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性和有效防治的迫切性

1999-12-28 02:13汪康平
祝您健康 1999年7期
关键词:服药死亡率心血管

汪康平

高血压是当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危害性很大,存在着“三高”和“三低”的特点。“三高”是指:①患病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测,全世界有6亿9千1百万人患高血压。我国于1991年普查的人群患病率为11.8%,目前,全国范围内约有1.1亿的高血压患者,每年以350万人递增,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②致残率高,就脑中风而言,每年新发生的脑卒中有150万人,累计的幸存者有600万人,其中75%的人丧失劳动力,40%的人重度致残,生活不能自理。肾功能衰竭者,也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③死亡率高,全世界每年有290万人死于高血压,我国心血管病的死亡率,1979年的统计资料为每10万人中有293人死亡,占总死亡数的一半以上,其中以脑卒中居首位,脑卒中为心肌梗死的5倍。国外统计,高血压如不加治疗,50%死于冠心病,33%死于中风,10%~15%死于肾功能衰竭。近7年来的资料表明,江苏省脑卒中死亡趋势增加了11%左右。有关权威人士预计,全世界心血管病死亡者,在1990年占总死亡的29%,是癌肿死亡数的2倍,列第2位,到2020年,将增至36%,居首位,说明人群防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防治工作相对滞后,存在着“三低”现象:①知晓率低,只有35%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部分人只是偶然测量时才发现。②服药率低,只有17.1%的高血压患者按照医生的正确指导在服药,不少病人则吃吃停停,自觉不舒服就吃药,症状消失就停药,殊不知,这种不正规的治疗有害无益,贻误终身。③控制率更低,只有4.1%的患者得到满意的控制,血压降至理想水平。绝大部分的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以致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使致残率和死亡率在近30年来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持续上升。

美国在70年代初,成立了美国高血压教育规划协调委员会,经20年来的不懈的努力,成功地提高了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大约有3000万美国人接受了药物治疗,即使是这样,对高血压的晓知率也只达到84%,服药率为73%,控制率也只有21%,还有1/4的人有高血压而自己不知道,还有1/3的人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而没有服药,还有接近4/5的患者血压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见,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

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是可以防治的,特别是早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有报道,舒张压每下降5~6mmHg,中风的发生率可下降42%,冠心病的发生率可减少20%~26%;日本学者报道,收缩压每下降1mmHg,死亡率可下降1%。可见,高血压防治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由于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特别大,所以,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都进行了长期的广泛的研究。近年来,无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很多新的进展,新的认识。因此,了解和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对自我保健、正确治疗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高血压患者应重视下列几个问题。

一、非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饮食:合理的饮食具有治疗意义。①强调限制食用脂肪、肥肉、肉皮、内脏,并少吃油煎食品,而瘦肉、去皮的鸡鸭、淡水鱼为日常生活所需,每天1只鸡蛋、半磅牛奶是允许的,并鼓励多吃蔬菜、水果、高纤维素的食物。②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人对盐敏感,可使血压进一步增高,影响药物疗效,每天以5~6克为宜。③钾摄入不足,可使血压增高,水果中香蕉、葡萄、西瓜、柑桔、菠萝、桃子等,含钾量均高,有利于降压。

2戒烟限酒:①每天吸1支烟都会升高血压,并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削弱药物对重要器官的保护作用。②过量饮酒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往往使降压治疗失败,对脑中风的危害特大,嗜酒者应限止酒精在30毫升以内。当然,这并不是鼓励患者喝酒,作为高血压患者,能不喝则尽可能不喝。

3体育锻炼: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酌情每天30~45分钟的慢跑、快步行走、散步、打太极拳、跳舞等,可达到减轻体重,调节情绪,健康身心,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不宜短时间大运动量。

4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饱餐后静坐工作,生活要有规律,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不宜熬夜,应劳逸结合,要有充足的睡眠。

二、药物治疗,保护心、脑和肾,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1高血压患者应该接受心血管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进行正规治疗,正确理解高血压的治疗不是单纯地降压,更重要的是还要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免受损害。有的药物可以降压,但是,能否保护心、脑、肾,尚须求证,因为,有的药物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脑溢血或心脏扩大或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仍然较高,这就很有必要听取专科医生的有关建议。

2高血压是一个有遗传倾向的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指出,抗高血压治疗应无限期持续,这是一个准则。如停止治疗,其血压水平早晚会回到治疗前的水平,但血压稳定地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并维持一定的时间后,可以试探减量,不宜突然停药,除非有特殊症状发生,最好不要单纯凭1~2次血压的升降,而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需重复检测,并应取得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看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和剂量,在调整期间,仍需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3降压药物有五大类,应由医师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来作出选择,各类药物都有它的优缺点。利尿降压药和β受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药物,但有高脂血症、糖尿病和痛风的患者就不合适;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效果较好,但短效的心痛定不适用于伴有心衰和糖尿病患者,而且可增加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增加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率,而长效制剂则可用于伴有心绞痛、肾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病变的病人,并有保护血管的功能;转换酶抑制剂有咳嗽的弊端,但在改善心衰方面,卓有成效;α受体阻滞剂有体位性低血压的缺点,但它对伴有高脂血症、前列腺肥大和胰岛素抵抗者有利;利血平降压效果好,但可导致忧郁、鼻塞、消化道出血和钠潴留。为了尽可能使用药更为合理,可定期和医生交流,向医生咨询。总的来说,衡量药物的有效性,应着眼于是否能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4药物治疗对多数患者而言,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和反应,逐渐增加剂量,理想的剂型是每天1次,24小时有效,在24小时末,仍有一半的效应。优选长效制剂不但服药简便,更重要的是能平稳地控制血压,因为,心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短暂心肌缺血和脑卒中,清晨发生率高,这与清晨血压急骤升高密切有关,遏止早晨醒后血压的骤然升高,防止猝死、中风和心脏病的突然发作,这是长效药物的优越性。

5药物发挥作用有一定的起效时间、高峰时间、维持时间。一般短效药物,如心痛定,起效快、高峰早,维持时间短,故副作用明显。长效药物,起效慢,维持时间长,多数药物,要取得稳定的血液浓度,一般要5~7天,甚至1~2周,这就提示我们,每用一种药物至少需观察1周时间,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三天二头换药,一般情况下,1~2个月血压仍未控制时,再增加剂量,或调整用药。一种药物选用之后,常需数月才能使血压得到充分控制。由于高血压影响因素很多,所以必须客观评价每一种药物。

最新高血压的标准

目前认为,140~159/90~99mmHg属于高血压一期,160~179/100~109mmHg属于高血压二期,≥180/110mmHg属于高血压三期,而最佳的血压定为<120/80mmHg,正常血压为<130/85mmHg,130~139/85~89mmHg则为正常高限。这就不同于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以往所采用的≥160/95mmHg为高血压标准。接受这个新的标准,对指导高血压的治疗是有帮助的,亦就是说,凡≥140/90mmHg者均为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把血压降至<140/90mmHg,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最佳的降压目标

尽管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了治疗,但其心血管并发症仍比正常血压者为高,其原因可能是降压不足,降压的最佳程度不明确,没有降到严格的正常水平。大量统计表明,能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病人,不到30%;同时,不无顾虑的是,把舒张压降到70和85mmHg之间,是有疗效还是有危险?最近的国际性研究成果回答了这个问题,高血压病人血压降低至138/83mmHg,心血管并发症最少,心血管意外危险性降低了30%,但进一步降至120/70mmHg,则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意外的发生,但也不增加意外的发生。

猜你喜欢
服药死亡率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服药禁忌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服药先分阴阳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