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个心眼做老板

1996-12-31 20:52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6年2期
关键词:南昌电脑

忆 君

美国当今最富有、最显赫的企业界巨头唐纳德·特朗普说:“幸运的是,我并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

看准目标然后立即行动,这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左老板不算富。但我们不能不注目他从无到有的经历。尤其是在我们中间,还有许多为生计愁眉苦脸,正想着到哪儿去“找碗饭吃”的人。

一次街头漫游与一个电脑致富梦

左吉生真的与电脑有缘。

1991年3月,左吉生到南昌参加审计培训,因为公务在身,独留下相随到南昌“开开眼界”的妻子贺晓梅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贺晓梅便来到街上瞎转悠。逛着逛着,她看见一间屋子里有几个女孩坐在“电视机”前弹琴(晓梅语),便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她站在小姐身边看着屏幕上的箭头左右穿梭,便问小姐:“这是干什么?”小姐说是电脑打字。她又问:“那怎么没见到字?”小姐说她正在制表。晓梅不敢再问什么,便出来了。出来的时候,她没忘记看身后的招牌:南昌市科达技术发展公司。

当晓梅把它当作稀奇事讲给丈夫听的时候,左吉生脑海里有根弦动了一下,说:“中午我们再去看看。”

两个年轻人便又来到了科达公司。这回他们遇见了公司经理。吉生精明,边看边问。经理把他们当成来看电脑的客户,一面拿出电脑说明书、价目表给他们翻看,一面把电脑的储存功能、记忆功能、查询功能等诸多好处和电脑的发展前景详尽地作了介绍。一旁的吉生头如捣蒜,像极了听话的小学生。

晓梅插话说:“电脑打字难学吗?”

经理说:“容易得很,只要记熟字根表,学起来快得很。”

左吉生问:“打印一张蜡纸多少钱?”

经理说:“8块。”

然后,两个年轻人走出了那扇已不再神秘的大门。

如今的左老板回忆说,就在他走出科达公司的那一刻,直觉告诉他:一个电脑时代正在向他走来。

见吉生若有所思,晓梅问:“你真信了那经理的话?县城可不比南昌呢。”

世上总得有第一个吃耪蟹的人。而左吉生认定的是:普及电脑已成必然。老区人本分、闭塞,自己正好逮个“第一”。江西永新县城有那么多单位,每个单位总有写不完的材料,绝不会“喂”不饱一台电脑。

可他们没钱,刚结婚不久的他们正拖着一屁股债过日子。买电脑最少的也要8000多元,除了一个“借”字他们别无他法。吉生安慰妻子说,不能再犹豫了。我们豁出去得了!反正大窟窿小窟隆说穿了都是窟窿。

而他的妻子,下班回来便捧着那本从南昌带回来的王永民《电脑培训教材》不放手。她还把键盘示意图描在键盘大小的白纸上,练习起了“打字”。

一台廉价电脑与一个电脑打印店

两个月后,一套最廉价的8088PC电脑打印设备从北京寄到了左吉生案前。

夫妻两人竟不知如何是好!面对电脑,晓梅的手指僵得很,一点儿也不听使唤。她生怕碰错了哪个键,把那台电脑给毁了。

庆幸的是,晓梅一位在省邮电供应公司做电脑输入员的朋友回到了家里。夫妻两人便把她请了来,对着教材做示范。3天后,朋友要回南昌,而吉生夫妇终于实实在在地知道了软盘、硬盘、拷贝、排版、制表和各种操作程序是怎么回事。

开始的时候,晓梅打字的速度说多慢有多慢。第一份材料是本单位——县邮电局的局志,10多万字。晓梅下班后便坐到了电脑前,吉生则在一旁查看计算机资料,帮着校对、排版。断断续续地,他们竟花了2个月才把一本厚厚的局志打印出来。

晓梅人瘦了一圈,单位连材料费、劳务费给了他们900元。其实吉生心里清楚,即使一分钱不给也值。因了这部局志,他们摸索着掌握了所有的操作程序,打字速度突飞猛进。

1991年12月,他们终于在永新县竖起了第一块“电脑打字”的招牌。因租不起门面,他们只得在邮电局同事的书报亭挤出一个小小的角落,把电脑摆放在那儿。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人来请他们打字。

下班后就蹲在电脑旁“守株待兔”的晓梅心里好惊慌,可吉生却一脸的自信:我看准的事情错不了!

果真就有人要打字。来人是政府办公室的,说是看到邮电局的局志打印得清楚,字体又漂亮,便寻上门来,问她打印一张蜡纸多少钱,晓梅生怕到手的生意飞了,忙答:“3块5,行啵?”

县政府的文件发到了各单位。小城的头头脑脑看惯了缺胳膊少腿又粘糊不清的铅字材料,咋一见这么美观大方又清楚的打印材料,便纷纷找上门来。

渐渐地,夫妇俩有些招架不住了。尽管他们请了一位会打字的亲戚帮忙,可他们毕竟只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照顾生意。他们吃不消了,只得把电脑搬回到自己并不宽敞的卧室里。这样,卧室就成了他们的“地下工作室”。无奈永新县独此一家,他们无处躲藏,许多人“追踪”到了吉生家里。从此夫妇俩更是不得安宁,卧房成了校对房,席梦思成了大家的座垫和躺椅。有时候,深夜一两点,还有人躺在床上等着第二天急用的材料。

在晨昏不分的忙碌中,希望和财源清晰可见,左吉生不愿错过也不会错过。1993年10月,左吉生干脆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在街中心租了一间8平米不到的门面,又添了一台复印机,开始正正经经地做起了打字复印店的老板。

真的是日进斗金。到1993年12月,左吉生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积攒了4万块钱。

一张招生广告与一个电脑培训班

处处留心,左吉生面前的路越走越宽广。

那天,左吉生到吉安地区统计局计算机站调换一个电脑部件。老板当时正被一群等着报名参加电脑培训的少男少女围在中间脱不开身。左吉生没事,便在白花花的阳光下有滋有味地看门前的电脑培训招生广告。

看完了,他便把广告内容抄了下来,不声不响地塞进裤兜里。

第3天,左吉生从南昌买回来2台PC—286型电脑主机。

第4天,红艳艳的“电脑培训招生广告”贴满了永新县城的大街小巷。

又是直觉告诉他;电脑培训准挣钱!他的推断再简单不过:招收培训学员,一可收取学费,二来等于为自己请来了义务帮手,帮手越多,每日接的材料越多。而学员,则根本不用愁。永新县出外打工的人特别多,学会电脑打字,无疑会给他们求职进厂,找一份好工作增大保险系数。何况,县城许多单位想引进电脑办公自动化,却苦于找不到电脑打字员。在这之前,有多少熟人求着左吉生要他带“徒弟”?!

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期培训班只有一位学员。就这么一个学员,左老板白天在电脑旁手把手地教他操作,晚上则在房间的一角竖起小黑板给他上理论课。他还根据有关资料浓缩、整理成一套通俗易学的教材。令左老板欣慰的是,这位学员悟性极高,又肯钻肯学。两个月后,他便把各种电脑原理、操作程序烂熟于心。结业后,他作为电脑技术人才从城郊调到县城小学搞学校教育数据管理。

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活广告。疑虑一消除,信任便接踵而来。培训班从此火爆,4台电脑根本不够用。机遇就是财富。1994年6月,左吉生扩大门面,更名为“永新县电脑培训中心”。这时的左老板已拥有8台电脑,每期至少可接纳20位学员。为了让学员有更多的上机时间,他还另备了好几台小霸王学习机供学员练习。

日子倏忽而过。一批批学员走进来又走出去,尽管每天有几台电脑齐上阵,但打印的材料还是一天到晚没个完。你想,左老板的腰包能不鼓?

更令左老板骄傲的是,至1995年6月,他们麾下已有300多名弟子。他随意扬起一叠信笺说:“我现在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弟子们在沿海发展的好消息。”

问左老板还有什么生财之道。他说:“我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现在县城已有了另外几家电脑打印店,作为永新‘电脑第一家,我会见好就收。”

阳光下,他一边启动着胯下那辆豪华摩托,一面向我绽放着志在必得的微笑。

真的无法料想,左老板眼睛一亮,脑瓜一转,明天又会上演一出怎样的好戏。

(石蓉摘自《涉世之初》)

猜你喜欢
南昌电脑
南昌舰举行“大洋成人礼”
自己买电脑
南昌的佳肴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电脑子变学霸
逻辑
The Apple of Temptation
LG与Philips分道扬镳进军电脑LCD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