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困惑

1996-08-28 03:47李明益
中国青年 1996年10期
关键词:珠海自学阿姨

编者按:

十几年前,潘晓的一场“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讨论引起过一代人的思索;十几年后,李明益再度奋力疾呼:“我不停地奋斗,为什么成功却离我越来越遥远?”《中国青年》自创刊至今70多年来,始终以“人生”“理想”“奋斗”“追求”等为中心话语关注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而一代又一代青年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发问: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还是那奋斗之后的可能辉煌?如何把握成功与机遇、机遇与准备之间的关系?我们是要脚踏实地恪守本份还是需要追逐梦想、寻觅高远?

青年朋友们,请你参与我们的讨论。

11年前,《一个农村少女的憧憬》(载于《中国青年》1985年第7期)曾经唤起了多少人对蓬勃青春的由衷赞叹,而11年后,写作者面对的却是——

张阿姨如面:

您给我的信、两本刊物、二百元钱均已收到,谢谢张阿姨。您年事已高,本该我来孝敬您,却还让您为我牵肠挂肚,我心里很不好受。提笔写信前,我流了眼泪——假如,您来生再为母亲,我一定请求耶和华,让他保佑我做您的孩子。如果我是您的孩子那该多好!

母亲这个神圣而又崇高的字眼,娘这个最原始的称呼,从我嘴里销声匿迹已有十六载。自母亲劳顿贫病之中撒手西去,欢乐就跟我们这个家庭绝了缘。父亲长年在外,家中暴烈的哥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每日不知疲倦地制造邪恶与暴力,两个姐姐嫁得又苦,尤其大姐,我那刚强不让须眉的、修屋时自已烧砖挑瓦插秧时自已扶犁耕田的大姐华年之时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而父亲,一个平和善良历经沧桑的老人,鳏居多年之后莫名其妙地撞到一个江湖女骗子手上,被摆布得苦不堪言以致日渐痴呆……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

如您所知,1977年我所在的高中被迫解散,出身贫寒的我别无出路,只好回到家中。但我知道,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对于自已的人生还是身处的这个社会,没有文化知识是不行的。于是我白天劳动,晚上自学,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精神来警醒自己鼓励自已。几年下来,自学完了《中国近代史》《当代文学史》《大学语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入陬市湘绣厂后,我仍旧坚持自学大学课程,我想等到时机成熟,就参加湖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这些年来,我真的是卧薪尝胆,却不曾苦尽甘来。我曾那么满怀憧憬地与他共步婚姻圣殿,却不知“他”非他,婚后的他与婚前简直判若两人,详情难以细表,总之闪电般来临的婚姻在无休止的争执和他不疲倦的拳脚之中走到末日,随之失去的还有我那尚在腹中的孩子……

我的内心已经伤痕累累,创迹斑斑。张阿姨,这十多年来一直是您那颗如师如友又如母的慈爱之心在艰难之中给我勇气,给我力量。“灾难的忠实姊妹——希望,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我会珍惜生命,顽强地活下去!真的,一想到在遥远的地方——伟大祖国的首都有您在关心我,有中国青年杂志社的同志们在关注我,我就感到了生活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89年我和70多个满怀憧憬的女孩作为桃源县的首批劳工南下珠海,到与澳门毗邻的湾仔镇万事达玩具厂做工。刻薄吝啬的澳门监工给我们4元一天的待遇。一年后该厂由于管理不善倒闭。工友们风流云散,我也到了珠海的另一个小镇南屏,又干了一年多。1991年7月回来后,再也没去。

打工三年,感慨多多。打工期间,有盲目跑来的邻居、同学,没饭吃、没处睡就找到我,她们为来珠海,偷越关卡,东躲西藏,历经艰险,我不能不管。可几个月下来,她们费尽心思仍找不到工作,工资本不高的我不免难以支撑,再加上同宿舍女孩入不敷出时的求援(又十有八九不还),三年下来,又何以能衣锦还乡?就这样去时一无所有,回来时两袖清风,仅剩500元钱。回到家中一看,畏妻如虎的哥哥在吐血,嫁到山里的大姐没日没夜牛样的劳作(为以后的死创造条件),嫁到棉乡的二姐交完儿子的学费后

家里揭不开锅……于是这500元散于各家,虽是杯水车薪,也算我的心意。我自已呢,只好再继续到处打短工……可怜当初风尘仆仆回来,头发快掉完了,一身病痛……

张阿姨,我让您失望了。我以憧憬出发,以失败告回。我没有成为女强人,不能风风光光地来祖国的首都看您,我很惭愧。唯一可以告慰您的就是离婚8年来的我一直没有沉沦,没有像有些丧心病狂的人那样为攫取金钱而不惜铤而走险,走上无耻的人肉祭台。无论在珠海还是内地,我都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我始终是个勤勉的学子,这几年一边打工一边学完了湖北师范文秘部、海南希望函授学院“中文与秘书”专业的教材,还进行了硬笔书法速成训练,学了电脑……可这些屠龙之技,学是学了,却没地方用……我户口在农村,纵使心比天高却也仍只是命比纸薄。看看身边这些人,我想我还是一个人过的好。由于林林总总的原因,我无法结识较高层次的人,因为,我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张阿姨,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中,农民占了大多数,这大多数农民的后代,要想杀出“围城”出人头地是多么不容易!不说也罢,这是我们难以抗拒的宿命。

然而这不是我愿意的,我一直努力着试图走出这个阴影,像别人一样幸福地生活在阳光下。上封信跟您提到的我想做一名国家公务员的理想巳破灭了。张阿姨,您见多识广,一定明白没有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帮助与支持的茕茕孑立的明益的困境。并不是那些人

比我聪明多少能干多少,而只是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地先天拥有了一个明益万求而不得的高贵的身份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认同。我现在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在桃源县商贸城经营小百货,勉强度日。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我一直对生意人敬而远之,对做生意采取不介入、隔岸观火的态度,可是现在为了生存,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这里的生意人素质差,难以交流,一天到晚飞短流长,只认孔方兄,我很抑郁。真担心自已身上的一点灵气会被这污秽的环境同化。

现在每天如老翁老妪一般,面对小摊,眼巴巴地望着行人,好没趣;阿里巴巴似的守着自已的东西,上厕所都带跑步的,到哪儿哪儿不放心,实在无聊。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这简直是在浪费生命,我受不了了。何况,靠做这点生意,也积攒不了多少钱。

我很烦。什么时候我才能像李白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或者像孟郊那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什么时候我才能像东坡那样铁管铜琶高唱“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十几年了,我从未放弃人生高远的追求,从未向命运向劫难低头。我努力着,我奋斗着,可是为什么家中困顿的情形没有改变?为什么我从未到达过那光明谐和的彼岸?为什么我一直困守着十几年如一日的苦苦挣扎,没有一丝成就昭示我努力的意义,没有一点愉悦辉映我奋斗的价值?受挫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地困扰着我,我究竟什么地方错了?为什么总要背负“未果”的命运?为什么幸福从来不肯眷顾一个如此虔敬于生命执著于理想拒绝堕落拒绝庸俗的苦难女子?

张阿姨,明益这许多苦楚,也只有面对您时才可以倾吐出来。这艰难的挣扎背后支撑我的一直是您那一双慈爱之手,明益来生别无所求,只望有幸做您的孩子!每日祈祷,为您的幸福康安。并祝您的小孙女健康成长!

言不尽意,就此打住。

想念您而又忐忑不安的明益

于5月26日

猜你喜欢
珠海自学阿姨
我的“话痨”阿姨
“牛人”钟点工王阿姨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珠海开放大学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
《老阿姨》剧照
珠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