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美
在婴儿早期,通过母-婴之间的交流,母亲已经将文化的价值传递给婴儿。如正在忙着家务的母亲要求孩子自己去玩,美国的母亲往往会说"你去玩吧",日本的母亲可能会说"你自己在房间里玩吧",中国的母亲则更多地会说"你自己在房间里玩,当心一点,不要弄坏了东西"。相比之下,美国的母亲鼓励孩子独立,而日本和中国的母亲更强调安全。因此,父母通过与孩子点点滴滴的言语交流,不知不觉中传递着各自的价值观念,包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不提倡的,等等。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特别是孩子的第一位德育老师。
但是,做父母的常常会对孩子"提出"自相矛盾的要求,如一方面要求孩子说话有礼貌、讲道理、尊重他人,另一方面自己对孩子说话时总是采取命令的、不尊重孩子的、甚至没有礼貌的方式,因此往往导致教育无效。事实上,想让孩子讲道理父母自己首先就应该讲道理,而不是跟孩子讲大道理;想让孩子尊重别人,父母和孩子说话时首先就应该尊重他/她;想让孩子有礼貌,父母首先就应该对孩子说话有礼貌,而不是恶声恶气地或歇斯底里地。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似乎能接受孩子的任何行为反应,而且总是给予关注、强化和鼓励,甚至是无条件的,因此刚学会说话的孩子都是很友好、很温柔、笑眯眯地。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这种天性好象也逐渐丧失了,并开始较多地指责和批评孩子,有时态度和语气都很恶劣,于是在你的孩子身上很快就可以发现你自己的影子,但很多时候孩子又会因此而受责备,如此恶性循环。
又如有的父母内心希望自己的孩子逞强能干,不被别人欺负,因此,每当自己的孩子欺负了别的孩子时,虽然表示不应该如此,但往往还会笑嘻嘻地走到孩子身边,抱着孩子并温和地对孩子说:"怎么能打人呢?"其实孩子从父母这般温和的言语中早就发现:"这是可以的,至少不是很严重的",因此,以后还会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所以,孩子的所作所为往往是成人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当然不只是父母的。
因此,有一点显得特别重要,容不得孩子吃亏的父母往往自食其果,因为错过这些重要的引导孩子人际交往的机会,其后果是孩子不能遵循交往规则,不懂得与人友好相处,自然在人群中不受欢迎,甚至被排斥,从而影响孩子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孩子很多时候是通过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学会为人处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吃亏就是便宜"一点也没错。常见父母因为孩子之间的冲突而相互责怪、谩骂,可以想象他们此时此刻能传递给孩子的又是怎样的价值观?
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我们谈到住宅小区内十字路口有两辆汽车相撞,并认为小区门卫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规定出租车不能进小区,不料正在认真吃饭的儿子冲口而出:"那上次你们为什么要让出租车开进来呢?"顿时,我们哑口无言,只能承认自己以前做得不对。可是,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而我们为人父母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着自相矛盾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