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日历上(7月)

1991-09-27 03:00晨曦
中国青年 1991年7期
关键词:阿波罗梵高

晨曦

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

北美原是属于英国的13个殖民地,18世纪中期后,英国加强对北美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1774年在费城举行的第一届大陆会议,决定与英国实行“三断”(断绝一切商品输入、输出和消费关系)。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人民首先与英军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爆发。5月10日在费城举行的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织“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战争初期英军占优势。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向全世界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以后战争一直延续到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投降。1783年9月,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535年7月6日:托马斯·莫尔被处决

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托马斯·莫尔,1477出身于伦敦一法学家家庭。他的代表作《乌托邦》是欧洲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杰作。书中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揭露受到马克思的重视,在《资本论》中加以引用。莫尔“羊吃人”的名言揭露了圈地运动的残酷性。英王亨利八世对莫尔极为赏识,召入宫廷。1529年莫尔升为大法官,后因反对英国宗教改革,不承认亨利八世为英国教会首领,以叛国罪被处死。1535年7月6日,他毫无惧色地走上断台头,临刑前还对司狱长说:“请帮我上去,至于下来,我自己安排好了。”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位于巴黎市东部,塞纳河右岸。建于1370~1382年。原为军事堡垒。路易十一时成为国家监狱,后为政治犯关押处。巴士底狱成为专制制度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这场革命是由于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极度腐朽,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而引起的。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1790年巴士底堡垒被拆毁,成为一个广场。1883年议会决定在广场中央竖立一圆柱以纪念七月革命的牺牲者。1880年起,7月14日被定为法国国庆日。

622年7月16日:伊斯兰教历元年元旦

伊斯兰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公元7世纪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信仰,为一神教,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创立者穆罕默德。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顺从”。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相传,穆罕默德40岁时(610年)独到麦加城郊希拉山的小山洞里潜修,得安拉(真主)派的使者所传神谕,“受命为圣”,开始宣传伊斯兰教。初期,麦加的贵族和富商反对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穆罕默德在麦加逆境中传教13年,至622年被迫出走到雅兹里布(后改名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教神权国家,这是伊斯兰教史上著名的“希吉拉”(意为“迁徙”)事件。为纪念此事,17年后622年被定为伊斯兰教历的纪元,那一年的阿拉伯太阳历的岁首(公元622年7月16日)就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元旦。现在全世界约有6亿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繁多,教内派别复杂。

1945年7月16日:美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爱因斯坦写给他的建议抢在纳粹前面研制原子弹的信上批复:“此事需付诸行动!”1942年8月13日,美国政府建立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秘密组织,把一切研制原子武器的工作联合起来。1943年春,“曼哈顿工程”的科研中心在新墨西哥州的偏僻小镇洛斯阿拉莫斯建立。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西北荒原上秘密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同年8月6日8时14分,第一枚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市降落,24万人丧生。8月9日11时2分,另一枚原子弹在日本长崎爆炸,又有8万和平居民死于非命。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人首次登月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于1961年由肯尼迪总统批准。此后,进行多次试验,至首次登月成功,共历时8年,约有2万人参与,花费了约320亿美元。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7月20日,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先后登上月球,成为人类登月的最早两人。随后,从1969年至1972年,“阿波罗”12号、14号、16号、17号均把宇航员送上月球。整个行动共有12名宇航员登月。其中“阿波罗”13号因飞船服务舱中氧箱爆炸,被迫中途返回地面。1972年“阿波罗”17号登月成功后,“阿波罗计划”这项人类登上月球的壮举宣告结束。

1542年7月21日:教皇宗教裁判所在罗马建立

早在13世纪20~30年代,宗教裁判所即已出现。不久它就布满西欧各国,用暴力残酷迫害和血腥镇压异端。然而,历史潮流是阻挡不住的。到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震撼垂死的封建社会。为挽救厄运,教皇保罗三世于1542年7月21日宣布设立“罗马和全教宗教裁判所神圣委员会”,又称“最高”委员会、“神圣法庭”。这个教皇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的最高审级,整个天主教会都必须严格遵守它对信仰问题的结论和意见。它有权惩罚教士、信徒,还有权对整个天主教世界的出版物作最终的书报检查,并公布禁书目录。教皇宗教裁判所用酷刑对付天主教会的敌人,许多学者被迫害致死。最著名的受害者就是布鲁诺和伽利略。教皇宗教裁判所在所有宗教裁判所中寿命最长,持续存在到现代,直到1965年才由教皇保罗六世改组为信理部。

1954年7月21日:印度支那停战协定在日内瓦签订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了有关印度支那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柬埔寨、中国、法国、老挝、美国、英国、苏联、越盟(即北越)和南越。会议签订的日内瓦协议包括10个文件,其中的印度支那停战协定共有3个,即《关于在越南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关于在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和《关于在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主要内容有:在北纬17°线以南和9号公路稍北划一条临时军事分界线,建立非武装区;由印度、波兰和加拿大三国组成国际委员会负责监督实施;法国从印支地区撤军,禁止外国在印支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印支三国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尊重三国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三国分别自由普选,在民主基础上实现统一。该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印度支那人民反法战争的胜利。

1794年7月27日:法国发生推翻雅各宾专政的“热月政变”

法国大革命于1789年7月14日爆发。初期由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后称斐扬派)掌政。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温和的共和派吉伦特派掌政。1793年5月31日和6月2日,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专政,把革命推向高潮。在当时内忧外危的情况下,雅各宾派在罗伯斯庇尔领导下,实行恐怖统治,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革命的激进措施。到1794年春,恐怖统治完成使命,雅各宾派却未及时改变政策,甚至继续扩大政治恐怖,以致日益孤立。反对派在1794年7月27日(共和历热月9日)国民公会的一次会议上发动政变,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捕,史称“热月政变”。7月28日,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热月政变”后,政权转入大资产阶级手中,热月党人建立统治。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检阅奥匈帝国军队演习时,被塞尔维亚秘密民族主义组织成员刺杀。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和3日,德国先后向俄国、法国宣战,并于4日大举进犯比利时。美国于同日向德国宣战。战争期间,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先后加入以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相继加入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的有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美国、中国等国家。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共进行4年多。1918年秋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退出战争,德国于同年11月11日宣告投降,大战结束。卷入这次战争的国家有33个,人口在15亿以上。共有2000余万人死亡,另有2000余万人伤残。

1890年7月29日:梵高自杀

荷兰杰出画家梵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赞德特镇新教牧师之家。16岁起在古匹尔画店当店员。1878年当过传教士,后在比利时西南部的矿区工作(1879~1880年),由于同情、支持穷苦矿工而被教会解职。1880年认识到艺术是他真正的职业。梵高短暂的艺术生涯可分两个时期:(一)1873~1885年,是与困难斗争、寻找自我表现方法的时期,也是学艺、失败和改变方向的时期。(二)1886~1890年,是作出贡献、飞速进步和获得成就的时期。1890年7月29日,梵高因精神绝望而自杀。梵高生前并不知名,他的全部作品(包括800幅油画和700幅素描)在生前只售出一幅。到20世纪初叶他才声誉日增,至今不衰。今天梵高的画是拍卖行中售价最为昂贵的作品之一。

猜你喜欢
阿波罗梵高
梵高的星空三部曲
梵高的世界
贝尼尼和《阿波罗与达芙妮》
《星月夜》和梵高
阿波罗13号与与重返月球
被盗窃的梵高
蒋勋:梵高的受苦与救赎
回望阿波罗11号
阿波罗之春
拯救阿波罗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