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的军事外交部署正出现战后以来最深刻的变化。美国国防部一份名为《2020远景》的报告,就表示会彻底改变过去几十年来先重欧洲的方针,将军事部署重心转向亚洲,并暗示会把中国作为主要针对目标。究竟美国的亚太战略部署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中国又如何回应?本文将探讨这一话题。
美国佬想对中国做什么?
自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一直是以欧洲为重心。前苏联解体后,美国的战略部署开始步入后冷战过渡期,其主要目标就是确立美国一极霸权,对付那些所谓不合作的地区性"流氓"国家,为此美国特别强调"同时应付两场地区战争"的军事方针,务求令美军有能力同时在波斯湾及朝鲜半岛作战。
然而随着中国迅速崛起,白宫智囊组织两党国家安全小组,在展示21世纪国家安全蓝图时已指出"两条战线策略"已经过时。事实上,美国近来正明显积极调整全球战略,对中国做出针对性部署。
大体而言,美国的新战略就是一方面利用亚洲国家(特别是日本和印度)对中国壮大的疑虑,借助甚至鼓励他们合作牵制中国,另一方面则逐渐改变过去以强权姿态在区内进驻军队的作风,以较平等的伙伴合作模式,维持在东北亚的军事势力,并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形成一个牵制中国的非正式机制。至于军事方面,白宫则希望通过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确保在核震慑能力上拥有绝对优势。
认定中国为头号假想敌
近期美国高官的言论和多份政策文件,便揭示了这个战略部署变化。美国国防部的《2020远景》报告,便以不点名方式,强烈暗示中国将成为美国头号假想敌,并认为美国应全方位调整其军事外交方针;另外,美国东亚区军方总司令布莱尔更提到美国将全力鼓励区内盟国加强军事合作,通过地区性联合军演等方法,"应付区内危机"。
与冷战时代不同,美国现在很难以什么"捍卫自由世界"的意识形态理由,作为"硬围堵"中国维护美国霸权的借口,何况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恐怕没有国家(包括美国本身)愿意牺牲本国经济利益去跟中国全面对抗。美国避免宣之于口地以中国为首敌,原因亦在于此。此外,由于韩国、泰国以至日本等地的民众都潜在着反美情绪,不大喜欢美军,加上美军太高调地插手东亚事务必将惹来各国反感,故此美国也不可能直接加强亚洲驻军,对中国做出冷战式围堵。
实行"软围堵"鼓励牵制
明目张胆地针对中国,只会激起中国的反美情绪,对美国并无好处,故此美国只能采取"软围堵"策略,鼓励区内国家联手牵制中国。对美国而言,日本和印度正是最好搭配,皆因日印两国都与中国存在领土主权争议,另外这两国均对扩大地区事务影响力颇有野心。
与美国军事关系密切的日本,对中国的忌惮近年已颇为明显。美国东亚事务国家研究局的亚洲政策研究所所长梅农便指出,作为全球第三大军费开支国的日本,为了牵制中国,未来可能朝三个方向走,即争取与俄罗斯结盟,加强协助台湾扩军,以及与同样忌惮中国的印度缔结某种松散的战略联盟。
印度想在地区称雄的野心从其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一意孤行研制核武器的言行清晰可见,但仅凭自己的力量很难有所作为,它也需要所谓的战略联盟。梅农教授表示,最有可能成为印度最主要盟友的,就是日本,因为从战略观点看,日本和印度一个在中国之东一个在中国之西,将逼使中国军队难以同时兼顾,必须分散部署。
日本、印度4月底提出跟同样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越南,一起在东南亚举行反海盗演习,正是三国加强军事合作的重要一步。
维持东北亚驻军成为要务
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重要军事伙伴除了澳大利亚、日本,还有韩国,驻日美军达5.9万,驻韩美军也有3.7万。但随着朝鲜半岛局势日渐缓和,美国将失去在东北亚继续驻军的借口,导致东北亚的地区势力天平,由倾向美国转为倒向中国,是以目前美国已将设法维持在东北亚驻军,列为长远重点目标。
近来,韩国与美国的关系已出现微妙变化。过去,韩国一直依赖驻韩美军防范朝鲜。可是一些分析家和韩国政界人士却指出,自从总统金大中力推阳光政策与平壤修好后,汉城的外交重心,似乎逐渐从美国移往中国。
较早前,汉城同时更换了驻美及驻北京大使,新任驻北京大使是前任外长洪淳瑛。派前外长去当大使,在韩国还是首例,这充分反映金大中重视对华关系。相比之下,新驻美大使仅是一位前国会议员---他由于在国会选举中未获执政党提名而不能参选。这个情况,倒像出任驻美大使是"安慰奖"。
另外,"两金"峰会拍板后,韩国外长李廷彬亲赴北京简报并谋求协助,但派往华盛顿简报的却仅是副外长级人员,据报美国方面对此重中轻美的安排一度颇为不悦。
梅农指出,随着朝鲜、韩国修好,美国便会失去在朝鲜半岛继续进驻的理由,而驻韩美军一旦撤出,更将引发骨牌效应,令华盛顿连维持驻日美军也遇到缺乏理由的麻烦。是以美国或许乐见两国改善关系,但却不一定想看到全面和解甚至实现统一。在这个情形下,韩国自然得找中国帮助。
由于东北亚长远局势发展对美国未必有利,现时美国已开始未雨绸缪地准备重新协商在东北亚(日韩)维持驻军的问题。
借军演积极重返东南亚
在越战结束25周年以及美军撤出菲律宾基地将近10年后的今天,美国最近明显积极部署"重返"东南亚。
于去年达成《军队造访协议》的美国和菲律宾,最近便举行了多年来首次联合军事演习"巴利卡唐2000"。
一名美军将领称,美军与菲律宾的新一章关系,或许可为东南亚区立下一个范例模式---美军日后不会建立那些有保龄球场和美式快餐店、当地人不准内进的"小美国"式驻军基地,而是通过频频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训练双方军队合作完成各种任务,由较小规模的救灾行动以至全面的战斗。该将军解释,重要之处不是(在菲律宾以至东南亚各国)建立永久军事基地,而在于遇到事故时可使用有关国家的设施,以及能够与当地军队合作。
除了恢复美菲军演外,美国也积极拉拢其他东南亚国家与美军加强合作。举例说,由于印尼军队涉嫌镇压残害东帝汶平民,美国曾于去年中断与印尼的多方面军事合作,然而由于印尼在东南亚的战略地位实在太重要了,最近有消息指出,美方将尽快恢复跟印尼的军事合作交流。
另外,美国和泰国也举行了代号为"金眼镜蛇"的联合军演。美国军方甚至借着科恩今年初访问越南,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的反应,为发展军事合作铺路。科恩是越战以来首名访越的美国国防部长。
同样,美国已谋求与区内传统盟友澳大利亚加强军事联系。为了结集这股可用来牵制中国的力量,美国更于4月初,提议和泰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共同举行名为"团队挑战"的多边军演。虽然美方强调演习会以灾害救助合作为主,然而美国意图借此发展起一个非正式的军事合作机制,其用心也颇为明显,难怪多个东南亚国家,都对建议反应谨慎。
中国:"睦邻为上"为上计
针对美国积极推行的"软围堵"策略,中国最佳的回应策略就是"睦邻为上"。
有关报告指出,中国的周边环境存在着一条"V"字形的热点线,一边是从中亚地区沿阿富汗、克什米尔、中印边境和中越边境向东蔓延,另一边则是自北向南延伸,从日俄北方领土之争、日韩竹岛之争、中日韩大陆架之争、中日钓鱼岛之争、台湾问题,以至南海水域的主权争议。
热点多多埋伏定时炸弹
这些热点,很多都与中国有关系,可能成为中国与邻国发生摩擦猜疑的问题;一旦这些热点爆发危机,中国势将卷入其中,并给美国以"世界警察"姿态介入的借口。事实上,近期美国在亚洲所搞的外交军事战略部署,正是利用前述的潜在危机热点,拉拢相关国家制衡中国。
对中国而言,强化军事装备虽是应付可能卷入上述地区冲突的重要部署之一,然而不少专家认为,要长远改善中国的安全环境,真正治本的方法,还是要减少与邻国安全关系中的对抗因素,增加合作互信,实行以睦邻为上。
中国积极拓建近邻邦交
中国近来正积极谋求与邻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加强关系。去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便借着亚太经合会议之便,走访了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也亲访了北京。
近期,北京方面便先后接待了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以及印度总统纳拉亚南。经常就南沙问题向中国摆出强硬姿态的埃氏,在这次首度访问中国的行程中,便跟北京方面签署了联合公告,双方均承诺以和平讨论方法,解决南沙岛屿主权争议,并同意不做出可能令局势恶化的行动。埃氏还形容,协议是发展中菲关系一个里程碑。至于纳拉亚南以印度1998年核试后首位印度元首姿态到访,也显示两国寻求改善关系。
另外,中国近期也与印尼签署谅解备忘,加强政经合作,中泰军事高层也于近期会晤,讨论加强合作事宜。事实上,在谋求与印度及东南亚各国发展关系上,中国绝不比美国逊色。虽有分析家指出,中国与印度猜疑甚深,然而在改善美印关系上,白宫所遇的障碍也不见得少---印度与美国在经贸问题上,仍不时有争拗,当地民间反对美国文化入侵情绪也颇强。
东南亚左右逢源
日本国际关系学者林罗宾还指出,由于印度曾在80年代支持越南在东南亚扩张势力,故一些东南亚主要国家都对新德里存有疑虑,若美国大力鼓励其介入东南亚事务,可能只会招来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反弹。
泰国政治学者泰差里也表示,虽然美国可借助与曼谷政府的较强军事合作关系,利用泰国作为中间人,谋求跟缅甸、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国加强关系,但目前就连泰国民众的反美情绪也在日益升温,很多泰国人对1997年金融风暴时美国拒绝施援还很愤怒。这点肯定对美国不利。
随着东南亚战略地位日益提高,东南亚各国显然也不会盲目倒向中美任何一方,而是同时跟双方打交道,左右逢源。
美国海军联合菲律宾海军,进行军事演习。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