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居礼
迎着新千年的瑞气,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西安市政府主办,西安市文化局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活动于5月25日至28日在西安隆重举行。
西安人民张开热情的双臂,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精英。5月25日晚,西安市政府以迎接外国元首的“入城式”隆重迎接梅花奖演员、中国文联、中国剧协领导、梅花奖评委、各地代表和各大报刊记者采访团。古朴凝重的西安大南门彩灯闪烁,通向城门的青石御道红毯铺地。仿唐仕女们手捧柳枝、净瓶、焚香炉和日月团扇,在动人的仿唐音乐中列队出迎,导引贵宾行至御道广场。接着,又有一队仕女手捧鲜花载歌载舞出迎,引导鱼贯而出的仿唐文武百官和“胡使番臣”们施礼拜迎前来的嘉宾,并向嘉宾们颁发了“通关文牒”。之后,随着“恭请贵宾入城”的众声高呼,所有嘉宾即由掌灯仕女导引,缓步进入瓮城,观赏舞蹈和仕女迎宾造型。而后,又进入瓮城签名留念,登上城墙观赏城楼古迹和城市夜景,直至午夜,依依离去。
本届梅花奖颁奖活动的核心内容是颁奖晚会。5月26晚,西安古都大剧院灯火辉煌,喜气洋洋,颁奖晚会在热烈奔放、慷慨激越的序曲《秦腔主题畅想曲》中拉开帷幕。中国文联、中国剧协的领导李准、李默然、赵寻、刘厚生、徐晓钟、何孝充等和陕西、西安的主要党政领导李建国、崔林涛、张保庆、栗战书、冯煦初、傅继德等出席了颁奖晚会并为39位本届梅花奖演员颁发了奖牌。之后,梅花奖演员共同演出了各自的拿手好戏。晚会共分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为:“南腔北调大荟萃”,演出了黄梅戏、粤剧、豫剧、秦腔、评剧、川剧、晋剧、越剧片段;第二篇章为“轻歌曼舞共缤纷”,演出了歌曲、小品、歌剧片段和芭蕾舞片段;第三篇章为“京韵昆曲领风骚”,演出了京剧、昆曲和戏曲小品等;最后是尾声《秦梅飘香满长安》,由陕西省历届梅花奖演员表演了伴舞戏歌联唱,将晚会推向了高潮。这台晚会构思精巧,编排严谨,既生动活泼而又层次分明。舞台美术以梅花为主题,分别展示了黄河壶口、大唐宫殿、西安高新区等几个代表西安古代与现代文化特征和地域色彩的主要景观,宏伟壮丽,璀灿夺目,与整台晚会浑然一体,有着较高的艺术品位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众位梅花奖演员的演唱,更是精彩纷呈,尽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百花园地的蓬勃生机和丰硕成果,演出中不断激起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为了落实梅花奖颁奖活动“上奖台,下基层”的一贯宗旨,27日上午,梅花奖演员分成三个小分队下基层为西安大学生、企业职工和部队官兵进行了慰问演出。在西北大学演出时,该校图书馆门前的露天舞台装饰华美,成群结队的大学生兴致勃勃地在草坪上静心观看。梅花奖演员的节目非常精彩,令学生们大饱了眼福。许多学生还激动地走上舞台向演员们献花。在西安开关厂演出时,厂房里搭起的表演台布满了鲜花与欢迎标语,上千名前来观看的工人,不断为演员的精彩演唱鼓掌喝彩。演员们被工人的热情所激励,个个都演得特别卖劲,并且一再返场。工人们也满怀兴致地上台与演员进行了联欢演唱。在玉祥门护城河清淤工地演出时,城门外广场亭台上悬挂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慰问红军师官兵”横幅,十分醒目,广场上坐满了列队整齐的千余名清淤官兵,四周也围满了众多的过往群众。梅花奖演员们引亢高歌,一曲又一曲优美动听的京剧、昆曲、豫剧、秦腔,和着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回荡在广场上空。在场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和北京各大报的记者也激动万分,忙拍下了这些动人的场面。
27日晚,梅花奖颁奖活动在西安高新区西部电子城广场举行闭幕式演出。偌大的露天舞台四周,围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梅花奖演员分别演出了莆仙戏、粤剧、湘剧、滇剧、川剧、晋剧、越剧、京剧、歌剧的精彩片段,让西安市民过足了戏瘾。西安的京剧、越剧票友们,也与梅花奖演员联欢演出了他们精心编排的节目。演出现场始终洋溢着热烈而高雅的气氛。不巧的是,当晚会进行到多一半时,天上下起了大雨,但演员们不避风雨,让工作人员打着雨伞继续演唱,唱念表演仍一丝不苟;尤其是二度梅演员朱世慧,不顾雨淋而忘情表演,顿使台下掀起一片呐喊喝彩声。演员们都怀着一个心愿:希望把自己的艺术奉献给观众。最后,由于大雨滂沱,线路故障,才不得不终止演出。当晚观看演出的有数万名观众,大家谁不想观赏这一难得的艺术盛会,谁不想一睹中国戏剧大牌明星的风采?尽管雨骤风急,但却没有人离开。这种动人的场面,让梅花奖演员和各地来宾们也大受感动。有位秦腔戏迷当场赋诗赞日:“戏剧原本属人民,艺苑群英献赤心,天公着意降喜雨,欲显梅花精气神。”至此,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活动以圆满成功在西安降下了帷幕。
颁奖活动期间举办了学术研讨会,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朱文相,著名导演张玮、张奇虹就中国戏剧的现状和问题作了精彩的讲演。部分梅花奖评委还观看了西安市青年秦腔艺术团演出的《杨门女将》,对该剧作了较高的评价。中国剧协同西安市委、市政府领导达成共识:决定将2003年的第八届中国戏剧节放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