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跃
当我们面对走向世界的契机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命运,而且每时每刻都与全世界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鉴于此,青年经济学者梁树春谈了他的看法。
不论你是否愿意,每个中国人都被推上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大舞台
记者:10几年前,我们几乎还不知道世界究竟什么样。我们所建立的关于世界的唯一概念就是地球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正等待着我们去解救。然而,今天我们对世界的印象已经越来越具体、真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接触和使用外国的产品;可以有很多机会学习到各国的语言;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以知道许多世界上正在发生和曾经发生的事情;甚至我们还可以远涉重洋去国外旅游、打工、留学、移民……在我们这代人的观念中,关于世界的概念已经与10几年前大为不同了。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呢?
梁树春:人们可以说这意味着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味着我们将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但我以为这仅仅是事物的表层,最深刻的意义在于中国人开始真正走进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大舞台。
从19世纪上半叶到本世纪1978年的150年间,中国始终恪守着与世隔绝、闭关锁国的政策。这种政策的致命弱点是把发展经济的基础放在内部有限的人、财、物力上,使我们多次失去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利用有利外部条件发展本国经济的好时机。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获得了主动进入国际经济运行轨道的好时机。不论你是否愿意,今天我们每个人所进行的生产和消费已经纳入了这个轨道;我们社会的整个技术、经济基础所经历的每一项主要改革都在这个轨道中被推动着、制约着。可以说,今天我们生活的范围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我们这代人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将是世界性的。
请允许我举一个例子。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世界银行共向中国提供了126亿美元的贷款,其中有71亿无息贷款,其余为低息贷款。这些低息贷款主要来源发达国家向世行提供的资金。今年初世行副行长塔姆·卡济在访问中国时提出:近几年内“中国在获得贷款方面面临着竞争”。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近年来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困难,1992年向世行提供的资金不能有大幅度增加,由此世行的贷款能力将受到限制。二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对世行贷款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向我们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当我们进入国际经济运行轨道后,将如何面对世界。
与其为一块蛋糕争得死去活来,不如去挣外国人的钱
记者:常有国外经济学家说,中国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大市场,但为什么我们却很少说,世界市场同样有等待中国开发的领域?我想这固然与自身国力和国际市场的制约因素有关,但其中是否也与100多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闭守观念有着扯不断的牵连呢?
梁树春:是的,迄今为止,我们的政府、企业界和公民尚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外贸出口对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国际市场意识还非常淡漠,对变幻多端的国际经济运动的反应依然十分迟钝。10年的时间我们几乎还没有拿出最有力的措施刺激企业家们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全国几十万个国营、集体、私营、外资企业都把着眼点落在“潜力很大”、但目前需求量仍十分狭小的国内市场,为了一块“小小蛋糕”争得个天昏地暗,死去活来。结果是国内经济出现萧条。据统计,1991年全国工业各类闲置、半闲置设备价值达1000亿元,占原值的2.9%以上。曾经十分抢手的彩电,1991年生产1194.4万台,尚有40%以上堆在仓库和商店。冰箱、洗衣机等电器产品也面临同样命运。
相反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将相当的注意力投向国际市场,情况又会怎样呢?纵观世界近代、现代史,除海湾石油国家外,无论是老牌的、后起的发达国家,还是人们甚为推崇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崛起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这就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建立外向型经济,占领国际市场。这里我还可举几个例子。
例1:日不落帝国——英国
16世纪初,随着新航线的开辟,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迅速从地中海流域迁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工商业的发展有了绝好机会。开拓国际贸易,首先从扩大毛纺织品出口起步,充分利用大不列颠岛优越的自然条件建立牧场,发展养羊业,进而大规模发展羊毛为原料的毛纺织业,出口毛纺织品到世界各地销售。到了16世纪末,毛纺织业已成为英国最大的工业部门,从业人员占1/2。以此为起点推动了英国钢铁业、造船业、机器制造业及金融业的发展。在向欧洲大陆渗透的同时,他们加快了对殖民地的掠夺,进行全球性殖民地市场贸易的开拓。自17世纪后英国取代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最发达的工业殖民地国家,建立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原材料生产基地,成为“世界工厂”,号称“日不落帝国”。
例2:丛林中的兔子——日本
日本是个人多地少的岛国,矿藏资源极为贫乏,90%以上依赖进口。二战后提出了“贸易立国”的口号,制定并实施了发展轻纺工业、重化工工业及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三部曲经济发展战略。当时日本外贸出口的发展是建立在战后美国军队提供的“特需”、朝鲜战争的订货、西方马歇尔计划的支持及国内有关政策及体制改革基础上的。到了60年代日本已从战败国一跃而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如今,日本的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船舶、钢铁、化学制品、计算机、重工设备等产品畅销世界各地。
例3:亚洲“四小龙”
战后70年代,亚洲“四小龙”名噪一时,现已跨入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他们的崛起则是充分利用了发达国家提供的几次产业转移机遇和市场的开放。基本遵循大量进口——加工装配——大量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所需能源、原材料及产品销售都依赖进出口贸易。据分析,南朝鲜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度80年代达到80%以上。汽车工业产量的1/3、电子产品的60%都用于出口。“四小龙”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的比重为1985年香港44.4%,南朝鲜40%,新加坡23.35%,台湾48%,在1960~1970年间比重更高。也就是说没有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其开放市场,“四小龙”的崛起是难以想像的。
为什么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如此大的魔力呢?道理很简单。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兴旺与否是与它的产品销售情况密切相关的,其产品销售量愈大,所占市场份额愈离,所获利润也愈多,才有可能使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职工收入增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对一个国家也同样如此,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其国内资源总量和市场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而国际市场则是相对无限的,只有充分挖掘这一市场,才能不断刺激新的投资,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经济走向繁荣。我很欣赏几家企业提出的口号,一是“今天买全国卖全国,明天买世界卖世界”。二是“让国粹在海外生辉”。三是“中国人要学会挣外国人的钱”。如果这些思想能尽快在更多的政府部门、企业和公民中达到共识,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
国际意识不仅显政府应具有的决策意识,也是每个公民的公众意识
记者:谈到这里,我们的青年读者也许会问,在经济生活中建立国际意识应当是各级政府的事,与普通老百姓有何关系?
梁树春:我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建立国际意识,政府仅仅是一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它必须要成为一种公众意识。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现实世纪经济发展进程和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首先,我们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与当初英国、日本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对立的地区、集团,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通过世界市场的纽带被连成了一个统一的国际经济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我们所面临的最尖锐和复杂的挑战就是竞争。一方面我们竞争的起点还处在求生存的层次,另一方面整体竞争的焦点又是在高科技和劳动力的素质层次,民族的综合国力和公民素质变得重要起来。
另外,从一般规律看,以发展外贸为出发点的发达国家都曾经历了一个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移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先引进技术设备,建立基本的工业框架,满足国内需求,然后面向世界发展新兴工业产业以出口为主。对经济发展而言,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越短对我们越有利。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实现出口导向的条件。但为什么迟迟不能转移呢?我认为除政策因素外,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因素依然是大问题。一位朋友在瑞典学习期间曾与当地友人一起逛商店。友人告诉他,在这里中国的衬衣最便宜,起初他不信,多转了几个店后发现果然如此。友人的评价很客观,其实中国出口的服装质地很好,仅因为熨得不平,扣子不牢等小毛病而大大影响了销路。
从上述两种背景可以看到。今天当我们为个人生存缝好一件衬衣、编好一只草篮并投放到国际市场的时候,我们的劳动已经从私人劳动转化成为国际劳动。而国际市场的标准直接关系着个人劳动价值的体现。你所达到的标准越高,你劳动获得的价值就越大。可以说当今国际化的劳动几乎都与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素质紧密相联。如果我们的企业家和生产者都把卖假酒假药,制造、出售伪劣商品作为生财之道、发家之本,中国将永远无法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强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