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继赏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有的专家撰文说,这等于“再造一个中国”。这句话概括了开发西部的全部重要意义。这对西部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在今后漫长的年月中,西部新闻媒体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母题;对报纸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从五十年代起,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开发西部的举动,每次都轰轰烈烈,每次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这次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从地区上说,过去的西部仅指西北五省,现在则包括十个省市。最近,连内蒙古和广西也自愿加入大西部的行列。从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靠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现在虽然还需要国家投资,但主要靠吸引区内外、国内外和社会方方面面的资金。过去一提开发,就意味着办工厂,开荒地,现在则是首先抓基础建设,把西部变成有吸引力的市场。过去,在开发中,常常忽略了生存,有时甚至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现在的开发是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西部是资源型省份,过去讲开发,一般指的是开发矿藏,现在则是要按市场需要,市场需要什么就上什么,自然也要把高科技放在重要位置……这种不同还可举出许许多多。这些不同就是事物的“新”。这些还仅仅是表现在物质和制度层面上的“新”,至于思想观念领域的“新”就更多,能否表现出西部大开发的“新”,就成了考察新闻媒体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深切感受到开发西部对报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母题把报纸的质量努力促上去,赢得读者的亲善,报纸就有前途;否则,报纸的生存都会发生问题。为此,《新疆经济报》编委会特地作出《深化报纸改革,提高报纸质量,迎接西部大开发的决定》,发动全体编辑、记者学习、讨论。
我们的报纸既是机关报,又有商品的属性,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参与竞争。报纸的竞争也是新闻产品质量的竞争。新闻产品的质量指的是思想和文化含量。提高报纸质量就是要提高报纸的思想文化含量。在西部大开发中,社会生活会有大量新人、新事物出现,按照旧的思想经济,很难完全理解这些新事物。解疑释惑就成了读者的普遍要求。报纸不仅担负着服务、娱乐、消遣功能,而且还担负着认识(也即教育)功能,过去大报忽略了娱乐功能,当晚报体现了这个功能时,一下子就把读者争取过去。大报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想走晚报的路,这是不对的。大报要照顾到娱乐功能,但千万不能丢掉认识功能。面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新事物,报纸有责任向读者解释清楚这些新事物“是什么”。在感性层次上解释还不够,还需要在理性层次上解释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是需要思想、需要理论的时代。报纸承担着重要的启蒙任务,西部大开发的形势要求报纸必须提高新闻稿件的思想深度,提高稿件的思想文化含量。发表在报纸上的重要稿件,一定要使读者看了心有所得,思想上有所启发。由于我们多年的提倡,在我们《新疆经济报》上出现过许多这样的新闻。许多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他们做了事,创造了经验,但并不知道其意义何在。借着记者的稿件,他们的认识有了提高,弄清楚了意义所在,因此非常欢迎这样的稿件。所以我们提出,必须写好一版头题新闻。头题新闻应是政治性新闻或者是意义新闻。事物既有感性层面的表象,也有理性层面的义理。表象和义理的合一,才是事物的全部和整体,意义新闻和政论性新闻就是要体现这样的合一。
新闻姓“新”,报纸的基本特征是“新”,如果“新”被淡化了,被漠视了,报纸就会被读者抛弃。同样,对西部大开发,如果抓不住它的“新”,就可能产生错误导向,引导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这是牵涉到舆论导向的大问题。
八年前我们提出新闻业务改革时,就把求新放在重要位置。八年下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不能尽如人意。新闻工作是思想劳动分量很重的职业。出于新闻记者之手的有些稿件只是传播信息的报道,还不太费脑筋;有许多稿件则是要写成新闻作品的,那就要观察、要捕捉、要思考、要提炼主题、要选择恰当的结构形式,要精心遣词造句,每个环节上都要动脑子。只要仔细阅读获得普利策奖的新闻作品,就会发现它们都不是简单的报道,而是精心构造的新闻作品。多年来,因为我们的记者不研究新闻写作技巧,不重视新闻写作技巧,新闻只是材料的简单整合,在内容上,或是对采访对象谈话的如实记录,或是实际工作的流水纪实,或是对一个事物运作过程的轮廓勾勒。没有记者的认识,没有记者的见地,没有记者的思考,一句话,记者没有动脑子,连粗加工都不到位,读起来索然乏味。
再看看新闻的形式,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来是统一的,互为存在的条件,彼此之间,应没有高低上下轻重之分,但在我们的认识上,常常重内容轻形式。新闻记者不研究与新闻内容相符合的形式,照说,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应有什么样的形式,新闻的内容是多姿多色的,形式也应该是多变的。新疆有一位学者说得好,新闻无常法,无法之法是为新闻法。而我们的记者恰恰不重视新闻的形式,不管什么内容都往一种模式中套。这同样是不动脑子。新闻稿件本应分为新闻报道和新闻作品的。但我们的记者却无视新闻作品形式的存在,篇篇都写成信息报道,篇篇都是一种形式,就是读者戏称的“豆腐块”,“豆腐块”产生并不要紧,方寸之内,同样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但仔细剖析我们记者笔下的“豆腐块”的结构,只是由导语+三段式(背景、展开、结果)组成的一个固定框架。不论什么内容都往这个框架中套,这样就减少甚至丧失了新鲜感。在我们报纸上,套用模式似乎成了记者的一种思维惯性。在这里不妨借用“异化”这个词来说明,许多时候不是记者在用模式,而是模式套住了记者,记者为模式支配,被模式牵着走。如果不从这种思维惯性中解脱出来,就很难表现西部大开发的“新”。因此,我们要求记者稿件必须篇篇新,这个新应包括新闻事实新、观点新、见解新、结构新、语言新。当然,一篇稿件中不可能具备这许多“新”,但是至少要有一两项“新”,那种一项“新”都不具备、老腔老调不传达任何信息的稿件绝对不用。
对编辑来说,也有求新的任务,不能就稿编稿,不能有啥稿就编啥稿。不能把编辑理解为拼凑,理解为划版,理解为简单的装配。编辑是创造性劳动,编辑的过程就是发挥创造性的过程。在版面上要有编辑的智慧、编辑的思想、编辑的语言,要力求版式新、标题新、设计新、编排新,除此,还要有生动的评点,要有思想内容厚实的按语,编辑对重大事件要有自己的态度。
经过八年的新闻业务改革,在求新这一点上,《新疆经济报》的编辑、记者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培养成了创新思维,写出了许多好的新闻作品,编出了许多好的版面。但是也有一些编辑、记者还缺乏创新思维,还是维持着重复性思维,奉行着经验主义,在旧式框架中转悠。“新”就是事物发展中现出来的“异”,记者的天职是寻找事件发展中出现的“异”,记者的本领正表现在对“异”的敏感上,异是新,同则不是新,而我们的记者恰恰不善于求异而惯于认同。这种思维方式的存在是办好报纸的严重障碍。为了迎接西部大开发,从现在起,报社要求把求新当作一项重要的奋斗目标,每天的报纸都要给读者以新鲜感觉。无论是编辑还是记者都要培养新的思维,要用新的视角去观察、认识西部大开发的“新”,去观察、认识,表现时代的“新”,要用新的形式去表现这些“新”。“新”是报纸的生命,没有新意的稿件会切断报纸和读者的联系,会使报纸失去生存的价值。为此,我们决定,长期不能改变自身状况的编辑、记者要逐步淘汰。另外,观察事物的表象、事物的运行过程多表现为“同”,只有进入事物的义理层次,进入人的心理层次,才能发现千差万别的“异”,所以我们要求记者不要满足于事物的表象层次,要钻研事物的义理。对于新闻中的人,则要进入心理层次,特别是社会新闻一定要透过采访对象的行为表现人物的心理。
西部大开发是新形势下的新事业,亟待我们用新思维新眼光去捕捉新闻,用新形式新手法去努力表现。探求西部大开发之“新”,展现西部大开发之“新”,就是我们报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