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树珩
在我的一个红色封皮变黑、内页纸张发黄的小相册中,至今还贴着3张38年前在天安门广场上拍摄的照片。一张是手持冲锋枪的9人合影;一张是大家一起跳集体舞(图2,笔者也在其中),地上有摆放整齐的冲锋枪;一张是方队在合练,背景为天安门城楼(图1)。3张照片都是特请张祖道同志拍摄的。
边翻阅,边追忆,我又重回到那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激动不已的往事之中。
那是1961年9月,我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选派参加建国十二周年首都民兵师受阅训练活动。从月初到月底,除在驻地全总干校的操场、北京展览馆对面的广场(地面由方砖砌成,便于找准“三条线”)经常训练外,还在国庆节前夕,到天安门广场专门进行了一次机关民兵师的合练。
我所在的二团十四连六班,共有战士10人。来自中直各机关,论体质,我瘦弱,论体形,我微驼(俗称水蛇腰),论身高,我只有一米六九。在训练中,沉重的冲锋枪常常压得我双肩左高右低,十分难看。但凭着一股热情,一腔激情,一种精神,我坚持了训练,终于合格了,还评上了“五好战士”,并最终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没有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记得国庆节那天,队伍一到天安门前的东华表,齐步马上改为正步,向右看,行注目礼。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去看天安门城楼,注意力完全放在如何保持排面的整齐。但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进行曲的拍节受回声的影响,我们的脚步渐渐变得好像慢了三分之一拍。于是排面出现小小的弯曲。由于高度紧张,我的额头冒出了汗珠,紧握钢枪的双手也变得潮湿起来。所幸队伍很快通过了西华表,正步换为齐步,大家才如释重负。事后大家半开玩笑地说:训练了二十多天,不就为了这几分钟嘛!那“小小的弯曲”,使大家遗憾不已。
为期一个月“禁闭”式的训练生活,紧张而活泼,为了活跃连队生活,我虽对作曲一窍不通,也破天荒为同班战友丁世俊作词的《民兵战士歌》谱了曲。还在黑板报上写了两首打油诗,其中一首是:
来到民兵连,转眼二十天。
全连团结紧,官兵亲无间。
勤学加苦练,走出三条线。
生活安排好,人人笑开颜。(注)
国庆已不远,训练莫自满。
巩固再提高,保证好排面。
国庆大联欢,全民乐无边。
朋友心振奋,敌人心胆寒。
注: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每人要凭粮票菜票油票入伙,但每天早上可以喝到一种不收粮票的怪味的粥,至今不知是用什么做的代食品。当时机关已在准备培育小球藻,有的同志因粮食不够吃出现浮肿现象,而我们在训练期间却多次吃到平时很难吃到的带鱼和黄花鱼,因此大家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