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树
美国摄影家菲利普·哈尔斯曼(1906-1979)出生于拉脱维亚,1928年移居巴黎,开设时装和人像摄影室,1940年,菲利普·哈尔斯曼移民到美国并开始为《生活》杂志工作。他的作品在《生活》杂志的封面上刊出一百多次,是作品被用于《生活》杂志封面的最多的摄影家。因为对心理学的兴趣,菲利普·哈尔斯曼渐渐把摄影创作集中到肖像摄影上。他的肖像作品都有极清晰的分辨率,但更重要的是,菲利普·哈尔斯曼抓取人物内心精神的能力。1972年,他出版了题名为《目光和洞察力》的肖像摄影作品集,这里选出的艾伯特·爱因斯坦肖像就是其中一幅,菲利普·哈尔斯曼还讲述了他拍摄这幅作品的经过。
我是非常崇敬艾伯特·爱因斯坦的,他是我拍过的名人中我最崇拜的一位。这不只是因为这位天才创立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公式,而且他也是一位少有的有理想主义的杰出人物……。
怎样才能在拍摄爱因斯坦时抓住这样一位人物的精髓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子里思考着,而且时时让我感到这一拍摄工作的难度。到了1947年,我终于鼓起了勇气,在我访问了多次爱因斯坦之后,带上了我的相机和少量几台泛光灯。我们喝了茶,我问爱因斯坦能不能给他拍照片,并得到了同意。我就在爱因斯坦的书房里架起了灯光设备,教授已坐了下来,开始了他的数学计算,一切都显得十分平静。我拍了几幅照片,一般而言,爱因斯坦是不喜欢摄影师的,他把他们称为“光猴”……。
突然,爱因斯坦抬起头来看着我的相机并开始与我讲起话来。他讲到他为他创立的E=mc 公式感到绝望;他给罗斯福总统的信导致了原子弹的试验成功;他的科学研究成果造成了那么多人的死亡。爱因斯坦问:“你有没有读到,美国声称他们现在要在俄国投原子弹,要赶在俄国人制造出更先进的原子弹之前先下手?”我全身心地感到,这位充满同情心的科学家因他把自己的知识交到了政客手中,而帮助他们造出了这个恶魔一样的杀人武器而充满了痛苦。
爱因斯坦沉默了,他的眼睛充满了悲哀,还有疑问和责备。
这一刻的景像几乎让我惊呆了,我极力控制着自己,按下了快门。爱因斯坦抬起头来,我问他:“所以,你从不相信会有什么和平?”
“从不!”,他回答说,“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战争。”
要让摄影师自己来判定自己的作品有时是困难的。我最先把这幅照片给爱因斯坦的女儿看。眼泪从她的眼里流出来,她说:“我无法讲出这幅照片是多么打动了我。”教授本人则说得更公平一点:“所有的我的肖像照片我都不喜欢,这一幅,我不喜欢的程度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