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桥
诺贝尔奖已经100年了,它辉煌、耀眼、夺目,但是——60万英镑:不足
反映现代科学价值
尽管在百年诺贝尔奖的历史中,它的科学奖98%以上都是正确的,而且其主流是肯定和表彰促进人类和社会进步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命的重大成果和贡献,但是其中也游荡着盛名之下名不副实的阴影,同时也存在并不公正的种种遗憾。
不少科学家认为诺贝尔奖只是授予那些收获者,而不是那些播种者;只给予那些继承者,而不是创始者。不少著名科学家和前诺贝尔奖得主还公开批评诺贝尔奖跟不上时代,未能真正反映当代尖端科学的趋势。
例如天文学及基因研究等近年急速发展的科学备受忽视。
批评者认为,每名获奖者60万英镑的奖金根本不足以反映现代科学的价值,且诺贝尔奖所褒奖的经常是一些令人感到晦涩而又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所谓“新发现”。
还有很多科学家对每项奖最多只能授予3个人感到遗憾,他们指出,事实上大多数科学的重大突破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获奖人数的限制使得很多应该得到褒奖的人被排除在外。
此外,一些批评家认为,科学的重大突破并不是频繁发生的,因此,诺贝尔科学奖没有每年评选一次的必要。
负责审核诺贝尔奖提名及决定得奖名单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也承认,有必要检讨评选准则,以免因曲高和寡而影响诺贝尔奖声誉。
评审委员会正在检讨应否跟随诺贝尔所规定的“在过去一年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准则,以及考虑对科学重新划分范畴。其实,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也曾在1969年增设经济学奖。诺贝尔物理会秘书巴拉尼说,当时委员会曾宣布不会再设立任何奖项,“但这决定是当年的委员做出的,而委员也是在变。”
诺奖:不是科学家奋斗目标
尽管诺贝尔科学奖是最具典型性的科学奖励,而且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但它只是科学社会承认的一种方式,是社会激励系统的一个部分,虽然科学精英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但科学的事业是需要诸多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事业,而且,科学精英的造就依赖于广大的科学工作者的支撑,离开各个层次科学研究人员乃至技术服务人员的努力,科学精英的杰出成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生长出具有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水平的顶尖科学家也是不可能的。
身为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国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在一次记者采访中就特别谈到,得奖不是目的,做科学工作才是目的。他认为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创新。他表示,他不赞成将进军诺贝尔奖作为科学家奋斗的方向。
谁得了不该得到的
按说,诺贝尔奖应该颁给那些“为人类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事实上,和平奖经常明显地掺杂政治因素,提名和颁奖多有争议。为人类做出过重大贡献而诺贝尔奖榜上无名的名人不计其数。如弗洛伊德就没得过它的医学奖,契诃夫没得过它的文学奖。爱因斯坦倒是得了物理学奖,但不是因为划时代的相对论,而是因为他发现了意义小得多的光电效应。
另一些得主是否确有资格得奖都有疑问。1918年的化学奖颁给了弗里茨·哈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了毒气,战争中死于毒气的人不计其数。哈伯自己在战后都感到罪孽深重,1919年11月颁发诺贝尔奖时,几名同时获诺贝尔奖的法国人因不愿意与哈伯为伍而拒绝领奖。一名法国获奖者批评说:“从道德上讲,哈伯根本不配获得诺贝尔奖的荣誉和奖金。”
192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挪威人克努特·汉姆森后来沦为勾结纳粹的反动人物。他甚至堕落到把诺贝尔奖章也送给了希特勒第三帝国的戈培尔。
1938年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珀尔·巴克(著有《赛珍珠》)的口碑一直不佳。多年来,这部书的获奖一直被当作诺贝尔奖评委会判断失误的例子。
1949年医学奖的共同获奖人之一、葡萄牙人伊加斯·莫尼兹的贡献是开创了脑叶切除手术。但行家认为,他在1936年出版的一本关于脑叶切除手术的小册子对手术效果的介绍有夸大不实之词。他说手术不影响患者的智力和记忆,事实上约有一半患者术后有意识和行动上的障碍。
诺奖:见证20世纪科学
自1901年开始颁授,今年刚巧是诺贝尔奖100周年。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其他原因所致的间断外,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诺贝尔的生命仿佛也因诺贝尔奖的存在而延续至今。
今年6项诺贝尔奖金的金额均增加到900万瑞典克朗(折合100万美元),按瑞典币值计算,各比1999年增加14%。
据统计,迄今为止,已有近30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和名人墨客获得了诺贝尔奖。自1957年以来,先后共有6位华裔科学家登上诺贝尔领奖台——1957年,31岁的李政道和35岁的杨振宁同获物理学奖;1976年,40岁的丁肇中获物理学奖;1986年,50岁的李远哲获化学奖;1997年,49岁的朱棣文获物理学奖:1998年,59岁的崔琦获物理学奖。
应该说,近百年的诺贝尔奖对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高科技的发展有特殊意义。科学如果说在19世纪还只是生活的附庸,那么在20世纪却成了生活的第一推动力,诺贝尔奖正是这种变化的见证。
诺贝尔科学奖是被科学社会承认的一种特殊形式。获奖者不但将成为科学界的“超级精英”,而且会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在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几乎从一开始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数量就被作为衡量各国和各个机构科学水平和实力的一种尺度。科学中心从德国转向美国,是以两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数目对比的变化为重要根据的。在80年代之后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所开发的不同国家国际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获诺贝尔奖的人数”(限于物理、化学、心理及医学和经济学,其中经济学奖是1969年增设的)也被作为反映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状况的4个指标的第一个指标。因此,造就具有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水平的顶尖科学家,其意义已经不单纯是对科学家个人的褒奖,而且也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自信心和凝聚力,关系到国家的科学竞争力。
(左雨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