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锐 王颂
出身贫寒的黑人姑娘
贝丝·考莉曼生于1892年,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包括她自己在内共有13个孩子。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很低,不会写字。她成长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叫亚特兰大的小镇上。当时那里只有一所条件很差的学校,它只有一所房间、一位同时教着8个年级学生的教员。那时的美国黑人女孩几乎是不上学的,因为他们长大以后也只能围着孩子们、厨房、教堂转。
当时那所唯一的学校不仅教学条件差,而且不论何时,只要是田边地头有活要干,学校的大门就得关闭。她父亲在她9岁时离开了人世,这对她家本已很艰难的生活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时绝大多数黑人家庭是由男性主持,而她家十几口人只有靠着母亲一人来维持,真是太困难了。
贝丝的母亲苏珊是一位在白人家中打杂的仆人,也是一位明白事理、性格坚强的母亲。她不但坚持供孩子们上学,还用良好的礼貌举止教育孩子们,她经常把捡到的书拿给孩子们读,还要求他们大声读给自己听,她由衷地希望出身贫贱的黑人姑娘能摆脱这种命运。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苏珊遇到了在华盛顿开办美籍非洲人刊物的几位作家,经过和他们攀谈,她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回到家中,她鼓励自己的孩子们:“只有走出家门,出去闯闯,才能有所作为!”
在母亲的鼓励和严格要求下,在贝丝还是个孩子时,就曾暗自发誓:“一定要做出些事情来!”但直到1919年她才定下来自己要干的“事情”。当时她27岁,在芝加哥住了大约5年时间。当时,她的哥哥约翰刚从战场上回来。她是一家理发店里的修指甲的小工。她一边学习法语,一边接受了飞行员的身体检查,结果顺利通过。后来,据贝丝回忆,她从未怀疑过自己的成功。艰苦的飞行求学路
在美国,当贝丝·考莉曼第一次提出学习飞行时,没有一位白人教练员愿意教她,她曾花了半年时间寻找教员,但一无所获。她的求学经历,曾被当时在纽约发行量很大的一本大众化的美国黑人报纸——《阿姆斯特丹》的一位编辑评论了一番,引起了一些黑人团体的关注。
不久,一位名为《芝加哥辩护者》刊物的发行人兼编辑罗伯特·阿波特,又撰文介绍了贝丝·考莉曼和其他美国籍黑人,并成为贝丝的朋友和坚定的支持者。当得知在美国无人愿教贝丝飞行时,罗伯特鼓励她:“去找一个能教你飞行的国家!”贝丝决心去法国求学。 贝丝·考莉曼选择学习法语的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不仅仅是因为法国是当时世界航空业的领先者,而且更重要的是法国有许多黑人参政,他们愿意接受美国黑人的学习。
贝丝用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加上一点点亲戚朋友借给的钱,进入芝加哥的一所语言学校。从那里,她迈上了去法国之路。
其实,她的赴法飞行求学之路并不轻松。最初,两所法国飞行学校没有接收她,那并不是由于她的肤色,而是她的性别。因为当时已有两名女性飞行员在飞行训练中丧生,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摊上第三个。在飞行训练中,贝丝·考莉曼也曾经历过一次可怕的坠机事故,虽然她身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但她从未放弃过学习飞行。
1921年6月15日,这是贝丝·考莉曼终身难忘的一天。经过了7个月的艰苦学习与训练,这一天,在法国的克罗托易飞行学校,贝丝坐在一架法国“纽波尔”双翼飞机中。这是由夏尔和爱德华·波尔兄弟设计和制造的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批接近流线形并采用现代翼型的飞机之一。这种布蒙机翼的飞机看上去似乎不太牢固,它装有一台20马力卧式双联“纽波尔”发动机,速度大约为129公里/小时。在座舱里,木质操纵杆的手柄已被贝丝出汗的手弄得发滑,但贝丝全然不顾,不断地告诫自己:“稳住!”。她一次又一次地踩试自己脚下的脚蹬,以试飞机方向舵,然后,缓缓地松开刹车,飞机终于平稳地飞上了蓝天!
当飞机爬升到15米的高度时,贝丝操纵飞机环绕5公里的直径飞行了两圈,这是在完成常规的检测飞行。然后又作了一个8字形飞行,向考官们展示了自己的驾驶技巧,最后以平稳着陆结束。这位美国黑人姑娘自豪地在法国上空完成了飞行考试。
贝丝·考莉曼不仅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飞行驾驶证书,而且创造了历史记录,成为全世界第一位非洲籍美国黑人(包括男性与女性)飞行员。她获得的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发给的国际通用的航空驾驶证书,这份FAI证书已被永久地陈列在芝加哥非洲籍美国黑人督萨堡博物馆中。与贝丝·考莉曼同时代的大名鼎鼎的另一位女飞行员阿美莉娅·埃尔哈特,在1922年时还未能获得这种航空驾驶证书。
贝丝·考莉曼的壮举极大地鼓励了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后来成名的第一位美国黑人女宇航员詹姆逊(Jemison),就是以她为榜样努力奋斗而成功的。
献身航空事业
1922年初,贝丝·考莉曼又第二次赴法国,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飞行技能。曾经支持过她的那位《芝加哥辩护者》杂志的编辑罗伯特非常赞赏她的举动,并给她起了个绰号“贝丝女皇”。贝丝返回美国后,罗伯特于1992年9月3日为她安排了第一次飞行表演。10月间,她又南下去进行了一系列飞行表演,观众约有两万多人。从那里返回芝加哥后,她又为家乡的父老兄弟表演了飞行。
芝加哥的飞行表演是在查克伯德机场进行的,该机场是现在芝加哥机场的前身。当时该机场和表演用的飞机都是大卫·毕克的,这是一位白人,但他并不介意贝丝·考莉曼的肤色,还邀请了贝丝的母亲、三个姐姐和外甥前往参观。这位大卫·毕克先生后来成为美国空中航线飞行员协会的总裁,并且一干就是30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贝丝·考莉曼分别在俄亥俄州和德克萨斯州进行了多次飞行表演。不幸的是,在一次飞行中,因发动机在190米的高度突然停车,飞机掉了下来,贝丝虽然获救,但却摔断了三根肋骨和一条腿。许多人认为她的飞行生涯到此结束了。了解她的母亲却坚定地说:“这只是开始!”果然,贝丝·考莉曼只在医院里躺了3个月,便又重返蓝天。
贝丝·考莉曼深知黑人当时在美国的地位,所以,她的最大抱负就是“把‘汤姆叔叔的小屋发展成为一所飞行学校”,以吸引更多的非洲籍美国人加入飞行行列。为此,她四处宣传,所到之处,她竭尽全力地帮助当地从事这项工作。在德克萨斯和奥兰多进行飞行表演时,参观券上居然印着“仅供白色人种参观”的字样,为此贝丝断然拒绝了这类表演,以此来表示自己与黑人同胞们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在贝丝的一再坚持下,成百上千的黑人终于看到了自己出色的飞行表演。
贝丝·考莉曼经历了性别、种族的歧视,甚至坠机的考验,可没人能想到最后竟在一把扳手上出了大事。
那是在1926年4月29日,在佛罗里达的杰克逊威尔的一个机场,贝丝偶然获得了一架寇蒂斯JN-4D“珍妮”飞机(这种教练机是战争剩余物资,战后在美国各地从事飞行表演生意的飞行员中有许多人用它),她对这种飞机并不熟悉,但依然决定进行第二天的飞行跳伞表演,因为贝丝已多日没有领到工资了。配合她一起飞行的是威利曼·韦尔斯,他是一位飞行员,是从德克萨斯一个机场赶到杰克逊威尔的。他曾经在飞行中,因飞机出现机械故障而两次迫降,均告成功。
第二天早上,威利曼·韦尔斯坐在前面操纵飞机,准备进行跳伞表演的贝丝坐在后面。由于无法看清飞机两侧和地面,贝丝就解开了自己身上的安全带。当飞机飞到489米高度时,装备在飞机上的一个固定扳手突然脱落,造成飞机失控,并很快掉到300米高度。当时的飞机都装有这种扳手。接着,飞机开始滚翻,连续的滚翻使未系安全带的贝丝·考莉曼当场坠地死亡。威利曼·韦尔斯虽然竭尽全力进行挽救,但飞机仍未逃脱坠毁的厄运,他本人也不幸身亡。
贝丝的遗体于5月5日运回芝加哥,并在杰克逊威尔和奥兰多举行了悼念仪式。一支属于伊利诺依州国民卫队的、由非洲籍美国黑人组成的第八支队专程赶赴现场出席了仪式。贝丝·考莉曼被安葬在伊利诺依州阿斯泊城附近的林肯公墓。她站在自己飞机前身穿飞行夹克的照片就镶在那1.5米高的红色花岗岩墓碑上。
从1931年开始,几乎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都会有一些飞行员和飞行爱好者们自发地聚集在贝丝·考莉曼的墓碑前,一些低空飞过的飞机也会洒下花朵,以怀念这位出色的黑人女性飞行先驱。
在30年代中期,一位美国黑人企业家和飞行员威廉·J·鲍威尔,在美国一些地方成立了几个航空俱乐部,他们都是以“贝丝·考莉曼”而命名的,这些俱乐部都成了吸收美国黑人参加飞行的有效场所。这位美国黑人深情地说:“正是贝丝·考莉曼使我们克服了比种族歧视更大的障碍,战胜了我们内部的巨大困难,得以好梦成真,她为非洲籍美国黑人在美国学习飞行乃至创业立了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