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菲
仅仅是因为异乎寻常的语言天赋和个人无力选择的生不逢时,命运同王替夫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使他从一名爱国学生变成了一名伪满高级外交官。特殊的身份又使他在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接触到了许多特殊的历史人物:溥仪、蒋经国、苏联红军远东军最高司令官马林阔夫将军。最为叫人惊奇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开始之前,希特勒曾设午宴接待他。而上述这些,也只是他传奇人生的一部分。
采访王替夫老人无疑是艰难的。这种艰难更多地源于他对自己曾在伪满傀儡政权中做事而深感愧疚。当记者见到他时,老人谈吐之文雅、思维之清晰、气度之不凡,很难让人同他的实际年龄联系到一起。他,就是精通4门外语、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原伪满高级外交官——王替夫。
天才少年
1910年,王替夫出生在吉林省永吉县两家子乡黑山嘴子屯一个大户人家。7岁那年,她被母亲送到私塾。在私塾,王替夫异乎寻常的语言天赋渐露端倪。从《百家姓》到《左传》,别的孩子都是稀里糊涂地读,而王替夫几乎读几遍就能背,如此高的语言天赋,令私塾先生都惊诧不已。
不满10岁的时候,王替夫随父亲来到了吉林市,就读于新开门里高小学校。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王替夫的语言天赋在这里又一次得到验证。12岁时英语就已经掌握得驾轻就熟。
1922年,颇具开拓和冒险精神的王替夫的父亲又北上到哈尔滨,供职于“启泰和林业公司”。不久,王替夫和母亲告别家乡,也来到了这座城市。
那时的哈尔滨到处都有前来淘金的俄国人,王替夫从初二开始学习俄语,加之哈尔滨特有的俄语语言环境,没有多久,他就熟练地掌握了第二门外语——俄语。几年之后,他还开了个翻译事务所,开始了自谋生路的第一步。
1928年,王替夫成了家。也就是在这一年,他考入东三省特别区法政大学政治经济系。就在这个时期,他又开始系统学习了日语和德语,这为他日后不寻常的生涯埋下了伏笔。
出任伪满洲国外交官
1931年,随着“9·18”事件的爆发,沈阳和长春相继陷落。黑龙江的马占山将军率部下在江桥与日军英勇奋战,在全国打响了抗日救国的第一枪。英雄壮举振奋了东北,也振奋了全国。校园内,同学们成立了“反日会”等爱国学生组织,声援前线的战士。王替夫参加了由11名学生组成的代表团,前往马占山将军的驻地齐齐哈尔慰问。为此,哈尔滨国际协报配发了马占山将军和同学们的合影。
也正是这一图片新闻,促成了王替夫一次重大的命运转折。
随着哈尔滨又告沦陷,日本驻哈尔滨领事依据这一图片报道秘捕了王替夫,把他关进了中央大街的模范监狱。牢房内,日本人向王替夫展开了强大的攻心战,甚至动用了王替夫的母亲与妻子。目的只有一个:劝王替夫为“新国家”满洲国做事。王替夫一想到在校时与同学立下的绝不给日本人做事的血誓,一口回绝了日本人的要求。
一计不成,日本人又生一计。一个寒风刺骨的夜晚,他们将王替夫等5人拉到松花江边,当着王替夫的面,将其他4人推到凿开的冰窟窿内。王替夫眼前一黑,晕倒在地,什么也不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日本人把王替夫放了出来,大喜过望的家人见他回来感到非常突然,更感到奇怪:日本人会这么轻易地放过替夫?!一种恐惧多于惊喜的复杂感觉笼罩在全家人的心头。
不祥的预感在当天就得到了验证。这天晚上,一个叫青木警予的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的警卫叩开了王家大门。理由是拜王替夫为师学习汉语。以学习为名,行监护之实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想到那天晚上日本人往松花江里推进的4人,王替夫便无法拒绝。
一个月后,青木向王替夫递过一张报纸,上面写道:“满洲国外交部驻哈尔滨外交特派员公署招外交雇员两名,限大专以上学历,通晓两门外语。”心情一直极度郁闷的王替夫不由得眼睛一亮:也许,这是摆脱青木的机会?先到那看看再说吧。这时的王替夫显得有些六神无主。
第二天来到报名处,当王替夫看到已经登记的80人中不少也是与自己发过血誓的同学,王替夫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目的仅仅在于摆脱那个如影相随的青木。
出众的语言才能使王替夫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福兮?祸兮?连22岁的他本人也深感茫然。但不管怎样,王替夫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目睹战争狂人希特勒
1932年,王替夫被派驻苏联。1936年,伪满洲国与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38年11月,伪满洲国又将王替夫派往德国,任公使馆书记官。
为了掠夺中国东北的大豆资源,德国非常重视和伪满洲国的外交。1939年2月末的一天。王替夫和其他驻德国外交公使参事官被告知次日上午在总统府举行两国的正式建交仪式。
次日上午,德国外交部典礼司司长、总统府掌礼官在总统府门前迎接王替夫一行。大约半小时后,希特勒出现了。经德国外交部典礼司司长介绍,希特勒同伪满洲的几名驻德外交官一一握手,之后,双方递交了国书。德国政府设午宴款待了他们。
席间,第一次见到希特勒的王替夫和其他几名外交官一样,不失礼貌地偷偷打量这位欧洲的风云人物。而希特勒不多的话语中,却显得对中国的大豆格外关切,希望满洲国能在油料作物方面给德国以支持。这次午宴,在希特勒的起身祝酒声中结束。
除了这次午宴,今天的王替夫老人在回忆驻德期间,还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
1939年5月10日,是希特勒50岁生日。德国政府于5月9日到10日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各国驻柏林的外交使节都受到了邀请。
此时正值捷克划归德国不久,日耳曼民族群情振奋,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也达到了顶点。9日的庆祝仅仅是个序曲,而10日的庞大阅兵式则在某种程度上显现了希特勒吞并欧洲的野心。除邀请各国驻德外交使节外,德国外交部还特别邀请了法国的军政部长、波兰的国防部长。王替夫之所以对这一细节记得很清晰,是因为二战爆发后,这两个国家最早遭到了侵犯。
如今在王替夫满怀愧疚地回忆往事的时候,有一件事确令老人很感欣慰。那就是给在德国的犹太人办理去往美国的签证。
战争前不久,德国军队开始清理犹太人。美国犹太人共济会向德国的犹太人发出了援助:凡愿赴美的犹太人可从共济会领取400美元做为旅费前往美国。而从德赴美比较好的途径就是取道中国的上海,乘船到美国。于是,很多的犹太人找到“满洲国”驻柏林公使馆办理过境签证。截至1940年5月战争爆发,经王替夫亲自办理的签证赴美的犹太人约12000人。
1944年柏林城风雨飘摇,盟军的飞机在城市上空盘旋,希特勒大势已去。这一年的7月20日,王替夫回到了国内,回到了阔别6年半之久的哈尔滨。此后不久,伴随着伪满洲国的结束,王替夫也结束了他12年的外交生涯回到国内。
沧桑之后话感触
伪满洲国垮台,苏联红军进驻长春。这时,王替夫负责对苏的外交工作,帮助维持秩序。此间,蒋经国来到长春,也是与王替夫接洽。尽管王替夫为长春的稳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他毕竟是一名伪满的高级官员。同年10月4日,苏联莫斯科中央特别军事法庭下令秘密逮捕王替夫,他被送到了苏联乌拉尔国际战犯集中营。
集中营内有来自中、德、日、匈牙利、波兰等国的战犯,语言交流成了极大障碍。王替夫的语言才能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展现。不久,他被调往集中营食堂从事管理工作。几年后,同样出于翻译工作需要,他又被调往集中营的国际医院。
12年后,倦鸟思归的王替夫终于回到了国内,被民政部门分配到哈尔滨一个工厂工作。
1959年,“三反”运动开始。王替夫因历史问题下放到了哈尔滨郊区的红旗公社接受改造,文革中,因难以承受巨大的折磨,王替夫也几次想到了死。直到1979年落实政策,王替夫才又重新回到哈尔滨,此时,他已是一位69岁的老人,这时的王替夫才真正地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
人世沧桑,白驹过隙,当一切纷纭归于平静,个中百味,也许只有老人自己才能分清。
(周果繁摘自《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