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跃 彭建梅
“孔子是第二个塞尼加,《四书》乃是优秀的道德文献”
——利马窦
“对于中国文化遗产,如果你只取‘坏的、不好的,那么这些遗产就是一个‘大酱缸,而如果你取的是其中‘好的、有用的,那么,你就拥有了一份伟大的资产。”
——柏杨
你知道儒家有哪些美德吗?
你知道古人说的三不朽吗?
“君子之道”在今天还有用吗?
当今天的中学生面对这些陌生而迷惑的问题时,
他们呼吁——
在人们印象中,今天的中学生不再有父辈对于贫穷的记忆,不再懂得“克己奉公”。他们善恶对错的观念来自“米老鼠和唐老鸭”,来自街头商贩的斤斤计较、讨价还价。他们只会“追星”,只会毫无节制地花钱,动不动就出走;与精神相比,他们更注重物质;与文化的“快餐”相比,他们更不屑于“大菜”;他们只羡慕现代西方生活方式,而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精华嗤之以鼻……他们是购买的一代,享受的一代,没有责任感的一代,道德水平下降的一代。
然而,当我们怀着诚恳之心走近他们,走到他们精神世界深层的时候,我们听到了一个来自心底的呼唤。
1993年隆冬,我们在北京5所不同类型的中学作了一次调查,主题是当代中学生对传统道德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项调查的起因很偶然,我们在朋友家无意间发现了一套新加坡中学课本,其中有两本《儒家伦理》,课本的编排、内容、装帧非常精致讲究。朋友说,在东亚各国,儒家伦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都被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此类好课本是很多的。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一个岛国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是泱泱大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所在?
带着一点不安,我们开始了调查。我们从新加坡初中课本上选出一些基本问题,要求5所市区重点中学、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的高中学生通过座谈的方式回答,共接触50名学生,并和部分中学教师进行了个别交谈。经过调查,我们形成了如下印象:
一,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
调查中有这样两个问题,“你知道古人说的三不朽吗?”“你知道中国古代的五伦吗?”被调查的50名同学,包括重点中学文科班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所有人都回答“没听说过”;当我们要求同学们回答“什么是《四书》《五经》”时只有10%的回答正确,其余均为“不知道”;当我们请同学们举出“你所知道的儒家美德”时,10%的同学能部分说出仁、义、礼、智、信,只有3个同学作出比较完整的回答。
二,对已知传统道德大多理解有误,望文生义,消极性多于积极性。
我们在调查时从新加坡的课本中选择了几个最简单常见的儒家名言,要求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问到“君子之交淡如水”时,很多同学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有的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往很浅”;有的说:“说明君子之间不可深交,经不起真挚感情的考验”;还有的说“不要太轻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真的不多”。而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更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人能作出正确回答,有的回答中庸之道是“恪守陈规”“世故”;有的回答,是“折中”“随大流”“办事圆滑”;还有的回答是“明哲保身”“消极避世”。
三,已知传统道德的知识结构畸形,知大不知小,知远不知近。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们能够回答,而且回答正确率最高的只有两个问题,它们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较高的境界。这两句话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90%以上的人都作出了正确解释。而当问到一些与日常生活接近,与个人行为联系密切的问题时,情况则大不相同,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40%的人能知道大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10%的人回答正确;至于表述人与人最基本关系的五伦,即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和君臣则无一人知晓。
四,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普遍缺乏信心。
值得深思的是,同学们对传统道德理解最正确的东西,也正是他们最不信任的东西,很多同学说:“现在的世道有几个人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又有多少人能够在富贵面前不骄不淫,在权力面前不低头哈腰呢?”“我老老实实排队上车,可大家都在不管不顾地挤,结果我就挤不上去。”“如果我想努力做好人,大家就会瞧不起我,孤立我,说我是假正经,或另有所图。”“我们经常觉得那些好的愿望离现实的生活环境太远了。过去还能自扫门前雪,现在连自己门前的雪也不扫了。”“过去还有准则,现在人们连准则也没有了,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有钱就行,不管那钱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有钱就是对的。”“有时我们也嫌自己太自私,可那是为生存违心做的事。想一想,对自己都否定了,还能对什么抱肯定态度,对什么有信心呢?”
如果我们从上述问题入手进行分析,似乎很容易得出一个总体判断,中国的传统美德在新一代人面前是空白,是沙漠,甚至是社会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断层。但是,当我们把问题引向“你对了解中国传统美德是否感兴趣”时,我们感到情况并非那么简单。与父辈们相比,今天的中学生似乎更希望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了解古人的做人之道。在被调查的50人中,95%以上的同学表示“对传统伦理美德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没有一个人表示“不感兴趣”。很多同学在座谈会上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归纳起来有三个愿望最为普遍、迫切:
我们应担起承传民族传统美德的责任和义务
一位同学在座谈会上说:“我常想,为什么八国联军一定要来侵略我们?不光是因为中国人好欺负,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好多好东西,那都是西方根本没有甚至不可能有的好东西,可我们却不把这些当回事,身在福中不知福,中国人的一个大缺点就是不会利用自己的好东西,商品是这样,文化也是这样。”另一位同学在一封信中写道:“每当我在街头书摊上看到那些关于人生哲理的翻译书,比如‘卡耐基‘弗罗姆的书,我就爱想,难道我们中国就没有比他们更好的道理?我们的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锤练的,难道就找不到对今天有用的?我一直挺怀疑的。”
一位同学告诉我们:“过去,我对中国传统的东西一点不了解,后来有了蔡志忠的漫画,我看得很入迷,这时我才知道,诸如孔子、老子、庄子等古圣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宝库的精华,我们不仅应该了解,而且有责任继承。”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号称现代派的同学说:“不论传统道德是好是坏,首先得让我们占有。可现实中,传统道德思想不是看不懂的线装书,就是被批判的靶子,要不然就是空洞没味的说教,结果不论别人怎么说,怎么骂,我们都插不进话,毫无发言权,因为我们不知道,不了解;久而久之,就变懒了。我认为这样下去很有害,如果所有年轻人都这样,传统就会百分之百地被抹掉。”外贸职业高中的一位同学说:“过去,我们学苏联,后来又学西方,很少听说学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有责任把自己的精华挖出来,爸爸妈妈们欠缺的东西最好不要在我们身上继续。”
不要只把脏东西倒给我们
不少同学在谈到他们最初接触传统道德思想时说,“一开始我们就接受的是被人批判过的概念。”比如,“我们尽管对‘中庸之道的内容、理论背景一无所知,但却已形成了一个印象—那是一种腐朽没落的思想。”而对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学们几乎是脱口而出:“那是一种人对人的压迫。”一些同学认为,“在无知的情况下把被批判的东西告诉我们,很容易给我们一种错觉,传统的东西都是坏东西。”也有些同学说,“许多古典作品都被变了形,《易经》变成了一本算卦书,帝王将相的统治术变成了阴谋学,我们实在很难从这里看到美的东西。”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现在从西方引进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丢掉了本土。被西化的港台歌曲、文学作品太多,不会也能听会,其实,我们未必都喜欢,我们也很想欣赏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更多的同学呼吁:“中国的伦理精华应该成为人们的行动,尤其是领导层。在我们的印象中,君子的意思常常是和伪君子联在一起的,我们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真正的君子。”
我们更喜欢“糖衣古籍”
调查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传统道德知识的?”大部分人回答有两种,一是零星的课文;二是文艺作品,主要指台湾作家蔡志忠的漫画集。一个同学在信中说:“我偶然看到了蔡志忠的漫画,以后竟爱上了它。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不需要用口头上的哲理来装潢自己,我需要追求真理。但我们的政治课本太乏味,生活中的事情又太俗气,蔡志忠的漫画让我感觉到一种美,一种对日常生活的超越。”另一位同学也说:“现在让我们直接读古人的原著的确有困难,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让人望而生畏,我们更喜欢蔡志忠的‘糖衣古籍”。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重点中学文科班的同学较之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同学,对传统道德知识的掌握更多,更准确,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同学读书兴趣广泛,并在这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家庭教育。
尽管,被我们调查的中学生为数不多,但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尽管我们调查的问题很浮浅,但它却向社会提供了一个信息:在人们指责今天的中学生道德水平下降、越来越自私的时候,社会又为他们提供了怎样的示范、怎样的文化条件呢?我们希望社会能认真关注同学们的呼声:
“别切断我们和传统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