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传广
位于赤道线上的索马里,是一个自然景观秀丽、资源富饶的国度。从飞机舷窗俯视这个素有“非洲之角”之称的国家,只见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银帆点点;连绵不绝的山脉,层峦叠翠,秀谷如画。我想,生活在这个美丽国家的人民,一定是富足而幸福的。
其实不然,由于种种原因,索马里人民的生活一般都较清贫。因此索马里的青少年一贯以勤劳、俭朴为荣。
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认识了赛义德——一位年仅18岁的索马里青年,赛义德在一所职业中学读旅游管理。那时,他正利用假期在一家饭店当跑堂。他上菜的动作快捷而准确,同时又显得老练、沉稳。上菜间隔,他还不时为我们介绍各种风味菜肴,滔滔不绝,俨然是一个地道的“美食家”。
赛义德是在3年前开始到饭店打工的。他父亲是国营农场的工人,在香蕉园里干了一辈子,后来由于年老体弱,面临退休。赛义德那时的假期打工只是抱着一个单纯的想法:自己劳动,养活自己,减轻家庭负担。但刚开始他干得并不顺利,洗刷碗碟的活既枯燥又乏味;而端盘上菜又常常弄错了对象,惹得顾客埋怨,老板光火。他自己也产生了畏缩的厌烦的情绪。这时,父亲向他讲述了自己年轻时与伙伴们艰苦奋斗、创建农场、种植香蕉园的艰难历程。赛义德深感羞愧,他鼓足勇气,重又扎扎实实地在饭店干下去。很快,他便成为一个熟练的服务员,受到顾客和老板的称道。
后来,为了接待来自中东各国的游客,为国家赚取更多的外汇,索马里有关部门决定在赛义德父亲所在的农场建立一座高标准的“假日旅馆”,这使赛义德的生活有了新的目标。现在,他已经掌握了饭店里从前厅、餐厅到旅馆三大部门的业务。再有半年,他就将毕业,而“假日旅馆”,也将建成。“我将进入‘假日旅馆,为国家贡献我的一份力量。”他充满自信地告诉我。
根据常识,我们知道,第三世界国家的青年人一般都愿意到国外、到经济发达的国家去寻求自身的发展。然而在索马里却并非如此。赛义德的叔父在沙特阿拉伯工作,是一家大商店的总经理,一位大富翁。他每次写信、打电话都让赛义德到沙特去助他“一臂之力”。他说他将供赛义德在汉堡读大学,并且送给赛义德一座豪华别墅和一辆高级小轿车,他甚至还将赛义德确定为他巨额财产的继承人……这一切都未能使赛义德动心移志。他在给叔父的信中写道:“……我的生命之源在索马里,我的一生都将为索马里——我们的祖国而奋斗……”
其实,在索马里有许多像赛义德这样的青年,放弃了种种可以出国的机会,而心甘情愿地留在索马里,为自己国家的建设,贡献着青春和力量。我想,正是因为有了像赛义德这样年轻有为的爱国青年,索马里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变成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