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敖大
同一事物,观感不同,是之谓“见仁见智”。忘记是哪里读到,说是见到“△”,几何老师必想到他那几何图形,而纠缠在爱河中的朋友想到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恋爱。见到“花”字,棉花店老板想皑皑棉花,花农想的是他园中的姹紫嫣红,而风月场中之阔佬,必然怀思婀娜多姿的“交际花”。语似平淡,颇含哲理。
近读杨振宁先生70华诞的庆贺报道,使我又想起了这个问题。报道说,杨先生是1938年报考西南联大的,报名单序号是第8号。对此,今天的某些朋友一定认为这两个“8”会大发利市。如果再来推算一下,杨先生诞生于1921年,那1938年恰好青春18。一连三个“发”,无怪乎杨先生成果如此之丰硕!
然而杨先生却淡然说:第8号报名单,“这可以看出当时我求学心切,很早就去报名了”。
学者和商界中人的观感,就是不同!
(向以斌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