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敌人没有战场的部队

1991-01-01 08:38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11期
关键词:观察员军事联合国

韦 伟

“这是联合国最成功的创新活动之一,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使安理会的影响延伸到当地……”

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终于在4月11日实现了正式停火。联合国已派出了联合国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对伊科边境非军事区执行监督和观察任务。

这次联合国伊科观察团共有1440人组成,包括300名军事观察员和1140名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官兵。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任命奥地利少将京特·格赖因德尔为维持和平部队司令,巴基斯坦陆军准将佩尔维兹·阿克巴尔为副司令。

联合国官员说,这次联合国伊科军事观察团由来自包括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31个国家的军事人员组成,其中英国、中国、法国、苏联和美国各派20名军事观察员,这是5个常任理事国首次共同派员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也是我国第一次向联合国选派军事观察员,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1、“蓝色贝雷帽部队”

人们都知道美国有一支“绿色贝雷帽部队”,即特种部队。由于这支部队擅长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执行特殊战斗任务,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头戴绿色贝雷帽,因而被称之为“绿色贝雷帽部队”。但一般人对“蓝色贝雷帽部队”一一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却知道得不多。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执行和平计划的一个组织,始建于1948年,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1948年6月,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联合国根据有关决议采取了第一次维持和平行动,一支由16个国家近300名军人组成的部队被派往耶路撒冷,负责监督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停战,维持和平部队首次在调解国际争端中发挥作用。

实质上,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并不是一支真正的军队而是一支政治外交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冲突各方实行停火,脱离接触,后撤军队,为谈判解决争端创造条件,争取时间。所以,维持和平部队只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医疗救护设备,其官兵只携带轻型武器,除非在生命受到威胁时进行自卫,一般不得使用武器,动用武力。即便是自卫,也不能借口自卫随便开枪,真要有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气度。

维持和平部队的军事人员,由联合国成员国自愿提供或由安理会指定负有义务的有关国家派出,他们身着本国军装,实行本军队的提升及待遇制度,但无论军官或士兵一律头戴蓝色贝雷帽或蓝色钢盔,因此在西方又被称为“蓝色贝雷帽部队”。

这是一支没有敌人、没有战场的部队。执行任务时不能象作战部队那样尽量隐蔽自己,保全生命;而是要勇于暴露自己,如必须在公路上行走,不能躲在丛林中,其任务是制止战争或冲突,而不是介入战争或冲突。因此,维持和平部队的官兵除了必须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以外,还要有为了和平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据《简氏防务周刊》统计,40多年来,联合国先后在世界各个发生局部争端的热点地区采取过10多次维持和平行动,共派出维持和平部队达40多万人。这些部队有些已经完成了使命,有的仍在执行任务。目前仍在执行任务的有几支部队,共1万多人,即:驻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驻印度巴基斯坦军事观察员小组、驻塞浦路斯维持和平部队、驻戈兰高地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驻黎巴嫩临时部队、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斡旋小组、驻两伊观察团以及刚刚开始工作的驻伊科维持和平部队。这些部队每年花费的开支约4亿美元。

2、没有武器的军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

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与维持和平部队有相同之处,即他们都是没有强制力的军事人员。但他们也有区别。军事观察员不准携带武器,哪怕是用以自卫的手枪都不行。

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是一种特殊的军事人员。尽管他们都由各国提供,但一旦执行任务,联合国的利益是他们行动的唯一准则。军事观察员不得谋求和接受本国政府和其它当局的指示,但其所有权仍归本国,在薪饷、纪律、军衔晋升等方面仍归本国政府管理,只是使用权转让给联合国。

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观察团(组),需要由安理会或联合国大会决定,并征得有关各方的同意,由联合国秘书长来组织实施,其使命只能是维持和平行动。执行任务时,军事观察员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穿本国军装,系蓝色领带,胸前佩带本国标志,右臂佩联合国臂章。他们必须严守中立,不得卷入冲突的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国的内政。他们的具体职责视情况和需要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监督停战和撤军;观察、报告冲突地区的局势;执行脱离接触协议;防止非法越境等。派遣军事观察团(组)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临时措施,均有一定的期限,根据情况需要由安理会决定可以延期。

军事观察团隶属于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并非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但它经常与联合国部队维持和平部队共同开展工作。例如,在中东责任地区,戈兰高地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及在黎巴嫩的联合国临时部队和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部队采取协调一致行动,维持该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对军事观察员的本人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军事观察员一般不超过45岁,必须熟悉联合国的历史、现状及其宗旨,通晓军事观察员的任务及通信联络程序和军事英语,具备通信和运输技术,掌握所在国的政治、社会和宗教、民俗等知识。

联合国成立40多年来,共组织了10多个军事观察团(组)派往冲突地区,现在仍在执行使命的有5个。如1989年11月,联合国向美洲派军事观察小组,分布在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5国,现共有军事观察员260人,主要任务是巡逻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3国之间边境,帮助解散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力量。

3、维持和平的代价

监督和维持和平,既要进行艰苦的工作,也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一是生命代价,一是经济代价。

由于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中立性的和非强制性的部队,其携带的轻武器仅仅用于自卫,因而它不能反击任何违抗的强力进攻,部队自身安全便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如1986年8、9月间,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接连遭到武装袭击,造成多名士兵伤亡。联合国秘书长遣责说:“这是十分残暴和可耻的行为。”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除了会遭到袭击外,还有一种来自地下的威胁,即地雷。联合国部队都是在战火纷飞的地区执行监督停火等和平使命。这些地方由于长期的战争,敌对双方都在地下布满了地雷。如在阿富汗全境埋在地下的地雷就有几百万个,既有苏制的,也有西方的。在伊拉克和科威特边境地区也有几百万颗地雷。这些地雷给联合国官兵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他们稍有不慎,则会触雷身亡。在40多年的维持和平行动中,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共有700多人长眠在维持和平的那块大地上。

经费问题也一直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痛头痛的问题。和平部队的经费一部分是由联合国预算中支出,一部分是由特别捐助国提供。

目前联合国在7个地区派驻执行任务的和平部队官兵达1万多人,他们每年要经费15亿——20亿美元,比联合国本身的经费高出1倍。与此同时,一些会员国拖欠应交纳的联合国会费。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透露,1988年联合国有应收的会费为6.55亿美元,其中美国拖欠4.67亿美元,另欠应摊付维持和平部队费用6500美元,是联合国最大的债户。该报又说,苏联积欠联合国的维持和平部队费用共1.72亿美元,但已开始偿还,并声明在4——5年内偿清。

维持和平的繁重工作,无论它所付出的代价有多么高,比起战争的代价是低得多。据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联合国成立40多年来,全世界共爆发了36起武装冲突,41个国家的550万士兵参加了这些冲突,使1700万人丧生。这个数字是可怕的和令人发指的。也就是说,大约有1/4的国家参战,这还不包括前不久的海湾战争造成的巨大损失。

只要看到这一点,任何人都会明白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在当今世界存在是多么必要。

4、一个期待已久的承认:198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1988年9月29日,挪威议会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第一次将41.6万美元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一个军事组织——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以表彰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缓和世界紧张局势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此举开创了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的先例,顿时使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享誉全球,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来自几十个不同国籍的、头戴蓝色贝雷帽的官兵们活跃在两伊边界、阿富汗山间、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塞浦路斯等地,为维护和平的使命默默地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为缓和局部地区紧张局势所起的积极作用为世人所公认。驻塞浦路斯部队在塞浦路斯建立了缓冲区,防止了希、上两族冲突的扩大,稳定了局势;驻西奈半岛的紧急部队抑制了1973年阿、以战争的进一步升级,使阿拉伯国家免受更大的损失;1988年8月派出的驻两伊军事观察团,有效地监督着两伊之间的停火,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欢迎。

海湾战争以后,美国军人和苏联军人肩并肩地在沙漠中共同执行联合国维持和平的使命,这虽算不上世界新秩序,但跟冷战时期相比毕竟是个了不起的变化。

50岁的美国陆军上校里夫斯·利平科特,是这次联合国驻伊科维持和平部队中负责后勤,供应的官员。他的任务是保证来自苏联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们在沙漠哨所里的食品和饮料供应。他说:“我从未想到会同苏联军官一起工作。”一有空,他还约苏联军官一起钓鱼。

而37岁的苏联少校亚历山大·利乔夫也是这次来到伊科边界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他驻扎在伊科边界的乌姆加斯伊拉克海军基地,负责训练维持和平部队的官兵,其中包括美国官兵。利乔夫有一个愿望,就是把参加维持和平部队的经历写成书。

因此,当原联合国副秘书长、一直负责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布赖恩·厄克特随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出席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仪式后,激动地说:“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承认。”

今天,尽管国际局势有了明显的缓和,但整个世界依然充满着矛盾,甚至有的地区更加动荡不安。人类有理由寄予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更大的希望,使之在调解局部争端、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小常摘自《黄金时代》)

猜你喜欢
观察员军事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朝韩“打到”联合国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