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耆
在十几年前,人们很难学到医疗保健知识,因为当时只有少数专业报刊上才有这类文章。近几年,却经常有人抱怨这方面的信息太多、太乱,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甚至互相矛盾。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那样讲,这个宣称“最新进展”,那个标明“专家认为”。让人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从中获取货真价实的知识。
要说清这事不大容易,得先谈谈背景。
这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于是,各种大众传媒都顺应潮流,把医疗保健知识当成了“看家”的栏目。然而,不必讳言,目前真正能写好这种文章的作者相对不足,而有些报刊的编者在这方面的鉴别水平也有限,甚至在指导思想上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比如,新闻界有句行话:“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算新闻。”尽管我无评论它或对或错的资格,但却深知如果用这种标准来编写医学科普文章,出错是绝对难免的。例如,50年前,某大城市的一张颇具影响的大报就登过这样一则消息:苏联某科学家证实,用苏打水洗澡可使人长寿。结果使该市各药店的苏打粉、苏打片全部被抢购一空,没过多久,“苏打”热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但可笑的是,不久前另一张报上竟再次出现了内容完全相同的“新闻”,只是把“苏联”换成了“俄罗斯”。这大概就是不同年代的编辑都把它看成“人咬狗”了。
应该指出的是:一方面,医学科普不同于其他科普,读者的可操作性较强。比如,报道有人登上了月球,人们知道了也不大可能自己去登;报道大气污染,人们知道它对健康有害,但个人也无能为力;报道基本粒子或其他高深理论,人们看不懂也就罢了。但是,如果你说了一种可使人健康长寿的简单方法,那就必然吸引众人跃跃欲试!
另一方面,医学科学的新进展不宜全数当作医学科普内容来宣传。因为,全世界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进行探索的专家很多,有关文献报道真是“浩如烟海”。甚至可以说,想论证其中任何一个观点,都能找到一些依据。这些文献对专业人员可能是有用的参考资料,因为他们知道,并非所有资料都是可靠的,而且其中不少内容会不断被补充、修正,有的甚至最后被证实是不科学的而遭到否定。因此,可以作为医学科普知识向公众传播的,往往不一定是“最新”的,而应该是“最可靠”、“最有价值”的信息。
至于现今混杂于医疗保健知识中的商业广告,其可信程度就更值得怀疑了。
应该肯定,大多数医疗保健知识性文章内容是可信的,但既然有少数似是而非、不切实际的,甚至有谬误的内容掺和在其中,这就难怪读者会产生不知该听信谁的疑问。为此,我想提出一些基本的鉴别原则以供参考:
1.“新的”(贵的或洋的)与“好的”并非同一概念。即使是专业人员,对新进展首先看到的也往往是它的优点,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才可能产生较为全面的认识。所以,公众大可不必追“新”。
2.“奇特的”与“可靠的”完全是两码事。特别是对一些难治的疾病,全世界不知有多少专家在长期进行艰苦的钻研。可以说,任何一点微小的进展都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而我们却常可以看到“重大突破”,甚至“告别×病”等字眼。这些“成就”,难免不实。
3.切忌以偏概全。任何有效方法,都既有适应证,又有禁忌证;既有益处,也难免有短处,甚至副作用。对此,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只讲好处,至少显得不全面。
4.注意个体差异。医疗保健知识是为公众写的,而医生最讲究“个体针对性”。一种方法即使对很多人有用,但对你是否合适,也得由了解具体病情的医生来确认。
所以,通常只能把这类文章当作“参考消息”,不能良莠不分,照单全收。当然,这决不是否定许多优秀医学科普作品为大众健康带来的巨大积极作用。
大众医学199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