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进沈阳

1993-08-27 06:39张良等
中国青年 1993年5期
关键词:八国联军外商太原

张良等

1992年,历史上曾饱受帝国主义铁蹄蹂躏的工业重镇沈阳爆出令市民咂舌的新闻:市政府拍板将全市最繁华的太原街商业区出让给外商。

这虽然是顺乎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项决策,但此决策给沈阳人带来的心灵震颤却是空前的。是功?是过?是福?是祸?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八国联军”打进太原街

太原街商业区是沈阳人心目中的“王府井”、“南京路”,是俯拾皆金、遍地生财的宝地。沈阳市的市委、市政府当初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会出让这块“掌上明珠”的。

1992年春,沈阳确定将张士、南湖、新北站等边边角角7片开发区,共计81平方公里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对外转让。为此,市长武迪生、副市长任殿喜先后在沈阳和香港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鸿雁放飞了,却没有如期衔回喜讯。很显然,外商对沈阳计划让出的一亩三分地兴趣不大。

于是,对外招商成了登门请商。副市长张瑞昌去了日本,市长武迪生则亲飞泰国,拜会正大集团诸位先生。

7月,在东南亚、乃至世界具有相当影响的泰国正大集团的董事长谢国民先生,应邀来到沈阳。礼仪之后,听取情况介绍、浏览市容,敏锐的谢先生最终出人意料地选中了太原街上一角66000平方米的地块。接踵而来的香港嘉里公司老板郭鹤年选中的也是太原街上一处5600平方米的土地。很快,香港新华集团、联合集团、善美集团,美国西尔芙公司、协和集团、玛利蓝公司等8家海外投资者的目光全都盯住了太原街。

“八国联军”争挤太原街。如果接受了这个事实,太原街上除了中兴大厦等4幢较大的楼房外,其余数百个大小建筑物将全部被拆除,170多个国营、集体企业及2000多户居民将离开居住、工作了多年,给他们带来了无数荣耀、实惠的寸土寸金之地。

这无疑是一场地震!强大的冲击波从太原街辐射出,几乎撞击着每一个沈阳人的心。

“就差老祖宗没卖掉了!”有人哭诉着。一位年逾70的老者站在太原街的过街天桥上感慨:伪满时,这里叫做“春花町”,是日本人居住、做买卖的地方。解放了,殖民者被赶走了,没想40多年过去,“八国联军”又来了。

外市人打来了问询电话。一些老沈阳人从远道赶来,他们要在老太原街消失之前,再看一看……

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则担心自己的命运。太原街上的生生照相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经济效益目前在全国同行业中居第二位。一位技师说:“太原街是寸金之地,我们自己经营不是赚钱吗?为什么偏偏要租给洋人?”东方红药房、和平副食商场的好多职工则担心外国人来了,自己的企业会被挤垮。

然而,更多的有识之士在拍手叫好:“沈阳早就该和世界经济大潮接轨了,在这件事上,沈阳就该拿出开放的勇气和信心!”

争论,是激烈的也是必然的。因为这里沉积着17年亡国奴的历史耻辱;因为这里是沈阳大商业的“门面”;因为这里是检验关东人改革开放魄力的试金石。沈阳在等待一次艰难的抉择……

雷池是这样跨越的

9月里,爆炸性新闻终于被白纸黑字的合同书、协议书所验证。沈阳向外商出让了185万平方米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其中包括太原街上的12万平方米!

轩然大波再度掀起,风暴中心却显得很平静。在紫铜色的市政府楼内,沈阳的决策者们正把目标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当沈阳从计划经济的禁锢中醒来、睁开眼睛看世界时,首先考虑的是利用外资改造自己的老工业基地,把超负荷运载的老牛破车,换上现代化的装备。后来在荒郊野外划出的几个开发区招商,目的也是吸引外资办工业。然而,机械制造业在西方被称为“夕阳产业”,早在50年代,发达国家已将电脑、电子、信息、生化等作为未来产业的发展目标而将其逐渐替代。外商不是慈善家,到中国来不是为“救死扶伤”,人家当然要把资金投在最能制造高效益的“刀刃”上,其兴趣点是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与其说沈阳前几年利用外资的步子不大,不如说我们用计划经济的方法搞市场经济又一次碰壁了。

沈阳人被迫修正自己的发展道路,努力把高度计划经济下畸形发展的第二产业引向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可是,我们需要借助人家的窗口,我们要被各种代理商层层盘剥。我们还经常被一些随意性的信息摆来摆去,沈阳的问题也是全国的问题。说穿了,我们没有一个能与国际市场可以直接、有效、平等对接、交换的巨大容器,我们的第三产业太脆弱了。这不仅仅表现在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的比率是7:3、而我们正好相反,关键还在于质量上仍停留在商业饮食、便民服务这样一个店铺、摊床经济的档次上。

沈阳市建委副主任许敬贤和市房地产局局长于志杰进一步介绍说,这次外商看中了太原街,意在发展第三产业,兴建金融商贸大厦、高级宾馆、写字楼、游乐城、物资集散中心,是看好东北亚地区的发展前景、挣大钱来了。但是它也把一个国际市场给我们送来了,这些跨国集团的信息网络、经销渠道、经营方式、管理技能,很可能成为沈阳原有产业和国际市场对接的通道和样板。我们原来抑制第二产业发展的第三产业,就可能以此为契机迅速兴起,并带动整个经济的跳跃式发展。

沈阳市长武迪生高屋建瓴地指出:沈阳必须成为一座高科技、大生产、大流通、大文化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城市。向这一目标迈进,必须把握住自己、把握住机会,向世界开放。自力更生应该建立在兼容世界文明之上,谁能较好地参与世界经济的排列组合,谁就能赢得效益和速度,不想开放、只想保护自己,最终只能使自己被淘汰。目前,国际一些经济人士看中了沈阳在东北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这是利用国际金融资本的最好机会,我们把对外开放的门再敞开一些,洋人发财了,我们也跟着发展了,这有什么不好?

和本世纪同龄、93岁的刘鸣九老人也想通了。他说:在殖民地上,中国人失去了主权,洋人却拥有“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等特权,现在仅仅是在50至70年内转让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牢牢握在中国人手中。外商在这里办企业,要花钱买使用权,要遵守中国的法律,要向中国纳税,要接受地方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这不是卖国。一个是主权,一个是地价,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两条,就不会犯大错误。

从一条街到“金三角”

外商和国人都看好或依恋太原街的繁华。那么,太原街的繁华是哪个层次上的繁华?这种繁华是暂时的还是恒久的?权威人士这样评价——

太原街老商业区始建于二三十年代,多为二三层砖木结构的楼房,改革开放以来除建起了一座中兴——沈阳商业大厦外,其余建筑基本上是小修小补,许多已成为危房。这个地区还有5000多户居民小平房和无水、无厕的小旱楼,每户的居住面积不足16平方米。这样的现状如何能与世界现代商业相接轨!“太原街保持永久的繁荣,必须动一下。”有关人士一再呼吁。可是要把这里建成国际一流的商业区需要资金60至70亿元,完成整个地区的改造需要上百亿元。绝对“自力更生”靠沈阳自身力量的发展,至少需要50年!

如今,负责太原街总体规划的秦文军向我们描述说:5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太原街将一改传统的店铺式商业格局,由一条街变成一个国际一流的三角形大商业区,占地达81万平方米,除去外商占用的约1/6的面积外,其余的地段仍为内商所有。现在分散杂乱的商业店铺、摊位将完全容纳于集约经营的大商业中,国营大企业将一展雄风。“老字号”、名品名店将在这里逞威扬名,个体经济也将获得宝贵的一席之地。民族工商业将一边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技术,一边与之竞争、逐鹿国内外两个市场。

我们让出了半条街,将换来一个金三角。

这是巨大的、空前的工程。外商建设项目和沈阳市改造项目的总面积近期是250万平方米,远期可达400万平方米。这样巨大的建设规模必然带动与之相关的建材、建筑、运输、五金行业迅速发展,整个沈阳、东北的庞大市场都将被拉动起来。高楼大厦建成之后,外商在经营时除带少量管理骨干,97%的从业人员将就地录用。据有关部门估算,太原街地区可安排七八万人就业。这些人将在外商的大公司中被免费培养成中国自己的白领阶层。

同时,沈阳还会从外商的企业中获得巨大的税收财富。

这一切并非虚幻,到1992年底,800万美元、3000万人民币的购地定金,使用费已转让到沈阳,并且在不断加大注入量……

争论并没有停止

做一件事,仅仅有好的动机、好的蓝图是远远不够的。在中国,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导致最终结果不如人愿的事情不乏先例,但太原街的腾迁与建设工程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项系统工程涉及的人和事以及触及的矛盾实在是太多了。

太原街的生生照相馆提出: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段含金量是4个“9”(99.99%)的黄金地段,腾迁时能达到两个“9”我们就满足了。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可是如果没有含金量两个“9”的地点,该怎么办?

太原街上的一幢建筑正建到一半,是继续建下去,还是停下来?这问题好像不难回答,实际上却满是“学问”。因为盖完了再拆,会得到更多的补偿。

——许多企业签订的销售合同,兑现不了怎么办?

——现在的库存怎么办?由于腾迁影响的企业销售损失如何处理和补偿?

——由于腾迁,某些银行停止对企业的贷款,企业在现阶段将如何生存和发展?

——众多动迁户的思想以及实际工作该如何做?

这是一块刚刚开化的冻土,每前进一步都难免遇到泥泞和坎坷。然而,也就在这片冻土上,经过有关部门多方细致的工作,人们的心理已渐渐承受住了这种“卖地”的冲击。

更令人欣喜的是,所有腾迁企业的职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自己企业的命运,企业家们在竞争面前也表现出了非凡的自信与勇气。

太原街家家生意兴隆。然而,哪一家也不具备推倒重建的财力。即使找外商合资也只能在旧格局里建单体。勺园饭店经理刘光华说:“转让既有竞争也有机遇,既然我们想干而又没干成的事,由市里统一解决了,那么对于勺园来说一定能抓住机遇,借动迁之机再创一个勺园。”

太原街中方保留下来的最大建筑——中兴商业大厦,其总经理郑伟显示出大企业家的魄力:世界经济大循环将冲垮所有围墙,直至“冲垮”国界,想固守一个太原街是不可能的。如今,海外人士主动与我们为邻,双方在同一地平线上短兵相接,正好可以比一比,看看谁能成为真正的“大哥大”。

人们的感受终于找准了。

精明的和平区政府看准机遇,准备在同泽街兴建食品风味城,把沈阳乃至全国的风味食品集纳在这里。才刚刚规划,便有心有灵犀者欲求一席之地;一家西班牙的建材公司已经抢在国内所有同行的前列开进辽宁美术馆,搞起了瓷砖展览;辽宁大学、东北工学院、辽宁青年干部学院、沈阳大学和好多中专技校,都针对外向型人才在科系设置上进行了有益调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世界又一次注视中国之时,开放的中国正在显示自己的胸怀与信心:世界,你来吧!

猜你喜欢
八国联军外商太原
李秉衡:奋勇抗击八国联军的“百世罪人”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除夜太原寒甚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专业阅读推动课堂教学:视角 灵感 素材——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为例
感受原味历史 追寻本真课堂 提升史学素养——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为例
谁是冒牌外商
太原女房管局长在京沪有36套房
China uses US$420 bn of FDI in 5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