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德发
相信人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风和日丽的天气使人精神振奋,高温高湿的天气使人感到闷热、烦躁,而寒风凛冽的天气又往往使人感觉畏缩和沮丧。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调节与舒适感,除与温度密切相关外,还受到诸如大气湿度、风向、风速、光照、大气压力等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为了评价自然大气环境对人体舒适感觉的综合影响,气象学家结合气候特点和人群情况,在对地区的历史气候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和分级指标,每天在报纸、电视和因特网等媒体上发布“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
就上海地区而言,人体舒适度指数从0至大于89共分为十一个等级,舒适度指数越低,表示人体对外界的感觉属冷不舒适;舒适度指数越高,则表示人体对外界的感觉为热不舒适;只有当舒适度指数在51~79的范围内时,人体的感觉是舒适的,或者说大部分人的感觉是比较舒适的,具体详见右表。
当然,人体舒适度指数和人体对外界舒适的感觉程度是针对一定人群的总体而言的。不同的民族、人种、居住地理环境、体质、生活习性、服饰的人群,对外界的舒适感觉是有差异的,但就总体平均状况而言,是有代表意义的。它比单独使用气温、湿度等气象因子来衡量人体舒适感觉就更直观和更全面。
根据预报发布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我们可以全面、合理地来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当外界环境气象条件使你感觉不很舒适或很不舒适时,可以采取措施,适当保养,以逸待劳,避免不良环境条件的刺激。例如,1997年夏季,北京市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高温天气,气象部门及时发布人体舒适度指数预告,指导人们防暑降温,安排好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的作息时间,受到大家普遍的欢迎。而当外界环境气象条件让你感觉振奋、舒适时,那就应该抓紧时机工作学习,发挥最大的潜能,以期获得最大的收获和最高的效率。
“舒适度”指数预报可以提前告诉你,今天是否会感觉舒适,并指导你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让环境变得更舒适,你的生活也变得更舒适。
大众医学200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