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 余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幼年时聪明好学,才智过人。大约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进入家乡——四川眉山寿昌书院读书。他的老师刘微之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先生,不仅能教史书,而且会吟诗填词;为了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他常常将自己写的诗词让学生品评并现身说法地教他们怎样写诗作文。
有一天,刘微之作了一首《鹭鸶》诗,自己十分满意,便拿到学生那里,抑扬顿挫地高声吟诵起来。学生们一个个恭恭敬敬地听老师诵诗。虽不十分懂,但这是老师写的,而老师又那么得意,自然是一首好诗,所以都极口称颂。只有苏东坡弟兄俩,觉得诗虽好,但结尾两句还需修改。老师问:“你有什么意见?提出来一起斟酌。”
“先生,我想这最后两句……”此时,东坡已考虑成熟,他恭敬地站起来,吟着老师写的最后两句诗:“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先生,这雪片是不是指鹭鸶身上落下来的羽毛?”
“是,你说得对。”
“那么,羽毛怎么逐风斜呢?”
“嗯,这……”老师一下子被东坡问住了,他想了想,说:“我不过是想用一个‘逐字,显示羽毛的动态,描摹出美的意境。”
老师这样的解释,东坡以为还不能说明问题,他很有把握似地说道:“鹭鸶被渔人忽然惊起,这惊起时掉落的羽毛,不可能随风斜斜地飘去。”
“唔,唔。”老师听了,沉吟不语。隔了一会儿,他问东坡道:“依你看,这两句应如何改呢?”
东坡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水边,常有蒹葭(即芦苇),白鹭惊起,那雪一般的羽毛,定会落在翠生生的蒹葭之上……
未等东坡说完,老师似有所悟地接过话头说:“有道理,这样一来,白色的羽毛,翠绿的蒹葭,色彩对照鲜明……”
东坡抢着说:“所以,把‘雪片逐风斜改为‘雪片落蒹葭,这样更好一些。”
好一个“雪片落蒹葭”,刘微之顿觉眼前出现了一幅清新的画面: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着一“落”字,与“雪片”呼应,现出纷纷扬扬之状,而将“风斜”换作“蒹葭”,那江畔茂密的芦苇,也就鲜明地呈现在诗中了。
(摘自《晶报》)
(以上文章均由白长摘编)
(插图:晁锡弟)
(本栏编辑秦秀珍)