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
常遇到病人提出这样两个问题:“我的牙齿容易被蛀蚀,怎样才能使牙齿坚固起来呢?”或“我尚未到50岁,牙齿就出现缝隙,吃东西用不上力,如何能改变这种状况呢?”这两个问题都是咨询使牙齿坚固的方法,但其内涵却不同。前者是牙齿本身的组织结构,而后者则是牙齿在牙槽骨中的稳固性。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人一生中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的形成始于子宫内胎儿的颌骨中,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到2足岁时20只乳牙出齐。恒牙的形成在出生后幼儿时期,从6~7岁时第一恒磨牙(六龄齿)萌出,到14~15岁时乳牙、恒牙替换完成。从牙齿组织结构来说,乳牙取决于母亲的营养和健康状况,而恒牙则与出生后幼儿时期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有关。如果幼儿时期发生高热,某些营养物质缺乏或患有遗传性疾病,恒牙的组织结构就会出现缺陷,如牙冠表面出现钙化不全的斑纹等。所以,要使牙齿的组织结构坚固,要注意孕妇、幼儿的保健。
牙齿萌出后,一直处于口腔唾液的包围中,牙釉质表面黏附着含有细菌的牙菌斑。当人频繁地摄取糖时,牙菌斑中能发酵糖的产酸菌分解活跃,将糖发酵成酸而侵袭牙釉质,使之破坏而发生龋病(俗称蛀牙),破坏牙齿的坚固和稳固。为防止龋病的发生,需要加强口腔卫生措施,刷牙可机械性地减少牙菌斑的堆集;使用含氟牙膏,能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氟化物可在牙齿表面形成高矿化层,从而增强其“抵抗力”。
影响牙齿坚固的另一个因素,是牙齿在牙槽骨中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牙齿有极细微的动度,以承受咀嚼力,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当牙菌斑或牙石堆积较多时,可刺激牙龈发生炎症,炎症如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导致牙槽骨受损,牙周纤维被破坏,使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减少,牙齿松动起来。牙齿松动常出现于早期牙周炎急性发作期或晚期牙周炎。牙周炎早期如能控制急性炎症,牙齿则能恢复正常的稳固;一旦发展到晚期牙周炎,即使局部炎症得到控制,牙齿的松动情况却不能得到改善,这时就需要到口腔科治疗,包括采用牙周手术、夹板固定等方法,以控制炎症、稳固牙齿。
因此,要维护牙齿的稳固,还需注意牙周组织的健康。在牙周病初起时,就要“防微杜渐”,采取有效措施,否则到有明显的“龈肿齿摇”时,已是晚期牙周炎了。要每天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牙龈色、形、质上的细微变化,正常的牙龈为粉红色,紧贴牙颈部,有韧性;发炎的牙龈呈红或殷红色,边缘水肿,松软无韧性,尤其在咬食物或刷牙时,牙龈会出血。有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以早期治疗,防止牙周炎的发生。定期口腔检查也是重要措施,这样能早期发现、治疗龋病和牙周病,以保障牙齿的坚固和稳固。
在维护牙齿稳固方面,我国自古就有叩齿的方法,使上下颌牙齿轻微的咬合,可增强牙周韧带的功能和牙齿稳固,平时不妨多做做。
大众医学2000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