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不可能“长乐”

2000-06-12 13:04
海外星云 2000年23期
关键词:蛇头长乐福建

偷渡之乡“长乐”

今年6月18日,58名中国福建偷渡客在英国多佛港被发现集体闷死在货车里,举世震惊。惨案中的死者大都来自福建长乐,那里因偷渡成风而出名,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偷渡大案大都与长乐有关系。

1993年轰动全美的“金色冒险号”,满载260名福建长乐人偷渡美国,但搁浅,造成10人落水死亡。

今年4月,在香港落网的蛇头郑翠萍(人称萍姐),她的主要客源即来自福建长乐。曾有4名福建人乘坐一只价值59美元的小筏子,企图穿越尼亚加拉大瀑布偷渡美国,结果4人全部死亡,据说,就是这位现年51岁、其貌不扬的萍姐导演的。早在1991年,美国参议院就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郑翠萍所主持的偷渡网价值高达3000万美元。10年间,她共组织了3000多人偷渡。

在长乐县,青壮年都远走他乡,只剩妇孺务农,四川和湖南的民工却愿意每月挣400块人民币,纷纷种起了长乐田,并在那里盖起了房子。

偷渡 50亿英镑的生意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每年有30~50万偷渡客登陆欧洲,使欧洲的非法移民人口高达300万人。非法移民人口占了全球移民人口的1/8~1/4,可见,世界各地的偷渡活动已到了视法纪如无物的地步。

惨案发生后,英国朝野也为之震动,首相布莱尔和内政大臣斯特劳立即做出强烈反应,表示将全力清除蛇头的邪恶活动。欧盟峰会也中断议程,专门起草联合声明,表示将严厉打击非法偷渡。

据说,偷渡人蛇到英国的生意,每年可达50亿英镑(约76亿美元)。中国人蛇到英国,每人要负担2万英镑的偷渡费,其中部分须在偷渡前交清,其余部分到英国后再连本带利分期付给蛇头,通常要苦捱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偿清,若不能如期偿还,蛇头就会将人蛇囚禁、毒打甚至杀害。人蛇到达目的地后不是脱离苦海进入天堂,而是麻烦刚刚开始。

人人都有一部辛酸史

李丹英今年19岁,3年前偷渡到英国,在中餐馆打工,不久便怀孕了。一个律师出主意,安排她在分娩前到爱尔兰乡村居住。那里的环境很糟,又臭又脏,但她的儿子在爱尔兰出生,就能得到爱尔兰国籍。

生下孩子返回英国后,李丹英的身份不同了,待遇自然也不同,因为孩子的国籍,她可以有居留权。孩子出生之前,她只有粮票,现在每周可以获得50英镑的儿童津贴及单亲津贴,够日常消费,且英国政府为她提供免费住房。

据闻,偷渡者一般先坐火车到俄罗斯,再坐卡车或公共汽车到达英吉利海峡港口,最后再坐集装箱货车进入英国,其间经历千难万险,整个行程约需半年至一年。

阿豪今年29岁,半年前花了25万人民币偷渡,他先从福建乘机到香港,在那里,蛇头分给他一本南斯拉夫护照,途经中东杜拜转机。他满心以为从杜拜经南斯拉夫,就可直飞英国伦敦了。孰料,到南斯拉夫只是苦难的开始,当地接应的蛇头带他们翻过山野和穷乡僻壤,有些地方好像打过仗,弹痕处处,听人说是科索沃。

他们一行人昼伏夜出,同行有一位身体虚弱者,途中一命呜呼。还有两名福建的妙龄少女,样貌不错,带队的蛇头常对她们动手动脚,到伦敦后,听说其中一人沦为妓女,处境很悲惨。

几个月后,他们终于坐货柜车成功混进英国。起初,阿豪在伦敦唐人街流连,希望尽快找到工作。他在福建福清市算是富家子弟,到了英国后却沦为下等人。他曾在中餐馆工作,但香港老板极度鄙视他,经常大声训斥他。他一度想自杀,但后来想一想,还是辞职另谋出路了。

阿豪说,他在英国西部不列士图市有一名与他同龄的老乡,因不堪受辱而杀死老板全家,现正在受审。

沦落底层难以自拔

有的偷渡者为了偿债,加上滞留地的刑法宽松,干脆充当蛇头,再拉些同乡出来赚取佣金,或加入当地的黑社会,从事贩毒走私的不法勾当。

人蛇中,年轻女子往往沦为妓女,在伦敦华人开设的俱乐部操皮肉生涯,据说每次交易都可获70英镑,但部分须交给蛇头抵债。身强力壮的男子则到餐馆打工,是华人餐馆主要的廉价劳动力。近期因为伦敦的劳工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很难找到工作,许多移民便流向伦敦以外的小城市,一直失业的移民则在伦敦的华人社区游荡,他们三五成群,咬着香烟蹲在地上,行为不雅,路人侧目。

在伦敦唐人街派发传单的阿芳,到英国19个月找不到固定工作,有时傍晚拿张折叠椅,招徕外国男性游客,替他们按摩,10多分钟赚5英镑,如果客人多,收入倒还不错。但由于她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有时弄得客人痛楚不堪。干阿芳这一行当的移民越来越多,唐人街商人不胜其烦,向当局投诉影响市容,警察偶尔来修理一下,但警察前脚走,这些人后脚又继续他们的“健康服务”。

九死一生为发财?

人们大多认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福建偷渡活动屡禁不止、前赴后继的主要原因:组织偷渡有暴利可图,令不法蛇头铤而走险;外国高工资高收入的神话,诱惑不少男女不惜以身冒险;一些偷渡客发了财,衣锦还乡,成为当地人“效法”的榜样犉凭傻拇迓淅镉型刀煽图幕氐那盖起的豪宅,贫富差距吸引着农村青年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海外。福建人的“向钱看”和“向海外看”不谋而合,偷渡———“归侨”——盖大屋的人生三部曲,在福建变成了时尚。

福州市附近的亭江镇,俨然是一座典型的“现代寡妇村”,村里男人为了使生活富裕,不论老少都争相偷渡到美国。留在村内的妇女也不觉得凄苦,因为她们与偷渡到海外的丈夫或儿子都怀着同一个“淘金梦”,希望浪子有一天可以衣锦还乡。现在,这个镇上到处都是多层洋房,有的还有电梯和游泳池。据说,基本上都是男人们偷渡到海外拼命挣钱,寄回乡间兴建的。

以前,福建人偷渡的目的地主要是美国,但90年代中期,大规模偷渡北美情况曝光后,美国加强沿海巡逻警戒,许多福建偷渡者便将目光移向了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尤其是英国。

当地一年轻人说:“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到海外吃的苦,比四川民工到福建打工还要多。但如果10个人出去,1个人死了,大家还会走。因为在这里没事做,只有走,特别是大家都走了,自己更得走。在福建长乐与福清,只要家里有人在海外,不管有没有钱,别人都会对你另眼相看。否则,就会被人看不起。”

偷渡原因新解:历史惯性

作为沿海城市,福建的经济繁荣,社会相对安定,为什么偷渡风却是全国最盛的?而且总是集体偷渡?有专家新解认为,经济贫困未必是引发福建人偷渡的内因。

福建人口以客闽两族为主,从元代外族入侵中原、明代对外通商密切(郑和七下西洋),到清朝时中国门户被西方打开(大批华人被当作“猪仔”运往西方)的历史中,不难看出客闽两族容易他迁已成为历史的惯性。这种迁移,使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区大批崛起,并成为当地经济拉动力的据点。

客闽人宗族性强,不容易“数典忘祖”,因此,只要国内开放的环境许可,家乡与外界的联系便会频密,互通信息的结果是,呼群结伴、一同他迁的历史惯性便又重现。中国改革开放后更是如此,不但海外,连深圳也成为客闽人迁移的热点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讲,就不难理解福建人的偷渡现象。(西 夏)

《海外星云》(2000年23期)

猜你喜欢
蛇头长乐福建
那个梦
福建艺术战“疫”
过山风(微篇小说)
蛇头与蛇尾
一片冰心育桃李 六秩弦歌谱华章——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简介
一片冰心育桃李 六秩弦歌谱华章——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简介
“最美长乐”喜迎党的十九大摄影展获奖作品
穿越撒哈拉的“蛇头”(下)
穿越撒哈拉的“蛇头”(上)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