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岗 李晓健
独特的行者
人们都知道,广州是个盛产“公司”的地方。
“华隆”挤在这么一大堆公司之中,却偏把自己的这两个字译成walkalone(独行),还赫然印在公司徽纪之下,看来是有点不一般的想法。在一个大厦里就挤了50个公司的广州,哪条道上不是摩肩接踵人碰人,要想独行,谈何容易?
公司总裁卢俊雄,上个月刚过了25周岁的生日,圆圆的脸上架副眼镜,嘴角的笑意还透出几分天真,整个一副大学生模样儿。他从12岁走上街头卖报,到今天坐在拥有2亿资产的公司总裁的座位上,实在和同龄人有些不同,他不是一个孤独的行者,而是一个独特的行者。
卢俊雄从小就很聪明,12岁考上了省重点的广东实验中学,他爱读书,但没有钱买书,每天放学到书店去过过瘾。他仍得不到满足,他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书。
就是这份小小的渴望把他引上了街头,使他从12岁开始就尝试了“自力更生”。他成了北京路上的报童,卖5份报挣1分钱,每天回家途中就有1毛钱的收入。这就是他“经商”的开始。
他的智商不低,考上了实验中学的理科实验班。当时这样的班全国只有10个,毕业后可以直升大学,这无疑使同龄人万分羡慕,在他的面前展现的是理科学士、硕士、博士,一条通往神圣的科学殿堂的坦途。
可他在高二的时候却咬咬牙舍弃了那条已并非虚幻的坦途,从理科实验班转到了文科班,勇敢地站到了中学生谈之变容的“黑色七月”的面前,或许,他隐约中听到了某种更有吸引力的召唤?他的生命之舟陡然转了个方向,驶向蒙着神秘面纱的市场大海。
高二的那个寒假,他办了个集邮冬令营,香港《邮票世界》报道了这件新鲜事,引起了国外邮商的兴趣,为他带来了对于中学生来说数目十分可观的效益。
1985年对于他是重要的一年:满了18岁,考进了大学。他又一次显示了他的独立思考。高考分数很高,明明可以进入国家包分配的班,他却一定要进不包分配的自费班。他宁愿“浪费”高考成绩中的若干分——尽管是“分分皆辛苦”,宁愿每年交800元学费——那时可不是小数目。他就是想拥有以后能做自己想做之事的那份自由。他向来不在意那些在旧的价值观念中备受赞赏的东西。
各种滋味他都想尝。一边读着经济管理专业,一边练着“下海”的最基本的动作。
他为一个县的贸易公司推销茶叶,背着茶叶样品骑车到处跑,工厂、机关、学校,客户就是要一斤茶叶,他也送上门。他的报酬是20%的提成,为了多销,他让10%给客户。薄利多销靠的是他的汗水。
由失败垒起的高度
他还像少年时代一样地爱书,使他大受其益的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有这样一句话印在脑子里:“只按照一般的想法去经营恐怕不行吧!”
本来就喜欢独立思考的卢俊雄开始按照不一般的想法去做事。他到一邮商那里定了2万元邮票,他没有这么多钱,约好如两个月之内不取,定金2千元分文不要。邮商欣然应允,过了一个月他果真销出了2万元邮票——他用4千元办了份《南华邮报》,八开,铅印,这是我国第一份民办邮报。从集邮协会抄来地址,免费寄出了2千多份。报上有集邮文章,有他待售的邮品目录。他第一次以智力投入替代资金投入,取得极大成功。卢俊雄是在1989年的那个夏天走出大学校门的。他怀有的信念一如几年之前:政府部门的办公室或官办公司的铁交椅对于有才能的年轻人并非最佳选择。他一直对这一信念保持着绝对忠诚,从未对旧体制所能给予人的那种绝少风险的安稳生活产生过向往之情。被束缚在旧体制中的知识分子对分配不公的埋怨之声不绝於耳,他决心靠自己的实干去打破不公。
又是一个第一,他注册登记,办起全国第一家集体所有制的邮品商行——华隆邮票经营部。广州闹市区文德北路73号那30平米的门市,成了邮迷们频频光顾的去处。那时,这个经营部几乎垄断了全国90%的邮市场。后来全国各地跟着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邮行、邮社、邮屋,集邮活动也随之升温。
他的风帆上并不总写着顺字。有些事情曾把他搞得很惨:
初三毕业积了40元钱买了邮票去武汉交换,被人抢光;
上大学时与外国邮商做生意,一次就被骗去6千元,积蓄全空;
出校门后办了华隆商行,天有不测风云,中东战火一起,他又赔进15万元;
1989年临近年关,他办了个大型展销会,名为“迈向90大行动”,消费者不明白“大行动”要干什么,无人进门,只落得个“高处不胜寒”……
这些都发生在他23岁以前,23岁毕竟是个输得起的年龄。况且,如果没有这一次次失败为他垒起的基石,他或许不会有以后的高度。
把目光投向未来
1991年的秋天,卢俊雄独行东南亚,此行他的足迹遍及香港、澳门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他花了几万元,买回了一些全新的感受,他独行3个月回到广州后已是1992年的1月,随着邓小平南巡带起的改革之风再度劲吹,新秩序的进逼在人们面前打开了更多的机会之门。卢俊雄不失时机地创办起华隆发展公司,构想了雄心勃勃的大动作,青春的理想一遇良机,是会令人全身心地燃烧的。
他有了说多不算多,说少也不算少的资金,这部分资金来源于对房产生意的尝试,他当时没有买房产的实力,却有点子:买旧房先付几千元定金,然后再找买主,由买主出装修图,他代为装修并安装电话,每平米800元的旧房他可以每平米2000元的价卖出,他又一次使用了靠别人的钱赚自己钱的方法,就像过去做邮票生意一样,他出售的实际就是一种社会需要的服务。为数众多的港商、台商、外商来到广州,他们需要舒适漂亮的公寓,买旧房卖新房的生意挺兴旺,这笔收益,为华隆发展公司奠定了基础。
华隆发展公司成立以后,卢俊雄策划的第一个项目就完成得很漂亮——位于中山七路的“城市百货中心”,这是一个占地1400平米,有中央空调、自动电梯的现代化大商场,220多个摊位在23天之内全部招租出动一个摊位一次收10年租金5万元,华隆一下子就收到了1千万的资金。招租的方式在广州已不新奇,有些商场的摊位一年都租不出出去,华隆的成功在于卢俊雄设计出的独特的退款方式,别的商场是10年后一次性退还,华隆却是每年退一部分。这个商场已于92年10月上旬开业。
卢俊雄的资金全是活的,在这个项目上得到的收益,马上会投入下一个项目去增值。
紧接着的大动作是在人口稠密的西华路兴建彩虹时装购物广场,占地1000多平方米。这一次他的招租采用了更独特、更有吸引力的退款方式,承租者自报需求面积,隔成高档玻璃房间,每平米20年租金7万,分20年逐年退还,承租者还可以得到华隆公司赠送的100平米位于新塘的土地。投资者非常合算,纷至沓来,很快,卢俊雄又得到了几千万元的租金。
他的眼光马上越过现在投向将来,明年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之后,汽车摩托车的消费肯定升温,他在东华东路规划了他的第三个大动作兴建东方车行,迎接社会即将出现的对汽车、摩托车配件巨大需求的浪潮。这一次招租退款方式又与前两次不同,热衷来承租摊位的人又排起了队。
这三个大动作的风险在于华隆公司每年要为承租者退款,退款的资金如何保证?第四个动作应运而出:当广州的市政府决心在三年之内把所有的大排档(临街食摊)赶进室内的声音传入他的耳朵时,灵感给他带来了又一个机会,他相中了中山八路临街的一排旧房,马上规划设计筹建广州市第一个美食城。这个美食城的收益,就是前三项招租商场退款的来源和保证。
在大海中奋力竞争
卢俊雄不肯安静的头脑里总是有一堆势不可当的新鲜念头往外冒。他在广州市东边的新塘买了1千亩地,他认准了那是一片极具开发潜力的土地。
一个念头就跟着另一个念头,去新塘的路上他看到黄埔长洲岛,这个9平方公里的海岛曾哺育过国共两党众多的将帅之才,今天却显得那么陈旧,陈旧有陈旧的优势,他马上与长洲镇政府联系,组织专家上岛考察,论证开发的可行性。镇政府任命他为开发办公室主任,将全岛陆地面积的一半交给他,应允他以政府规定的价格购买这片土地的开发权。在卢俊雄的蓝图上,长洲岛将建成一座海上花园,旅游度假胜地。他已决定投资的两个项目是:在黄埔军校旧址建造“统一陵园”,免费安葬海峡两岸已去世的黄埔毕业生,以利祖国统一大业;在海滨建造世界第一个残疾人宾馆,由残疾人管理,主要接待残疾人,收益的40%捐给全国残疾人联合会。
汕头对面的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1988年前是海防前哨,不开放也不建设。
能慧眼识南澳的人已经有一些,而现在就敢前去探个究竟,试个深浅的多是实力雄厚的港商台商或大陆官办公司的大老板,在这些大老板中有个“小老板”,就是卢俊雄。他就敢向县长说:“官方集资并不一定就比我们快,他们的方案也并不一定就比我们好,可以公平竞争嘛!”他首先看中的是现在的金岛宾馆,与县政府联营投资2千万扩建金岛宾馆成为三星级大宾馆,以适应海岛日益开放之需。
南澳有8个海湾可以建港,卢俊雄选了烟墩湾,他要在这里建国际深水良港和码头,投资在10亿以上。首先卢俊雄在以不足200万元资金就完成了百货中心、购物广场、车行和美食城四个大动作之后,已经学会了“用天下人的钱办天下人的事的妙法,他仍将不用银行一分钱贷款,一如既往完成他的更高难度的动作。
年轻的集体年轻的心
卢俊雄很年轻,他公司里所有的人都很年轻,没有一个超过27岁。卢俊雄和他的华隆发展公司以其年轻,以其高文化高智力的优势,自立于广州“公司之林”。他并不在意那些世俗的财富,他曾经捐赠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20万元。还要以残疾人宾馆收益捐赠残联……他最感欣慰的是他能比同龄人更自由、更充分地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社会。
总裁25岁,他的面前还有长长的路,5年、10年、25年,半个世纪……
他需要的只是一往无前。
(赵菲摘自《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