自强、真抓实干、强化营销、灵活经营、拓展市场、加强管理,使甘孜邮政在二次创业伊始就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找准甘孜邮政的立足基点,为甘孜藏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作出邮政人应有的贡献。

从手摇电话机到数字化、程控化通信网

50年前,甘孜藏族自治州通信基础设施薄弱,通信手段落后。境内仅有泸定县到康定县长途线路47.5杆公里,原西康省省会——康定城,仅设有50门人工磁石市话交换机一台,实际装机用户l5户,农村通信设施为零。解放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邮电通信事业,自治州的通信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58年,甘孜州开始着手建设长途电话网路,改变了过去长途传输以无线为主的通信方式,逐步形成以康定为中心到州内各县的长途通信网络。1971年l0月,全州长途通信线路己发展到206l杆公里,5854对公里,长途电话电路56路,无线电路转入备用。农村电话从无到有。1958年,四川省邮政局拨出专项资金,开始兴建甘孜州农村电话通信网。到1980年,全州农话网络已初具规模,通电话的乡达314个,占乡镇总数的90%。伴随全州长途电话、农村电话网络的建设,市话相应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986年,整个甘孜州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600门,实装电话l892门。

80年代以后,随着甘孜地方经济的加速发展,电信通信己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甘孜州电信干部职工,从电信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有计划、有重点、分步实施的电信通信发展战略。为克服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成,甘孜州电信部门按照“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和“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使甘孜州通信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八五”、“九五”期间,全州先后建成一批骨干通信网,电信通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6年,第一条天全——康定长途通信光缆工程竣工,结束了甘孜州长途通信仅仅 依靠明线传输的历史。1997年,又完成了康定——丹巴——小金的通信光缆建设任务,进一步增强了长途通信能力。l998年,甘孜州有7个县完成了长途通信光缆线路的架设。目前,州内的康定、泸定、丹巴、道孚、炉霍、甘孜、雅江、理塘 、乡城、稻城等l0个县的长途通信实现了传输数字化,其余8县也将在今年内开通光缆传输。甘孜州在建设现代化有线传输网络的同时,还陆续建成了康定、甘孜 、理塘、巴塘4个卫星地球通信站和德格、石渠、白玉、新龙、得荣、色达、九龙7个应急卫星地球站(VSAT),并在l999年底增开设备和电路,使卫星电路总数达到50条。目前州内长途通信正逐步向数字化、多元化的方向过渡。

与此同时,市话通信网技术层次迅速提高。1992年,甘孜州局采取引进二手设备作为过渡的方式,开始州内各县的市话改制工程。到l994年,在四川省邮电局和内地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兄弟局的支援下,一并完成了德格、石渠、白玉、新龙、色 达、甘孜、得荣、乡城、稻城9个县局的市话改制工程。此后,又自筹资金,完成了其余9县市话改制工程,全州县以上城市终于全部实现了市话交换自动化。1995年底,康定电话号码升7位,州内市话通信能力大为增强。1996年至1999年又相 继完成了州内各县的市话改制、扩容工程,全州市话交换全部实现数字化、程控化。去年底,全州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7000门,已基本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

农村电话建设速度加快

近年来,康定的姑咱镇、新都桥镇、道孚的八美镇、泸定的冷碛镇、磨西镇以及海螺沟风景旅游区实现农话中继光缆传输,同时进行了农话交换点改制扩容工程。去年底,全州301个乡镇(不含县府所在镇)中通电话的乡镇达到236个,占乡镇总数的78.07%。其中有75个乡镇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全州农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700门。随着长途通信光缆和一些高新技术、现代化通信手段进入雪域高原,l997年,康定可视会议电话开通,之后,在已通光缆的10县4镇和泸定海螺沟风景旅游区开通了数字移动电话, 在11县3镇建成l4个无线寻呼机站,陆续开办了分组交换、DDN数据通信、“169”计算机多媒体通信等电信新业务,并得到快速发展。

通信能力增强,电信通信水平、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截至l999年底,全州城乡电话总数达到24l37户,电话主线普及率由1952年的0.003部/百人上升到2.77部/百人,城市电话主线普及率由1952年的0.02部/百人上升到16.35部/百人。

在抓好通信建设和业务发展的同时,甘孜藏族自治州电信局还十分重视甘孜电信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目前,全州电信职工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职工总数的4.35%;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66人,占职工总数的57.96%;少数民族职工350人,占职工总数的43.53%;一批少数民族同志走上了州、县电信局和州局部、室领导岗位。各级领导干部中少数民族23人,占总数的58.9%。 在长期的共同工作和生活中,藏汉职工同心同德,忠于职守,为发展甘孜藏区的通信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甘孜康定甘孜州
《康定情歌》用文艺镌刻山下的不朽恋歌
守望绽放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康定:酒,或散文诗(随笔)
康定行吟
新时代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