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解春
在候诊室里坐满了等待开“小肠气”手术的患儿及其陪同的家长,几位同病相怜的家长正在为此病的原因各抒己见。一位年轻的妈妈说:“人家讲,小肠气是哭出的。”旁边一位带着浓厚浦东口音的阿婆马上点头接话:“是的,是的,伲外孙养出来的时候蛮好的,前几天一哭,小肠气就出来了。”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祖母则不以为然:“要讲哭,我几个儿子小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整天哭哭闹闹,也没得什么小肠气。现在这个孙子,我算得小心,一哭就抱,小肠气还是出来了。真讲不清是啥原因。”
那么,“小肠气”真的是哭出来的吗?
疝出有因源于胎
老百姓所说的“小肠气”在医学上称之为“疝”,而小儿常见的为腹股沟斜疝。谈及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原因,还得追述到男孩的睾丸在胚胎时期一段奇特的“旅程”。
胚胎早期,睾丸并不在阴囊内,而在腹膜后的肾脏下方。直到胚胎8个月时,睾丸随引带下降到阴囊底部,原来覆盖在它前面的腹膜亦向下形成囊袋状突起(称鞘状突),包绕睾丸。鞘状突与腹腔相通。大部分鞘状突在出生前后自行闭塞退化,而一部分小儿的鞘状突未能及时闭塞,这就给腹股沟斜疝的形成造成了“可乘之隙”。
当腹腔内的小肠沿着与腹腔相通的“间隙”进入腹股沟或阴囊,就形成了腹股沟斜疝。当“间隙”较小,只有腹腔液体进入阴囊时,阴囊明显肿胀,表皮发亮,在医学上称为鞘膜积液。由于右侧睾丸常较左侧下降得晚,因此临床上右侧斜疝和鞘膜积液更为常见。女孩尽管没有睾丸下降,但其腹膜也同样随圆韧带下降形成一个突起,叫苗勒管,其闭塞不全也可形成斜疝或“苗勒囊肿”,只是比较少见而已。
正确认识宜早治
对诸多家长而言,虽然知道“小肠气”的发生是“先天不足”所致,但更关心如何识别“小肠气”,确诊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这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患儿的症状、发展而作不同的处理。
患“小肠气”的孩子,当小肠等腹腔脏器通过开放的鞘状突进入疝囊内,就可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出现肿块,在直立、哭吵、排便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更易出现,而平卧、安静时可以消失,经常出现下午或傍晚发作的“朝疝暮始”现象。当患儿“小肠气”发作时,家长只需让患儿平卧,或用手轻按肿块,常随“咕噜”一声,脱出的小肠即被回纳进腹。
需要警觉的是,并非所有的“小肠气”都是哭之即来推之即去。当脱入疝囊的小肠过多或时间过长,随着疝囊的颈部紧缩,使其不能回纳,就形成了嵌顿性疝。一旦被嵌顿的小肠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受影响,使组织水肿,患儿因疼痛而哭吵不止,并因肠道梗阻而有呕吐、腹胀,此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否则就可能导致组织坏死、肠穿孔,甚至有生命危险。
虽然早期未闭的鞘状突在出生后仍有自行闭塞的可能,但这仅局限于鞘状突极细的鞘膜积液婴儿,而确诊为腹股沟斜疝和6个月以上的鞘膜积液者,不仅自愈的可能极小,而且还潜伏着嵌顿、精索静脉曲张、影响生育能力等隐患,应该及早手术治疗,以除后患。
切莫溺爱入误区
当今的独生子女社会,在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家庭中,往往溺爱孩子有加。尤其对那些患有“小肠气”的孩子,在“小肠气是哭出来”的观念误导下,更是一哭就抱。这样对“小肠气”的预防和治疗既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因溺爱养成孩子任性娇气的坏习惯。
特别要指出的是,个别家长由于对孩子盲目溺爱和缺乏医疗常识,片面认为年龄幼小不宜手术,以及对手术和麻醉的担忧,长期不予治疗,希望随着孩子发育而使“小肠气”自愈。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要知道腹股沟斜疝如不早治,不仅有嵌顿、肠坏死的危险,而且由于经常发作,加重腹壁缺损,增加修补难度和影响手术疗效。据统计,婴幼儿腹股沟斜疝不治疗者发生老年斜疝的可能在90%以上,到那时,治疗更为困难、危险性更大。再者,小儿由于“小肠气”未能及时诊治,其正常活动、体育锻炼受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更大。
在现代医疗技术下,年龄幼小不再是手术的禁忌证,手术简单、安全,大部分在门诊就可顺利完成。“小肠气”患儿的家长应该消除顾虑,及早治疗,把健康和自由早日还给孩子们。
大众医学1999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